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乐记》天人之学研究

作 者: 张贵英
导 师: 苗润田
学 校: 曲阜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乐记》 “天” “人” 儒家天人观 天人相通
分类号: B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乐记》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而且是一部具有深刻哲学意涵的著作。天人之学是《乐记》音乐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乐记》哲学思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生而静”、“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乐不可斯须去身”、“乐由天作”、“著不息者,天也”、“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以及“天理”、“人欲”论等都是围绕着天人问题而展开的。《乐记》的天人之学是二十世纪《乐记》哲学思想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乐记》之“天”的含义、是否具有“天人感应”思想等问题上,研究者认识不一,莫衷一是。这写研究向我们提出了究竟如何理解《乐记》之“天”、“人”,怎样看待《乐记》的天人理论及其在它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许多重要问题。近年来,在《乐记》研究方面虽然也涉及它的天人之学,但其天人学说以及二十世纪《乐记》天人之学思想研究中提出的学术问题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和系统研究。《乐记》视域中“天”、“人”概念的含义,是《乐记》天人之学研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简单地把《乐记》之“天”断为“宇宙精神”或“有意志的人格神”未必合乎《乐记》的本意,而不加分别地把它统统归结为自然之天或物质之天也未必妥当。实际上,《乐记》之“天”具有自然之天、主宰之天和义理之天三义;《乐记》之“人”则是一个有“心”、“性”、“情”、“欲”、“好恶”,能够“知音”、“感于物而动”、“应感起物而动”、“物至知知”、“明于天地”的能动存在物。它的“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把是否“知音”看作是人不同于禽兽的一个重要规定,着力突出了人的绝对优越性,表达了自己对“人禽之辨”问题的独特看法,丰富了人学理论的思想内容。其天人关系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旨归,主要包括“天人相通”和“与天地同和”两方面。它以天道论人道、以人道应天道,使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其“乐”论中得以展开,从而丰富了先秦的天人之学。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一、《乐记》天人之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6-9
二、《乐记》视域中的"天"与"人"  9-18
  1、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观"  9-10
  2、《乐记》之"天"  10-13
    第一,自然之天  12
    第二,主宰之天  12-13
    第三,义理之天  13
  3、《乐记》之"人"  13-18
三、《乐记》的"天人合一"论  18-24
  1、"天人相通"  18-22
  2、"大乐与天地同和"  22-24
结束语  24-25
参考文献  25-26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6-27
致谢  27

相似论文

  1. 程中原与张闻天研究探析(1979-2008),D239
  2. 天舒胶囊效应部位组的探索性研究,R283
  3. 论后现代历史书写的不可能性:《天秤星座》中的叙事,I712.074
  4. 天立独流老醋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战略研究,F426.82
  5. 天镇方言动态助词及其相关成分研究,H17
  6. 班轮公司集装箱配备总量研究,F551
  7. 三种金属材料烤瓷冠对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影响,R783
  8. TNF-α在NMDA诱导大鼠视网膜兴奋性损伤中的表达,R774.1
  9. 《中庸》心性修养论浅述,B222
  10. 空天网络DTN协议束分段策略仿真研究,TN915.04
  11. 空天网络高动态切换控制算法研究,TN929.5
  12. 修复植物海州香薷和东南景天代谢的提取分离和鉴定,X173
  13. 植物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的抗病性调控功能分析,S511
  14. 不同频次腹腔注射促红素对脑缺血急性期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比较,R965
  15. 巴戟天化学成分及炮制工艺研究,R283
  16. 天香丹胶囊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R259
  17. 足浴天香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R259
  18. 奉天省水稻公司研究(1912-1931),K258
  19. 翻译目的与译者伦理,H059
  20. 朱天文、朱天心:交相映照的小说世界,I207.42
  21. 水分管理对水稻吸收As的影响及朝天委陵菜对矿冶区污染稻田的修复潜力,X173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先秦哲学(~前220年) > 儒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