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次生裸地生态特征及采用丸粒化草种的植被恢复试验

作 者: 韩立辉
导 师: 李希来;尚占环
学 校: 青海大学
专 业: 草业科学
关键词: 黄河源区 退化高寒草甸 黑土滩 秃斑块 草种丸粒化 生态恢复
分类号: S8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草毡层脱落、形成秃斑,是高寒草地开始向“黑土滩”退化的重要阶段,因此秃斑地成为治理“黑土滩”的关键。为了深入了解秃斑在“黑土滩”退化草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丸粒化”草种恢复秃斑地生态恢复技术,我们选择了黄河源区典型的秃斑地,对93个不同大小秃斑地的植被,土壤等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丸粒化草种种植试验。主要结果有:高寒草甸中的秃斑地一旦形成,秃斑内物种丰富度降低,物种丰富度为20~25种,以毒杂草为主。秃斑内生长的植物群落与周边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很大,甚至有些植物并不存在于周边未退化的草地群落中。随着秃斑块面积的增大,铁棒锤(Aconitum pendulum)、细裂叶莲蒿(Carum carvi)、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等有毒植物逐渐发展为秃斑内的优势植物。秃斑块外土壤养分含量总体高于秃斑块内,但有些理化指标差异不显著。秃斑一旦形成,秃斑内部土壤营养成分低于秃斑周边,秃斑内形成“负肥力岛”。秃斑与鼠类活动密切相关,秃斑内的鼠洞个数与秃斑面积呈线性正相关,鼠类过度活动可使秃斑地最终形成“黑土滩”。鼠类的挖掘活动加速秃斑内土壤养分的流失,可能是秃斑内“负肥力岛”形成的主要因素。采用丸粒化草种恢复秃斑块实验表明,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丸粒化草种出苗数极显著高于(p<0.01)非丸粒化草种出苗数,说明丸粒化草种对高寒草甸的秃斑块恢复具有一定的效果,为丸粒化技术应用于“黑土滩”治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四种非丸粒化草种出苗数在秃斑块面积1~2 m2或者2~3 m2时达到最大值,其原因可能与该面积范围的秃斑块内土壤速效磷、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有机碳含量有关。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1章 前言  8-14
  1.1 退化高寒草甸“秃斑地”的研究现状  9-10
  1.2 丸粒化牧草种子的研究现状  10-12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4
第2章 秃斑内植物群落分析  14-21
  2.1 引言  14
  2.2 材料与方法  14-16
    2.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14-15
    2.2.2 试验方法与材料  15
      2.2.2.1 秃斑块的选定及面积的测定  15
      2.2.2.2 植被各指标的测定  15
    2.2.3 数据处理  15-16
  2.3 结果与分析  16-20
  2.4 小结  20-21
第3章 秃斑内土壤养分分析  21-28
  3.1 引言  21
  3.2 材料与方法  21
    3.2.1 秃斑块的选定及面积的测定  21
    3.2.2 土壤取样及各指标的测定  21
    3.2.3 数据处理  21
  3.3 结果与分析  21-26
  3.4 小结  26-28
第4章 丸粒化草种在秃斑地的种植效果  28-36
  4.1 引言  28
  4.2 试验地概况  28
  4.3 材料与方法  28-32
    4.3.1 试验材料  28
    4.3.2 试验仪器  28
    4.3.3 种子丸粒化过程  28-29
    4.3.4 四种丸粒化草种栽培特性  29-31
    4.3.5 野外种植试验设计  31
    4.3.6 数据分析  31-32
  4.4 结果与分析  32-35
  4.5 小结  35-36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36-40
  5.1 秃斑内植被状况  36-37
  5.2 秃斑内土壤营养成分  37
  5.3 鼠洞与秃斑的形成发展  37-38
  5.4 草种丸粒化对秃斑地的恢复效果  38-39
  5.5 展望  39-40
参考文献  40-45
附录  45-49
致谢  49-50
作者简介  50

相似论文

  1. 公众参与视角下的生态恢复研究,X171.4
  2. 生态环境恢复下草原新村营建模式初探,F327
  3. 基于景观格局变化的小龙潭煤矿生态恢复研究,X171.4
  4. 河北省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治理的法律思考,X322
  5. 生态旅游区路域生态的退化与恢复,Q14
  6.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生态效益研究,X171.4
  7. 基于生态经济结构的湿地生态恢复规划研究,X37
  8. 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X821
  9. 永古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研究,U416.14
  10. 棕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再生设计研究,TU986
  11. 长春市第一生活垃圾场的生态恢复及景观设计的研究,TU986.2
  12. 广西桂平锰矿露采矿区的生态环境与治理修复研究,X53
  13. 退耕还湖下安庆沿江湿地土壤生态化学变化,X144
  14. 余杭石鸽废弃石矿生态恢复工程设计及效果评价,X171.4
  15. 资阳市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X171
  16. 不同改造及更新模式对柏木人工林虫口密度影响及机理研究,S763.7
  17. 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评价,X171.4
  18. 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效益研究,P931.5
  19. 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植被退化特征,Q948
  20. 渝黔高速公路出境段路域生态恢复工程设计,X171.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普通畜牧学 > 草地学、草原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