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中的泛艳俗性现象研究

作 者: 李雪松
导 师: 肖舜之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中国写意人物画 泛艳俗 大众文化
分类号: J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写意人物画有悠久的历史,一直都是历代文人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载体。明清以来,江苏吴门地区书画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书画交易,经济文化的发展带动了中国写意人物画的现代化演进。中国当代写意人物画中的泛艳俗性现象是写意人物画的创作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创作思路。写意人物画曾在西方造型文化、民间年画和版画等艺术中吸收技法,经过几番争论后取得到了较大的突破。改革开放后,大众文化发展迅速,特别是90年代以来,广告、美食、电影、卡通等商业活动占据了大众生活的主要部分,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大众审美趣味的改变,关于中国画写意人物的现代性探索也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尝试新的创作思路。中国写意人物画家置身于大众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从各种观念、思潮中寻找切入当代的话题,写实、抽象、实验水墨都是当下的语言,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泛着艳俗气息的作品。这些作品不是“艳俗艺术”,却象一个叛逆的少年在面对传统的水墨观念和文化时候展示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泛艳俗性的中国画写意人物创作以一种对生活的平视的视角来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体验,这些作品挑战了我们一贯以来对中国画的审美期待。研究大众的审美心理过程从“少见多怪”到“见怪不怪”,最终演化成赏心悦目的过程,剖析这种现象的背景和特征对写意人物画创作思路的拓展有一定意义。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泛艳俗性主要体现在创作语言和创作思路上,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中国写意人物画的泛艳俗现象中的作品着力体现游历于日常生活之中的休闲美感。这主要表现在绘画取材于世俗生活,画家用豪放、豁达的文士情怀,把生活中的“艳情”、“欲望”直接展现在大众面前,然而作品中对生活的敏感和真实的态度却成就了大俗大雅、大道自然的艺术品质。第二,女性是写意人物画中出现较多的内容,在泛艳俗性现象的背景中女性的形象在画面中却多了一层意义。当代人被生存压力环绕,而女性则代表了家庭式的温馨,女性成为大众慰藉心灵创伤的“岛屿”;另外,我国大众文化发展历程也是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女性形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脱离家庭,进入社会和男人们共同承担社会压力,这是传统女性形象的异化,画家在创作中也会关注到这个现象。第三,卡通文化也是大众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对于80后、90后乃至00后的年轻人,卡通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休闲娱乐,画家用水墨语言建立了一种对新生代的批评方式,这也是中国写意人物画泛艳俗性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写意人物画的泛艳俗性现象中对“艳俗”生活进行真实而无批判立场的描绘是一个主要创作思路,和其他新兴事物一样,这种新创作思路不免带有不足之处,泛艳俗性写意人物画的部分作品也存在内容空泛、肤浅和片面追求感性体验的不足,但是这些作品审视生活的独到角度和对大众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拓展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创作思路。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9
一、引言  9-12
  (一) 问题的提出  9
  (二)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方法  9-12
二、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泛艳俗性现象的产生背景  12-20
  (一) 文化背景  12-16
    1. 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历程  12-13
    2. 中国写意人物画泛艳俗性现象发展的文化历程  13-16
  (二) 社会背景  16-18
    1. 大众文化的兴起  16-17
    2. 大众文化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17-18
  (三) 小结  18-20
三、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泛艳俗性现象的特征  20-28
  (一) 日常生活之中的休闲情趣  20-24
    1. 游历于“世俗”的精神  20-22
    2. 文人式的豁达  22-23
    3. 休闲美感  23-24
  (二) 绘画创作中的“女性气质”  24-26
    1. 现代生活中的女性是座“岛屿”  24-25
    2. 大众文化发展历程中女性形象的异化  25-26
  (三) 卡通图像与写意人物  26-27
  (四) 小结  27-28
四、对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中的泛艳俗性现象的评价  28-32
  (一) 关于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中的泛艳俗性现象的结论  28-30
    1. 中国写意人物画中的泛艳俗性现象是大众文化时代的产物  28
    2. 中国写意人物画中的泛艳俗性现象并不会直接导致文化低俗  28-29
    3. 泛艳俗性的中国写意人物画是中国当代写意人物画的有益补充  29-30
  (二) 中国写意人物画中的泛艳俗性现象的局限性  30-32
    1. 对大众化追求过度容易导致文化误区  30
    2. 审美活动中的过度感性化、功利化、庸俗化倾向  30-32
五、结论  32-33
注释  33-35
参考文献  35-37
附图  37-41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1-42
后记  42-43
致谢  43-44

相似论文

  1. 中国报纸副刊编辑形态与文化建构研究,G213
  2. 作为大众审美文化的选秀现象,G222
  3. 作为整体的文化产业及其运行模式研究,G124
  4. 新感觉派小说与市场的关系研究,I207.42
  5. 论时尚传播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嬗变及其特征,G239.2-F
  6. “神圣”的科学,G301
  7. 守护与拓进——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材料语言探究,J212.6
  8. 悲与情的交织,I207.42
  9. 记忆与讲述,I206.7
  10.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二人转现象研究,J825
  11. 中国大众文化现状及其建设探究,G122
  12. 消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I207.42
  13. 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新革命历史小说,I207.42
  14. 现代性的漂浮,J605
  15. 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市场与产业初步研究,J609.2
  16. 论中国青年的新保守主义,D092
  17. 众生的狂欢,G206
  18. 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G641
  19. 中国电视体育类节目娱乐化倾向探析,G222
  20. 影视媒介中二人转文化传播研究,J825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技法 > 中国画技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