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的情感与形式

作 者: 肖顺
导 师: 肖舜之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当代语境 水墨人物画 情感 形式
分类号: J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赫伯特·里德说“艺术是一种情感系统,正是产生优美形式的温床”。苏珊朗格说“凡是用语言难以完成的那些任务,呈现感情和情绪活动的本质和结构任务都可以用艺术品来完成。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它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人的主观情感的表现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从绘画艺术的功能来说,情感是绘画作品感染力的源泉,也是绘画艺术生命之所在。从创作角度来说,情感不仅是从生活到艺术的中介或桥梁,也是构成作品内容的主要因素,而且是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力。克莱夫·贝尔说:“艺术家的情感只有通过形式来表现,因为唯有形式才能调动审美感情。”吴冠中的观点是:绘画是最讲形式的艺术,画家不讲形式,那是不务正业。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观众只有通过作品的形式,画面效果,和画家交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形式就好比载体,使情感这种隐性要素得以表现。不难看出,恰当的形式不仅是引起欣赏者审美情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画家表达情感的方式。形式作为观众与艺术家的情感桥梁,是画家情感的外在物化。水墨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主流形式,在中国绘画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品格的水墨画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画家要把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感以个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特别是当代的消费文化倾向,现行的展览体制等境况下,水墨人物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些水墨画家直接将西方形式语言运用于水墨画创作中,为了在展览体制中占有视觉优势而全心致力于形式的探索。而有些为了在更加自由化的艺术市场上获得认可情况下,不顾创作情感的真实性,面对众多的诱惑只是机械的复制着自己或者他人的形式语言。因此面对不断变化的文化语境,我们应该怎么认识和更好地把握水墨人物画创作的情感与形式的关系,以使其达到和谐统一?对此,我们不妨从水墨人物画在当代的发展中去探究分析从而寻求水墨人物创作的规律,以便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学习借鉴。本文以情感与形式的关系为线索,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当下的水墨人物画创作的纵向和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的横向上进行理论探索。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在引言里主要论述情感与形式在绘画创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第一部分论述当代文化语境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具体分为两个方面来论述,即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主体和水墨人物画欣赏者。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情感与形式在当代水墨人物画发展历程中发生碰撞与游离的状态,以此来充分认识情感与形式两要素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历史中的重要影响。具体主要是从情感类型与形式类型两方面出发对这种状态进行剖析。在85年之前,全国的艺术几乎都处于一种失去自我的状态。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氛围中,水墨人物画家的创作几乎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呈现出大同小异、形式单一的面貌。当然,在不同时期,情感的取向也有微妙的变化。但是整体相对于85年之后的个体化情感取向而言,这个时期的水墨人物画家整体的情感与观念都显示出很大程度上的统一性与集体性。而在85年之后,画家们日益重视个人情感的表达。水墨人物画家绘画表现的对象由对客观现实的描绘转为内心情感观念的表现。因此画家个人情感体验的差异性,表现形式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即从单一的写实为主的形式语言转为多元的表现的形式语言。发展直至当下,水墨人物画经过水墨人物画家的不断探索,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化的强劲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的影响,画家情感的真实性似乎有了新的动向。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论证在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中情感与形式碰撞出火花的典型案例。以情感与形式的关系为线索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历史的的追溯及当代水墨人物画家创作的分析都是为我们今后的创作服务。由此得出第四部分的结论:好的水墨人物画创作是情感与形式的融合。在这部分,进一步阐述了在当代语境下,作为水墨人物画创作的实践者我们该怎样去把握水墨人物画创作?作为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墨人物画的内涵依然是要以人文精神为精神内核。在此精神上,忠实于自己情感,以真实体验为创作出发点,寻找到有个性的形式语言。同时从形式的几个要素出发进一步论述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借助当代有个性画家的创作来证明本文观点:即水墨人物画创作即画家内心情感与个性形式的融合。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文化语境以及情感与形式的关系,运用比较研究法将情感与形式两种要素在当代水墨人物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概括与分析比较。并运用个案分析法对当代有代表性的水墨人物画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情感与形式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规律。最后通过进一步对形式要素的分析,明确在水墨人物画创作实践中怎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情感与形式的统一。理论结果最终要落实到创作实践中,其结论性的得出也有利于在日后的创作中更加自觉的认识和把握艺术发展的规律,使绘画创作能够有效的进行。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8
目录  8-9
引言  9-11
一、当代文化语境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  11-16
  (一) 当代文化语境转换对水墨人物画家的影响  11-14
    1. 形式至上的先锋创新试验者  12
    2. 展览体制下"主流形式"的追捧者  12-13
    3. 市场中"畅销形式"的实践者  13-14
  (二) 当代文化语境转换对中国水墨人物画欣赏者的影响  14-16
二、情感与形式的碰撞与游离  16-22
  (一) 群体情感与单一形式  16-19
    1. 革命现实主义时期的水墨人物画  17
    2.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时期的水墨人物画  17-18
    3. 回归现实与"伤痕绘画"时期的水墨人物画  18-19
  (二) 个体情感与多元形式  19-22
    1. "新潮美术"直至当下的水墨人物画  19-21
    2. 现代化进程中的水墨人物画  21-22
三、情感与形式统一——水墨人物画的当代呈现  22-30
  (一) 平和的情感与斑斓的形式:田黎明  23-24
  (二) 迷茫的情感与洇漫的形式:刘庆和  24-25
  (三) 朴实的情感与狂野的形式:刘进安  25-26
  (四) 沉静的情感与质朴的形式:纪京宁  26-27
  (五) 复杂的情感与时空错位的形式:王彦萍  27-30
四、水墨人物画创作是情感与形式的融合  30-35
  (一) 把握当代语境下的人文精神  30-32
  (二) 在情感的驱动下创造个性化的形式语言  32-35
    1. 水墨构成  32-33
    2. 情感造型  33-34
    3. 心源之色  34-35
结语  35-36
注释  36-37
参考文献  37-38
图录  38-4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参加画展及发表情况  4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学术作品  40-41
后记  41-43

相似论文

  1. 基于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女性内衣设计研究,TS941.713.3
  2. 万科模式的居住小区设计研究,TU984.12
  3.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4. 互联网上旅游评论的情感分析及其有用性研究,TP391.1
  5. 女性内衣品牌服务接触对顾客忠诚的影响,F274
  6. 论当代服装古典风格复兴与设计应用研究,TS941.2
  7. 合作学习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情感影响的研究,G633.41
  8. 基督徒的社会支持:结构与测量,B84-05
  9. 对泛神论无限的浪漫主义追寻,I561
  10. 家校合作的现状思考与形式革新,G459
  11. 基于多重分形的语音情感识别研究,TN912.34
  12. 语音情感识别的特征选择与特征产生,TP18
  13. 亲密关系中的正向信念,B844.3
  14. 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完备化及其上的知识获取,TP311.13
  15. 中国情感真人秀节目本土化探析,G222
  16. 写实水墨人物画造型方式探析,J212
  17. 会话含义特征强化性的英汉对比研究,H313
  18. 高中英语课堂上情感态度教育目标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G633.41
  19. 应急预案的形式化建模与决策规划,N945.1
  20. 基于高斯特征的人体运动情感识别研究,TP391.41
  21. 传播伦理与中国网络色情批判研究,G206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技法 > 中国画技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