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型钢再生混凝土长柱抗震性能及其恢复力模型的试验研究

作 者: 刘锦禄
导 师: 薛建阳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 业: 结构工程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型钢再生混凝土 长柱 抗震性能 恢复力模型
分类号: TU398.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根据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相比普通混凝土具有强度降低,变形能力差的缺点,这也导致了钢筋再生混凝土在抗震地区的使用受到了限制。为了能够大面积推广使用再生混凝土,就需要解决再生混凝土的自身缺陷问题,而型钢再生混凝土(SRRC)柱是将型钢与再生混凝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型钢承载力高、变形能力强的优点来弥补再生混凝土的自身缺陷,这样便可以扩大再生混凝土的应用范围。目前,国内对于SRRC长柱抗震性能的研究还处于空白,本文通过7个SRRC长柱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SRRC长柱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特点。通过对SRRC长柱滞回曲线的分析,得出取代率、轴压比和配箍率对其抗震性能(主要包括承载力、耗能能力、延性和刚度变化等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取代率对SRRC长柱的抗震性能影响很小,而轴压比和配箍率对SRRC长柱的承载力以及延性的影响比较显著,总体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随着轴压比的增大,SRRC长柱的承载力逐渐提高,但延性和耗能能力逐渐降低;随着配箍率的增大,承载力和延性及耗能能力逐渐增大,但当配箍率超过一定界限以后,增大的幅度随着配箍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SRRC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还在SRRC长柱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建立了SRRC长柱的“定点指向”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特征点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应的滞回规则,同时分析了刚度随着位移幅值增加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的对比,二者吻合较好,所提恢复力模型能够反映SRRC长柱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为以后该类结构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绪论  9-21
  1.1 研究背景  9-10
  1.2 再生混凝土和型钢混凝土结构概述  10-19
    1.2.1 再生混凝土的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状况  10-15
    1.2.2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状况  15-18
    1.2.3 型钢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18-19
  1.3 本课题的提出  19-20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0-21
2 型钢再生混凝土长柱抗震性能试验  21-40
  2.1 试验设计  21-22
    2.1.1 试件设计与制作  21-22
    2.1.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2
  2.2 试验材料力学性能  22-24
    2.2.1 再生混凝土  22-23
    2.2.2 钢筋  23-24
    2.2.3 型钢  24
  2.3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24-26
    2.3.1 试验装置  24-25
    2.3.2 试验加载制度  25-26
  2.4 试验数据采集  26-29
    2.4.1 量测内容  26
    2.4.2 量测方法  26-28
    2.4.3 测点布置  28-29
  2.5 试验现象描述  29-39
    2.5.1 各试件破坏过程描述  29-38
    2.5.2 试件破坏特点  38-39
  2.6 小结  39-40
3 型钢再生混凝土长柱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40-56
  3.1 滞回曲线  40-42
  3.2 骨架曲线  42-44
  3.3 延性性能  44-48
    3.3.1 屈服位移Δ_y的确定  44-45
    3.3.2 极限位移Δ_u的确定  45
    3.3.3 屈服位移和极限位移的试验值  45-48
  3.4 耗能能力  48-51
  3.5 刚度退化  51-52
  3.6 强度衰减  52-54
  3.7 小结  54-56
4 型钢再生混凝土长柱的恢复力模型  56-78
  4.1 典型的恢复力模型  56-61
    4.1.1 恢复力模型的概念  56
    4.1.2 恢复力模型的研究现状  56-61
  4.2 型钢再生混凝土长柱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61-75
    4.2.1 骨架曲线的确定  61-72
    4.2.2 计算骨架曲线和试验骨架曲线的比较  72-73
    4.2.3 卸载刚度  73-74
    4.2.4 再加载及反向加载刚度及滞回规则  74-75
  4.3 建议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  75-77
  4.4 小结  77-78
5 结论与建议  78-80
  5.1 结论  78-79
  5.2 问题与建议  79-80
致谢  80-81
参考文献  81-84
附录  84
  附录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4

相似论文

  1.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骨料及配合比试验研究,TU528
  2. 再生混凝土材料高温、碳化和受弯构件受弯性能试验研究,TU528
  3. 配置加强箍筋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分析,TU375.1
  4. 节能砌块隐形密框结构住宅1/2模型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TU352.11
  5. 不同支承条件下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研究,TU399
  6. FRP-混凝土—钢双管柱的设计方法研究,TU398.9
  7. 新型屈曲约束支撑的工程应用研究,TU352.11
  8. 基于LCA-LCC的再生混凝土环境经济性能评估研究,TU528
  9. 钢骨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研究,TU528
  10. 碳纤维布与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TU746.3
  11. 聚丙烯纤维增强异形柱框架中间层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TU375.4
  12. 住宅钢结构梁翼缘削弱型节点的有限元分析,TU391
  13. 基于性能的桥梁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U442.55
  14. 基于分灾模式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研究,TU352.11
  15. CFRP与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TU352.11
  16. 基于损伤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TU973.12
  17. 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分析,TU398.9
  18. 设置钢桁架转换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弹性抗震性能分析,TU352.11
  19. 框架—混合简体结构抗震性能静力弹塑性分析,TU352.11
  20.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TU352.11
  21. 不同节点形式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性能研究,TU392.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结构 > 组合结构 > 其他组合结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