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设计

作 者: 赵鑫
导 师: 赵长茂
学 校: 中共中央党校
专 业: 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民间金融 制度分析 改革设计 信息不对称 制度变迁
分类号: F832.3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90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民间金融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复杂的现实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民间金融一度进入低潮甚至遭到人为的禁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民营经济和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大量增加与正规金融供给的严重不足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而作为一种金融抑制环境中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产物,民间金融组织和活动开始重新恢复并逐渐活跃起来,极大地弥补了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缓解了市场上资金供求的矛盾,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促进了民营经济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我国渐进式改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金融支持。然而,由于组织形式不够规范、运行风险度高、政府监管措施缺位以及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民间金融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之意识形态领域的歧视尚未消除,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于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始终采取打压和限制的态度。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并不成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加速推进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民间金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借鉴国际和地区经验并通过相关制度和环境构建,促进民间金融的良性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民间金融发展的研究,一方面,使我们能够重新认识民间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针对阻碍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促进民间金融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成为正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和适度竞争者,更好地服务于民营经济和农村地区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审视我国正规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揭示出正规金融服务供给的缺陷,从而借鉴民间金融的发展经验和思路,改革和完善现有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市场发育,推动金融创新,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供给的水平和效率。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思路上的创新。在民间金融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只是从民间金融的市场运行机制、民间金融的政府规制、民间金融的风险控制和民间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某一个角度来研究,或者仅仅是对某一种具体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进行研究,例如民间借贷、私人钱庄、私募基金以及合会等。本文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用历史的、宏观的眼光,将民间金融的发展问题置于国民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剖析,从现实国情出发,对现阶段民间金融产生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现状、经济效应以及潜在制约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和梳理,力图从内部选择、外部环境方面解答民间金融未来发展的出路问题。二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其一,提出了民间金融存在与发展的比较优势边界。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和人际关系圈内,开展小规模资金借贷业务时,民间金融在信息成本、谈判成本以及实施监督成本等方面相对于正规金融具有比较优势。但随着民间金融规模的增大,它在交易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将逐渐减弱乃至丧失。本文分析了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运行的边际交易成本和平均交易成本的变动关系,证明了民间金融发展规模的比较优势边界,即最佳分界点的存在,从而论证了民间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存在性与合理性,为政策上的调整与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二,论证了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弥补了正规金融体系的不足。本文基于对民间金融规模的估算结果,选择相关的数据指标,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民间金融并不是一种效率低下的制度安排。因此,应该从政策上肯定和支持当前民间金融在我国的存在和发展。其三,系统地提出了促进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目标原则与对策。本文沿着向正规金融转化和与正规金融开展合作这两条路径探究了民间金融的演变方向,明确提出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和社区银行等民间金融转化的最终组织形式,论述了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垂直联接的可能性。在归纳全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法规建设、金融监管、配套制度、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提出了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如果政府部门一味地对民间金融持否定态度,采取限制和打压政策,忽略其在某些领域的积极作用,就会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民间金融存在规模边界和地域人际边界,相对于正规金融,民间金融在狭小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依靠关系型信贷;第三,民间金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四,民间金融的发展受到自身缺陷和外部因素的双重制约;第五,促进民间金融发展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多措并举,应本着效率优先、公平竞争、自主自愿、风险可控的原则,放大民间金融的积极效应,弱化其消极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1
目录  11-15
第1章 导论  15-30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5-17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7-24
    1.2.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  17-18
    1.2.2 民间金融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18-21
    1.2.3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1-22
    1.2.4 民间金融的发展前景和出路  22-23
    1.2.5 我国民间金融的整体发展情况  23-24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24-25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25-27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27-30
    1.5.1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27-29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9-30
第2章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30-56
  2.1 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  30-31
  2.2 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31-41
    2.2.1 金融抑制理论  31-32
    2.2.2 金融深化理论  32-34
    2.2.3 金融约束理论  34-37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37-40
    2.2.5 制度变迁理论  40-41
  2.3 民间金融的比较优势边界分析  41-51
    2.3.1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交易成本比较  42-44
    2.3.2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边际交易成本  44-45
    2.3.3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平均交易成本  45-49
    2.3.4 民间金融的比较优势边界  49-51
  2.4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  51-56
    2.4.1 互补关系  51-53
    2.4.2 竞争关系  53-55
    2.4.3 转化关系  55-56
第3章 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与概况  56-97
  3.1 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及其政策环境变迁  56-62
    3.1.1 民间金融的兴起时期(1978-1994 年)  56-58
    3.1.2 民间金融的调整时期(1994-2004 年)  58-59
    3.1.3 民间金融的复苏时期(2004 年至今)  59-62
  3.2 改革开放后民间金融兴起的原因  62-67
    3.2.1 内部原因分析  62-65
    3.2.2 外部原因分析  65-67
  3.3 民间金融的主要组织形式  67-75
    3.3.1 民间自由借贷  68-69
    3.3.2 民间集资  69
    3.3.3 合会  69-71
    3.3.4 银背  71-72
    3.3.5 私人钱庄  72-73
    3.3.6 私募基金  73-74
    3.3.7 典当行  74-75
  3.4 民间金融规模的估算  75-81
    3.4.1 民间金融规模的估算方法  75-76
    3.4.2 假设条件和估算思路  76-77
    3.4.3 民间金融规模的估算  77-81
  3.5 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  81-91
    3.5.1 民间金融市场利率决定的一般分析  81-84
    3.5.2 影响民间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其他因素  84-86
    3.5.3 民间金融市场高利率现象的成因  86-91
  3.6 民间金融的总体运行特征  91-97
    3.6.1 与民营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91-92
    3.6.2 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大  92-93
    3.6.3 风险约束逐步强化  93
    3.6.4 交易行为渐趋公开化  93-94
    3.6.5 利率水平总体趋于下降  94-95
    3.6.6 新的组织形式不断涌现  95-97
第4章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  97-112
  4.1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97-104
    4.1.1 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缓解资金供求矛盾  97-99
    4.1.2 弥补正规金融不足,提高金融体系效率  99-100
    4.1.3 提高社会储蓄率,促进民间资本形成  100-102
    4.1.4 促进民营经济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102-103
    4.1.5 推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进程  103-104
  4.2 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04-107
    4.2.1 研究方法  104
    4.2.2 变量和数据  104-105
    4.2.3 计量分析结果  105-107
    4.2.4 实证分析结论  107
  4.3 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107-112
    4.3.1 削弱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107-110
    4.3.2 高风险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110-111
    4.3.3 影响正规金融市场有序运转  111
    4.3.4 造成一部分国家税收的流失  111-112
第5章 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112-128
  5.1 民间金融的内在缺陷对自身发展的制约  112-117
    5.1.1 组织形式不够规范  112
    5.1.2 运行风险度较高  112-114
    5.1.3 抗风险能力较弱  114
    5.1.4 规模和范围难以扩大  114-115
    5.1.5 过于分散和隐蔽  115-116
    5.1.6 参与主体素质较低  116-117
  5.2 民间金融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  117-128
    5.2.1 意识形态领域的排斥  117-118
    5.2.2 中央政府的打压和抑制  118-120
    5.2.3 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  120-121
    5.2.4 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  121-128
第6章 民间金融发展的国际和地区经验借鉴  128-145
  6.1 发达国家民间金融的发展与实践  128-135
    6.1.1 美国的多元复合民间金融  128-132
    6.1.2 德国的合作银行体系  132-133
    6.1.4 日本的合会与农协组织  133-135
  6.2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民间金融的发展与实践  135-140
    6.2.1 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  136-138
    6.2.2 台湾地区的合会组织  138-140
  6.3 民间金融发展与实践的启示  140-145
    6.3.1 明确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141-142
    6.3.2 加强对民间金融分类监管和引导  142-143
    6.3.3 健全民间金融的组织管理体系  143-144
    6.3.4 鼓励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开展合作  144-145
第7章 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目标原则与对策建议  145-168
  7.1 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145-149
    7.1.1 发展目标  145-146
    7.1.2 基本原则  146-149
  7.2 推动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  149-159
    7.2.1 完善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  149-151
    7.2.2 建立健全民间金融政府监管体系  151-153
    7.2.3 加强民间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153-154
    7.2.4 成立民间金融行业自律组织  154-155
    7.2.5 引导民间金融组织向正规形式演进  155-157
    7.2.6 推动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合作  157-159
  7.3 建立健全民间金融的配套制度和机制  159-165
    7.3.1 确立财产权利制度  159-160
    7.3.2 建立市场准入机制  160-161
    7.3.3 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161-162
    7.3.4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162-163
    7.3.5 建立信用担保制度  163-164
    7.3.6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164-165
  7.4 营造有利于民间金融发展的市场环境  165-168
    7.4.1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165-166
    7.4.2 进一步完善社会征信体系  166-167
    7.4.3 建立全方位民间金融服务体系  167-168
结论  168-171
参考文献  171-181
后记  181-18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82

相似论文

  1.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2. 中乌公司法比较研究,D951.13
  3.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域下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923.41
  4.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变迁的探析,D630.3
  5. IT数码产品在B2C商城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F426.6
  6.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分析,F224.32
  7.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F203
  8. 贵州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F842.6
  9. 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上市过程的影响研究,F276.3;F224
  10.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F224
  11.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S公司销售人员管理控制研究,F274
  12.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策略研究,F832.4
  13.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策略研究,F832.4
  14.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公允价值评估问题分析,F233
  15. 食品消费领域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研究,D923.8
  16. 论企业国有资产转让法律制度的完善,F123.7
  17.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G647.38
  18. 基于非合作博弈视角的审计委员会治理效果的研究,F239.4
  19. “斯得福”酒店纺织市场营销策略,F719
  20.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研究,F832.4
  21.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F83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组织、银行 > 城乡金融组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