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诺瓦利斯的魔化唯心主义诗学观

作 者: 张苏敏
导 师: 李咏吟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诺瓦利斯 魔化唯心主义 
分类号: G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诺瓦利斯的魔化唯心主义学观是德国浪漫派的理论基石,也是浪漫派诗学原则最纯粹的体现。它的基本要点是关注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主张通过诗对物化自然的解放达到对本真世界的追求,重视内心体验,强调爱对人的提升作用,讲究用神奇的意象营造出熟悉的陌生感。这些特点在诺瓦利斯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魔化唯心主义诗学观的产生有其鲜明的反启蒙意图,针对启蒙运动以来科技理性对人类意义世界的破坏,诺瓦利斯提出用诗的魔法来拯救僵化的世界,以此恢复自然与自我的原初和谐关系,达到生存的澄明之境。诗在这里是一种综合一切的超验之物,沟通有限和无限、自然和精神的媒介,魔化即通过诗把有限之物提升到无限,使物化自然成为精神的自我显现。诗化活动的本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自由想象,通过内心的直观达到物我合一的超然境界,从而使个体的人在精神整体世界中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并在直观中把握到世界之真。诺瓦利斯的魔化唯心主义诗学观开拓了内在心灵的想象空间,它促使人们从贫乏的现实世界超脱出来,去追求一种更高的生活和诗意的人生。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6
Abstract  6-8
前言  8-10
1 魔化唯心主义学观的提出  10-16
  1.1 国内外学者对魔化唯心主义思想的研究  10-12
  1.2 魔化唯心主义诗学观的基本理解  12-16
2 魔化唯心主义诗学观在创作中的展开  16-22
  2.1 诗的功用:解放物化自然  16-17
  2.2 诗的目的:对本真世界的追求  17-19
  2.3 诗的核心要旨:重视内心体验  19
  2.4 诗的力量之源:爱  19-20
  2.5 诗的语言风格:熟悉的陌生感  20-22
3 魔化唯心主义诗学观的背景和思想建构  22-30
  3.1 魔化唯心主义的启蒙背景  22-23
  3.2 魔化唯心主义的思想建构  23-30
    3.2.1 对自然和自我关系的探讨  23-26
    3.2.2 对诗魔化作用的思考  26-30
4 魔化唯心主义诗学观的核心本质  30-37
  4.1 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  30-34
  4.2 以爱为提升之力的拥抱上升  34-36
  4.3 以诗为实在的本体论  36-37
5 魔化唯心主义诗学观的价值和意义  37-41
  5.1 开拓心灵的想象空间  37-38
  5.2 确证生命的存在价值  38-39
  5.3 局限性  39-41
参考文献  41-44
作者简历  44

相似论文

  1.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2. 梅尧臣说理诗研究,I207.22
  3. 试论李攀龙的《唐诗删》,I207.22
  4. 杜牧僧寺诗研究,I207.22
  5. 日藏古抄《百二十咏诗注》俗字研究,H12
  6. 论田汉前期话剧的浪漫主义基本特征,I207.3
  7. 从支遁诗到王梵志诗:僧诗雅俗之变研究,I207.22
  8. 文天祥《集杜诗》研究,I207.22
  9. 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研究,I207.22
  10. 茶与唐代诗之探究,I207.22
  11. 目的论视角下的《唐诗300首》诗名英译分析,H315.9
  12. 清《国朝杭郡诗辑》研究,I207.22
  13. 不可见者的可见性,I565
  14. 浅析黄安伦作品《舞诗》与其钢琴音乐创作特征,J624.1
  15. 影响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因素,J605
  16. 试论古诗英译的“种子”变异,I046
  17. 后殖民视阈下寒山诗英译过程中原作者文化身份重构,I046
  18. 韩淲其人其诗,I207.22
  19. 陈黎诗歌创作透析,I207.25
  20. 阮籍《咏怀诗》研究,I207.22
  21. 萧纲诗歌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 中国 > 文化专题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