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科学共同体视角看科技评价体系

作 者: 宋艳峰
导 师: 杨山甲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科学共同体 科技评价 共同协作 大科学
分类号: G3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各领域中出现了许多划时代的发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生活习惯。科学事业的规模和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已经由“小科学”发展成为“大科学”。现代科学事业促使科学活动从个人或少数人的探索研究发展成为了大规模的集体事业,需要精密昂贵的仪器和庞大的专业人员队伍作为支撑。科学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现在科技更多的是需要科学共同体共同协作完成科技项目。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应该从共同体的视角来分析研究科技评价体系。本文作者充分学习前辈们的科技评价体系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研究案例,从科学共同体这个新的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科技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科技评价工作取得了较多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外部因素分为:行政干预导致科技评价活动中科学共同体缺乏自主性;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同行评议;重视政府奖励,轻视社会民间组织的科学共同体奖励,在两者之间缺乏衔接;内部因素分为:公众对科技评价参与和监督程度不高;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同行评议;专家管理体制存在部分问题;评价中的“马太效应”,造成资源不公平分配;科技创新的风险评价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总结上述问题,本文得出一个结论:造成科技评价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可以分为三条:一、尚未形成以健康的科学共同体组织;二、科学共同体在科技评价中未能充分发挥职能;三、科研共同体的学术交流不够。针对所分析的科技评价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对科技评价工作的建议,主要分为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树立良好的科学共同体公信力,建设知名奖励品牌;完善科学评价的开放性,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完善科学共同体内部人员建构机制;完善科学共同体管理机制;完善科学共同体内部资源奖励制度;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9
第一章 绪论  9-17
  1.1 问题的来源  9
  1.2 背景  9-11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1-15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1-13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15
  1.4 研究意义  15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7
第二章 科学共同体概述  17-27
  2.1 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分类及功能  17-23
    2.1.1 科学共同体概念  17-18
    2.1.2 科学共同体的分类  18-19
    2.1.3 科学共同体的功能  19-23
  2.2 科学共同体的典型代表  23-24
  2.3 科学共同体的协同关系  24-27
    2.3.1 科学共同体内部协同  24
    2.3.2 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协同  24-27
第三章 科技评价体系  27-41
  3.1 科技评价的内涵、要素、分类和功能  27-29
    3.1.1 科技评价的内涵  27
    3.1.2 科技评价体系的要素  27-28
    3.1.3 科技评价体系的分类  28
    3.1.4 科技评价体系的功能  28-29
  3.2 科技评价的原则及运行机制  29-31
    3.2.1 科技评价的原则  29-30
    3.2.2 科技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  30-31
  3.3 科技评价的方法  31-34
    3.3.1 同行评议法  31-32
    3.3.2 德尔菲法  32
    3.3.3 文献计量法  32-33
    3.3.4 回溯性案例分析法  33
    3.3.5 定标比超法  33
    3.3.6 层次分析法  33-34
    3.3.7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34
  3.4 科学共同体和科技评价体系的相互关系  34-35
  3.5 国外科技评价发展情况及知名的科学共同体的科技评价案例  35-41
    3.5.1 国外科技评价发展情况简介  35-37
    3.5.2 国外科技评价发展情况简介  37-41
第四章 我国科技评价发展情况及问题  41-53
  4.1 科技评价体系的形成及发展  41-42
    4.1.1 国内科技评价发展情况简介  41-42
      4.1.1.1 科研评价的条文制度  41
      4.1.1.2 科研评价的实践  41-42
  4.2 科技评价存在的问题总结  42-50
    4.2.1 外部因素  42-45
      4.2.1.1 行政干预导致科技评价活动中科学共同体缺乏自主性  42-44
      4.2.1.2 重视政府奖励,轻视社会奖励  44
      4.2.1.3 社会人员对科技评价参与和监督程度不高  44-45
    4.2.2 内部因素  45-50
      4.2.2.1 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同行评议  45-47
      4.2.2.2 专家管理体制存在某些问题  47-48
      4.2.2.3 评价中的“马太效应”,造成资源不公平分配  48-50
      4.2.2.4 科技创新的风险评价制度不健全  50
  4.3 科研评价问题总结  50-53
    4.3.1 尚未形成健康的科学共同体组织  50-51
    4.3.2 科学共同体在科技评价中未能充分发挥职能  51-52
    4.3.3 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学术交流不够  52-53
第五章 对科技评价体系发展前景的建议  53-61
  5.1 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  53-54
    5.1.1 政府必须主导的项目评价中,积极发挥科学共同体作用  53
    5.1.2 建议设立全权第三方评价机构  53-54
  5.2 树立良好的科学共同体公信力,打造知名奖励品牌  54-55
    5.2.1 树立公信力  54
    5.2.2 打造知名奖励品牌  54-55
  5.3 完善科学评价的开放性、提高公众参与和监督  55
    5.3.1 提高社会公民对科技评价的参与程度  55
    5.3.2 加强公众监督  55
  5.4 完善科学共同体人员建构机制  55-56
    5.4.1 培养专业化评审人员  55-56
    5.4.2 评审专家行为规范化  56
    5.4.3 聘请国外专家  56
  5.5 完善科学共同体管理机制  56-58
    5.5.1 培养科学共同体自身道德、自律意识  56
    5.5.2 深入贯彻落实法律条款中科技评价内容  56-57
    5.5.3 设立惩罚制度  57-58
  5.6 完善科学共同体资源分配机制  58
    5.6.1 建立竞争机制  58
    5.6.2 建立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模式,向市场要资源分配权力  58
  5.7 完善科学共同体创新机制,营造良好学术创新氛围  58-61
    5.7.1 加强科学共同体内部层次间人员流动,给小人物机会  58-59
    5.7.2 加强科学共同体之间交流,培养创新人才  59-61
结语  61-63
致谢  63-65
参考文献  65-69
附录A  69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的统一科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初探,G301
  2. 贵州省科技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G322.7
  3. 科学家的社会资本对其在科学共同体中位置的影响,C912
  4. 新中国早期的“大科学”体制与科学文化,G322
  5. 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开放式创新研究,B842
  6. 大科学背景下科技帅才领导能力研究,C933
  7. 高校承接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G649.2
  8. 科协的联合组织体系及功能——人民团体个案研究,G322.25
  9. 军队医学科研环境影响因素评估及对策研究,R82
  10. 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的费用分析及进度控制的研究,F284
  11. 波兰尼与库恩的科学观比较研究,N02
  12. 网络时代的学术交流,F49
  13. 论科学共同体与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G301
  14. 巴什拉与库恩的科学历史观比较研究,N02
  15. 科学共同体的发展与民国时期科学教育(1912年-1937年),G529
  16. 我国各省科技竞争力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G322
  17.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技术评价研究,F124.3
  18. 中医医患交流的叙事模式研究,R192
  19. 基于论文库的高校科技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G322
  20. 宇宙开发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V11
  21. 试论“当代小科学”背景下的原始创新,G30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科学、科学研究 > 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