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审级制度改革研究

作 者: 高立军
导 师: 周宝峰;李全锁
学 校: 内蒙古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三审终审 审级制度 司法独立 程序正义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刑事审级制度,是指立法规定的审判机关在静态上划分为几个等级,从动态上刑事案件最多经过几级审理以后,其裁判才发生法律效力的一种法律审判制度。现在,中国是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的国家,也就是说,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的两次审理即告终结的法律制度。中国采取四级两审终审制度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符合国情;二是中国上下级法院是监督关系,能够保证案件审理的公正;三是中国刑事诉讼中有比较完备的制度,能够确保办案的质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国情已经彻底改变。四级两审终审制度的弊端二审的流于形式、再审的频繁启动和死刑复核制度的空置等导致两审终审制度的一个重要根基——监督关系的存在能保证办案质量,成为空谈,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不得不让笔者思考审判委员会制度,可以说,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对审级制度的价值——程序正义破坏殆尽。总之,现行审级制度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正义的要求了。笔者通过考察西方主要法治国家的相关立法规定及制度运行状况,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立法的先进性规定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有限的三审终审制度的构想,具体地说是建立四级三审终审制度,在法律上对于一定数量的案件给其两次上诉的机会,案件的第三审作为法律审,不再参加事实的审判,死刑案件除外。三审终审制度是对现行制度进行有限改造,也就是现行的等级结构不变情况下必须重新划分各级法院的职能,并且与地方人事、财政脱钩,同时也将死刑复核纳入到三审终审的审级制度中。三审终审制度可能面临很多的障碍,使其很难达到构想的预期目的,但是,不能因为改革的艰难就退缩。当然,宪政理论与程序正义理论为刑事审级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刑事审级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系统地分析,也就是对刑事审级制度本身改革之外还要对相关制度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改革才可能成功。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前言  11-18
  一、两个案例的评析与问题的提出  11-16
    (一) 董伟故意杀人案  11-13
    (二) 吴保全诽谤政府案  13-16
  二、研究的方法  16-18
第一部分 刑事审级制度概述  18-26
  一、刑事审级制度概念和特征  18-20
    (一) 刑事审级制度的概念  18-19
    (二) 刑事审级制度的特征  19-20
  二、刑事审级制度的功能  20-22
    (一) 保障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20-21
    (二) 防止权力滥用  21-22
    (三) 统一法律适用  22
  三、刑事审级制度的价值取向  22-26
    (一) 刑事审级制度与司法公正  23-24
    (二) 刑事审级制度与司法效率  24-26
第二部分 审级制度比较研究  26-40
  一、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历史沿革  26-28
    (一) 清末改革阶段的审级制度  26
    (二) 中华民国政府时期的审级制度  26-27
    (三) 民主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审级制度  27
    (四) 中国大陆当代的审级制度  27-28
  二、西方主要法治国家的刑事审级制度  28-40
    (一)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的刑事审级制度  28-32
    (二)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刑事审级制度  32-36
    (三) 日本的刑事审级制度  36-40
第三部分 中国审级制度现状考察  40-49
  一、四级两审终审制度概述  40-41
    (一) 中国现行法院系统  40
    (二) 中国现行审级制度  40-41
  二、四级两审的主流支持原因  41-42
  三、四级两审终审制度的弊端及改革的必要性  42-49
    (一) 国情已经改变  42-43
    (二) 监督难以实现  43-45
    (三) 制度价值被破坏  45-47
    (四) 法院职能混淆和行政化严重  47
    (五) 正义的要求难以满足  47-49
第四部分 中国刑事审级制度重构的基本设想  49-67
  一、中国刑事审级制度重构的理论基础  49-55
    (一) 宪政理论  49-51
    (二) 程序正义理论  51-55
  二、中国刑事审级制度重构的具体建议  55-67
    (一) 建立有限的三审终审制度概述  56-60
    (二) 三审终审的可操作性及其分析  60-61
    (三) 审级制度的相关配套改革  61-67
结语  67-69
参考文献  69-72
致谢  72

相似论文

  1. 关于邓玉娇案审判的思考,G206
  2. 论人大对法院的监督,D926.2
  3. 传媒与司法之张力的法理分析,D926
  4. 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再思考,D925.1
  5. 刑事司法鉴定启动权改革研究,D925.2
  6. 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之冲突及其权衡,D926
  7. 论罗尔斯的程序正义理论,B82-06
  8. 程序正义视野下被害人权利保障若干问题思考,D925.2
  9. 我国民事审级制度改革研究,D925.1
  10. 多元化民事审级制度之构建,D925.1
  11. 论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的现状与未来,D925.1
  12. 试论中国近代的司法独立,D929
  13. 民众与司法公正,D916
  14. 死刑执行阶段特别救济制度构建研究,D925.28
  15. 拆迁主导权研究,D922.181
  16. 从诉讼效益分析民事审级制度,D925.1
  17. 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与构想,D925.1
  18. 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研究,D925.1
  19. 法院执法问题研究之一,D926.2
  20. 论民事审判程序正义的实现,D925.1
  21. 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的检讨与重构,D925.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