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过表达Nanog基因的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对帕金森病小鼠NF-κB表达的影响

作 者: 黄志新
导 师: 张志坚
学 校: 福建医科大学
专 业: 神经病学
关键词: Nanog NF-κB 慢病毒载体 骨髓间质干细胞
分类号: R74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帕金森病成为困扰许多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能阻止本病的进展。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最终治疗将寄希望于新技术的成熟,如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尤其,多项研究发现帕金森病与NF-κB的过度表达有关。2008年Torres等在Nat Cell Biol.发表论著,发现Nanog基因可抑制NF-κB的表达。为充分应用这一发现,本课题组已经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基因重组的方法,成功构建携带Nanog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PNL-Nanog-IRES2-EGFP。本研究继续构建携带小鼠Nanog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观察过表达的Nanog对NF-κB表达的影响,为神经变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本课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过表达Nanog基因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的构建、培养与鉴定1、方法:(1)将三质粒PNL-Nanog-IRES2-EGFP或PNL-IRES2-EGFP、pHELPER和pVSV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生产慢病毒;(2)经超速离心收集病毒颗粒,转染293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测定EGFP蛋白表达率来测定慢病毒功能滴度;(3)分别用携带相应目的基因的相同滴度慢病毒感染mMSCs;(4)用RT-PCR、Western Blot和ELISA分别检测mMSCs的Nanog的mRNA、蛋白质,以及该细胞上清液中Nanog表达水平。2、结果:(1)三质粒PNL-Nanog-IRES2-EGFP或PNL-IRES2-EGFP、pHELPER和pVSV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2)未浓缩含病毒的细胞培养上清和浓缩的病毒悬液的功能滴度分别是6.5×10~4 TU/mL和6.8×10~6 TU/mL。(3)RT-PCR、Western Blot和ELISA均证实Nanog-mMSCs组的Nanog蛋白表达增多,与空载体组相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意义。3、结论:成功构建过表达Nanog基因的mMSCs。第二部分:mMSCs过表达Nanog基因对NF-κB表达的影响1、方法:(1)慢病毒的包装、浓缩和感染mMSCs的方法同上,将慢病毒液加入mMSCs中,感染mMSCs,荧光显微镜观察表达情况。(2)实验分组:Nanog-mMSCs组为携带Nanog基因慢病毒感染的mMSCs组;Mock-mMSCs组(或PNL-mMSCs组)为未携带目的基因的慢病毒感染的mMSCs组;mMSCs组为未经慢病毒感染的mMSCs组。(3)检测感染后的各组mMSCs中Nanog及NF-κB的表达情况。2、结果:(1)慢病毒感染mMSCs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NL-MSCs组和Nanog-mMSCs组均可检测到绿色荧光表达,未感染的mMSCs未见荧光表达。(2)细胞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ock-mMSCs组及mMSCs组NF-κBp65表达量高于Nanog-mMSCs组。3、结论:在mMSCs培养的体外实验中,过表达Nanog能抑制NF-κB表达第三部分:过表达Nanog基因的mMSCs对帕金森病小鼠NF-κB表达的影响1、方法:(1)选10~12周龄,体重25~30克成年C57BL雄性褐鼠制作小鼠帕金森模型。(2)与造模型的同日开始进行单次Nanog-mMSCs、Mock-mMSCs立体定向注射到模型鼠纹状体,对照组只注射PBS。(3)取小鼠脑制作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的NF-κB在黑质、纹状体的表达情况,以及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2、结果:(1)成功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2)小鼠脑冰冻切片观察结果显示Mock-mMSCs组及mMSCs组NF-κBp65表达量高于Nanog-mMSCs组。Nanog-mMSCs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多于其他两组。3、结论:在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上,Nanog抑制NF-κB表达,可能有保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

全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4-5
中文摘要  5-8
英文摘要  8-12
前言  12-14
第一部分:过表达Nanog 基因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的构建、培养与鉴定  14-32
  材料与方法  14-26
  结果  26-30
  讨论  30-32
  小结  32
第二部分:mMSCs 过表达Nanog 基因对NF-κB 表达的影响  32-42
  材料与方法  32-38
  结果  38-41
  讨论  41-42
  小结  42
第三部分:过表达Nanog 基因的m MSCs 对帕金森病小鼠NF-κB 表达的影响  42-53
  材料与方法  42-46
  结果  46-50
  讨论  50-52
  小结  52-53
结论  53-54
参考文献  54-58
综述  58-64
致谢  64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64

相似论文

  1. 利用慢病毒载体制备转基因小鼠和牛胚胎的研究,S814.8
  2.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特异性沉默猪Myostatin基因的研究,S828
  3. 核蛋白NDP52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6相互作用及临床意义的研究,R363
  4. 卷曲螺旋蛋白52与TRAF6及其家族成员相互作用对NF-κB通路的影响研究,R363
  5. 硒对饮水型氟中毒致脑损伤的干预分子机理研究,R599
  6.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脂多糖促进肺癌细胞增殖中的机制探讨,R734.2
  7.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F-κ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587.1
  8. NF-κB与IL-6在大鼠极限门静脉结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R657.3
  9.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影响,R743.34
  10. 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序列分析及对其部分生物学功能的研究,R378
  11. 糖康对糖尿病大鼠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糖尿病后肢缺血血管新生研究,R587.1
  13. 低温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PPAR-γ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605.971
  14. NF-κB抑制剂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非小细胞肺癌ASPP1、ASPP2表达的影响,R734.2
  15. NF-κB抑制剂PDTC与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NF-κB和ASPP2表达的影响,R734.2
  16. NF-κB信号通路在应力介导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781.4
  17. 重组白眉蝮蛇去整合素Adinbitor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R285.5
  18. NF-κB抑制剂PDTC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iASPP蛋白表达和JNK的影响,R734.2
  19. 丹星通络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R285.5
  20. 异丙酚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中性粒细胞凋亡及NF-κB活性的影响,R965
  21. 慢病毒载体介导人LIGHT基因对裸鼠大肠癌移植瘤抑制作用的研究,R735.3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脑部疾病 > 震颤麻痹综合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