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

作 者: 史志高
导 师: 周星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文学与传媒
关键词: 互联网 社会生活 社会交往 新民晚报 上海社会
分类号: F4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1995年1月上海即面向社会和普通家庭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与北京同时成为中国首批开展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城市之一。研究上海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对于研究互联网使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依据互联网技术升级、社会应用丰富、信息产业周期与政府管理政策,依据这样一个多指标的阶段划分标准,将上海互联网发展至2011年近20年的过程划分为3大阶段,从而得出互联网在与本地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与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其作为通讯技术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使用。1987年中国建成电子邮件节点,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便捷传播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局域网。自中国全功能与世界互联,上海成为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试点与安全实现领域重要城市,随着全国第一个独立网站向社会开放即中文网站丰富,上海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在第二阶段上海家庭实现宽带接入,政府向社区女性推广并培训,互联网快速实现与社会的融合。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为技术向服务功能的转变奠定根本基础,直接推动中间层面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从而支撑起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实现互联网向社会生活扩散与渗透的可能。随着互联网承载着信息交流功能,更多的社会关系与商业机会迁移至这一新平台,从而web2.0阶段全面来临,信息类服务日常化。在当前阶段,世博会的成功呈现出互联网与日常服务对接的完全可能,全新的社会生活平台正在向公众开放。“无线城市”战略将呈现数字社会的变革,当手机等多种互联网接入终端在空间环境中实时更新信息,移动生活的景观将会全新展演,微博及其引领的社会舆论风潮将会促进公共政策制订,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及文化产业呈现深度转型。研究由绪论、正文与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讨论研究缘起与具体设计;正文第一章至第四章呈现、分析与研究上海互联网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工具、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附录则尝试用《新民晚报》近20年互联网相关新闻报道来验证此项研究,证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其经历的转型,以实证的方式来补充与丰富主体部分的理论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20
绪论  20-44
  第一节 研究缘起  20-25
    一、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  21-22
    二、互联网嵌入中国社会生活  22-25
      (一) 国家战略  23
      (二) 企业跟进  23-24
      (三) 社会普及  24-25
  第二节 文献述评  25-31
    一、国内学者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及使用的研究  25-28
      (一) 研究总览  25-26
      (二) 互联网扩散的阶段调查  26-27
      (三) CNNIC年度发展报告  27
      (四) 研究的启发  27-28
    二、国际视野里的中国互联网研究  28-31
      (一) 华人学者  28-29
      (二) 西方学者  29-30
      (三) 研究的启发  30-31
  第三节 研究对象  31-36
    一、关注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32-33
      (一) 研究材料  32-33
      (二) 分析指标  33
    二、关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变革  33-35
      (一)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壮大  34
      (二) 舆论监督与社会发展及变革  34-35
    三、廓清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35-36
  第四节 研究设计  36-44
    一、框架理论的发展脉络  36-37
    二、框架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本土研究  37-39
      (一) 依托国内媒体  37-38
      (二) 依托东亚媒体  38
      (三) 依托欧洲媒体  38-39
      (四) 依托欧美多个媒体  39
    三、框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  39-40
    四、本研究的方法与创新及后续研究  40-44
      (一) 研究方法  40-41
      (二) 研究创新  41-42
      (三) 后续的构想  42-44
第一章 第一阶段 发端: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技术  44-83
  第一节 日常通讯技术与社会生活变革  44-50
    一、书信与邮局  45-46
    二、从电报、电话到手机  46-48
      (一) 固定电话时代  46-47
      (二) 手机时代  47-48
    三、互联网时代  48-50
      (一)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48-49
      (二)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融合  49
      (三) 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  49-50
  第二节 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50-55
    一、已有的划分方法  50-53
      (一) 以时间为序  51-52
      (二) 以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为依据  52
      (三) 以产业发展为依据  52-53
    二、本研究的划分方法  53-55
      (一) 三大阶段:技术、工具、平台  53-54
      (二) 六小阶段  54-55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进程  55-65
    一、全面布局,四大骨干网络互联  55-57
      (一) 国内主要城市互联  56
      (二) “上海热线”运行  56-57
    二、产业整合,实施上网工程  57-59
      (一) 全国门户网站建设  57-58
      (二) 上海推进宽带入网  58-59
      (三) 规划电子商务  59
    三、社会普及,关注未成年人  59-61
      (一) 文明上网  59-60
      (二) 上海推广网络知识技能  60-61
    四、再度繁荣,web2.0时代来临  61-62
      (一) 网络娱乐上市热潮  61
      (二) 净化网络绿色上网  61-62
    五、弘扬文化,发展网络娱乐  62-63
      (一)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62-63
      (二) 网络服务社会  63
    六、移动互联,构筑生活平台  63-65
      (一) 网络自由与监管  64
      (二) 无线城市与三网融合  64-65
  第四节 上海接入世界互联网  65-78
    一、上海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突破  65-71
      (一) 单机时代  65-66
      (二)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投入运营  66-68
      (三) 1995年京沪穗港互联网使用状况  68-71
    二、“上海热线”网站开通  71-75
      (一) 独立网站开通  71-72
      (二) 文卫信息化先行  72-73
      (三) 浦东列为上海信息港先行区  73-74
      (四) 上海互联网接入达到0.33万户  74-75
    三、信息服务业初步发展  75-78
      (一) 网上交流  75-76
      (二) 网上书店  76-77
      (三) 网络公益推广活动  77
      (四) 网吧管理提上议程  77-78
  第五节 小结:社会信息化启动  78-83
    一、全新的信息环境  78-79
    二、全新的知识生产  79-80
    三、全新的社会服务  80-81
    四、全新的公共平台  81-83
第二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Ⅰ: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工具  83-121
  第一节 三大工程推进信息化  84-95
    一、集中整顿网吧  84-85
      (一) 管理办法出台  84-85
      (二) 工商清查  85
    二、推进三大上网工程  85-87
      (一) 政府上网年  86-87
      (二) 网络生存预演  87
    三、上海宽带接入工程  87-90
      (一) 建设“光城”战略  88
      (二) 新闻网站资格审查  88-89
      (三) 整顿无证网吧  89-90
    四、网吧与公众信息服务普及  90-93
      (一) 自由进入阶段  90-91
      (二) 加强管理  91-92
      (三) 上学与上网  92-93
    五、世纪之交互联网产业大整合  93-95
      (一) 高科技憧憬  93-94
      (二) 泡沫破灭  94-95
      (三) 原因:互联网发展水平偏低  95
  第二节 实现信息交流  95-101
    一、电邮魅力  96-97
    二、现代信息服务  97-99
      (一) 新的需求  97-98
      (二) 新的技术  98-99
    三、QQ与即时通讯  99-101
      (一) 小软件  99-100
      (二) 大产业  100-101
  第三节 展示信息服务  101-110
    一、信息服务格局  101-105
      (一) 电子政务  102-103
      (二) 电子商务  103-104
      (三) 电子服务  104-105
    二、文明上网工程  105-107
      (一) 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使用  105-106
      (二) 出台青少年网络公约  106
      (三) 第二轮网吧整治  106-107
    三、2003年百万家庭上网  107-110
      (一) 信息化十年总结  108
      (二) 上海信息化水平领先  108-109
      (三) 网络技能培训入户  109-110
  第四节 搭建网络社区  110-114
    一、BBS与网上家园  110-111
      (一) 营造虚拟社区  110-111
      (二) 注重交流秩序  111
    二、舆论场  111-113
      (一) 牵动社会舆论  111-112
      (二) 有序释放舆论能量  112-113
    三、社交场  113-114
      (一) 信息与关系互动  113-114
      (二) 线上与线下互动  114
  第五节 小结:信息流动与社会转型  114-121
    一、互动开启信息管涌  114-116
      (一) 愉悦的信息消费  115
      (二) 流畅的信息交换  115-116
    二、信息流动催生服务产业  116-117
    三、信息控制导向公共管理革新  117-119
      (一) 切断网络与社会集体抗争  117-118
      (二) 信息筛查与国际形象蒙羞  118-119
    四、信息流动形成新的鸿沟  119-121
      (一) 城乡差异  119-120
      (二) 国别差异  120-121
第三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Ⅱ:互联网作为社会交往工具  121-157
  第一节 社会服务信息化初步实现  121-132
    一、政府公共服务联网  121-125
      (一) 网民互动  122-123
      (二) 网站发布  123
      (三) 网络公开  123-125
    二、企业商品服务在线交易  125-128
      (一) 社交类网站兴盛  125
      (二) 网购大环境成熟  125-126
      (三) 电子交易迅速增加  126-128
    三、家庭环境信息化  128-132
      (一) 网络扩散的新空间  128-129
      (二) 生活化的网络接入终端  129-131
      (三) 日益普及的家庭入网  131-132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激活  132-136
    一、“非典”期间网络应用广泛  132-133
    二、网络社会交往频繁  133-134
    三、网络社会舆论生成  134-136
      (一) 舆论热点不断  135
      (二) 言论自由有度  135-136
  第三节 信息服务产业综合治理  136-145
    一、打击网络信息欺诈  136-140
      (一) 清除线上购物“陷阱”  137-138
      (二) 取缔非法社交活动  138-139
      (三) 保护游戏虚拟资产  139-140
    二、加强网吧治安整治  140-141
      (一) 消除治安隐患  140
      (二) 推行实名登记  140-141
    三、治理网络色情  141-144
      (一) 强化内容审查  141-142
      (二) 强化技术监管  142-143
      (三) 社会与家庭联动  143-144
    四、拯救网络沉迷  144-145
      (一) 减少冲突  144-145
      (二) 加强引导  145
  第四节 手机访问互联网  145-149
    一、手机联网  146
    二、手机社交  146-147
    三、手机分享  147-148
    四、手机产业  148-149
  第五节 小结:社会交往实现网络迁移  149-157
    一、网络交往服务综观  149-152
      (一) 电子邮件  149-150
      (二) 即时通讯软件  150-151
      (三) BBS论坛  151
      (四) 博客与微博  151-152
    二、网络社交活动开展  152-154
      (一) 信息更新  152-153
      (二) 话题讨论  153
      (三) 博客圈  153-154
    三、网络社会交往评价  154-157
      (一) 模式创新  154
      (二) 技术支撑  154-155
      (三) 虚拟世界  155-157
第四章 第三阶段 变革: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157-207
  第一节 新的开始:无线互联网时代  157-164
    一、世博会全球在线观览  158-161
      (一) 网上知识竞赛  158-159
      (二) 线上博览线下服务  159
      (三) 升级城市通讯设施  159-160
      (四) 社会生活的网络预演  160-161
    二、上海实施“无线城市”战略  161-164
      (一) 三年行动计划  161-162
      (二) 建设无线城市  162
      (三) 三网融合  162-163
      (四) 信息服务产业新机遇  163-164
  第二节 未来:互联网与手机的重新定位  164-168
    一、互联的世界  164-165
    二、自由或限制  165-166
    三、信息的革命  166-167
    四、社会生活的平台  167-168
  第三节 回顾:互联网使用与中国社会的两个焦点话题  168-173
    一、青少年与互联网使用  168-170
      (一) 研究焦点  168-169
      (二) 媒介的焦点  169
      (三) 社会的焦点  169-170
    二、网络公共参与和舆论转型  170-173
      (一) 活跃的网络舆论  171
      (二) 公共参与和舆情监测  171-172
      (三) 网络话语与媒介格局  172-173
  第四节 结论一 良好的商业氛围助推上海互联网快速发展  173-181
    一、上海互联网发展速度仅低于北京  173-175
    二、上海移动互联网业务全国领先  175-177
    三、上海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使用  177-179
    四、上海有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179-181
  第五节 结论二 互联网主导的媒介格局引发上海舆论转型  181-188
    一、全媒体时代  181-183
    二、网络汇聚舆论  183-184
    三、社交媒体的力量  184-186
    四、网络话语生态  186-188
      (一) 网络报道灵活  186-187
      (二) 网络媒体影响力大  187-188
  第六节 结论三 互联网引领的社会生活变革上海社会管理  188-194
    一、迅猛发展的互联网  188-190
    二、联接日常生活  190-191
    三、公共参与渠道  191-192
    四、政府监督渠道  192-193
    五、舆论风险的社会  193-194
  第六节 结语:上海互联网实现从技术、工具到平台的跨越  194-207
    一、上海互联网的发展与跨越  194-200
      (一)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  195-196
      (二) 互联网作为信息工具  196-197
      (三) 互联网作为交往工具  197-198
      (四) 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198-200
    二、互联网研究的多重视域  200-204
      (一) 文本材料的研究框架  200-201
      (二) 社会生活的研究框架  201-203
      (三) 技术发展的研究框架  203-204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204-207
      (一) 本研究的不足  204-205
      (二)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205-207
附录 验证:新闻报道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207-240
  第一节 研究对象  207-210
    一、以本地新闻为样本  207-208
    二、可能的局限与突破  208-209
    三、聚焦互联网相关议题  209-210
  第二节 研究设计  210-214
    一、确定关键词  210-211
    二、标题检索及分析指标确立  211-214
      (一) 标题检索  211-212
      (二) 分析指标  212-213
      (三) 研究构想  213-214
  第三节 结论  214-240
    一、发展阶段划分准确  214-217
      (一) 快速发展期  214-215
      (二) 相继的高峰  215
      (三) 稿件波动  215
      (四) 具体的发展阶段  215-217
    二、各阶段议题分布指向不同的社会领域  217-234
      (一) 初始阶段经济新闻主导  217-219
      (二) 转向科教卫新闻  219-223
      (三) 转向社会新闻  223-226
      (四) 转向法制新闻  226-228
      (五) 科教卫新闻与法制新闻并存  228-231
      (六) 转向新闻均衡化  231-234
    三、从技术、工具到成为社会生活平台  234-238
      (一) 期盼网络经济  234-235
      (二) 进入快速发展期  235-236
      (三) 加速与社会融合  236-237
      (四) 互联网使用需要引导  237
      (五) 均衡化趋势  237-238
    四、对于框架理论的发展  238-240
参考文献  240-249
  一、基本史料(含档案资料、地方志、文献汇编、报纸杂志等)  240-243
  二、中文著作(含译著)  243-245
  三、中文论文  245-246
  四、外文著作及论文  246-247
  五、电子文献及互联网资料  247-248
  六、深度访谈材料  248-249
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249-250
后记  250-251

相似论文

  1. 国内植物园网站分析与上海植物园网站开发,TP393.092
  2. 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研究,G206
  3. 互联网组织的公民行动与积极行动者,G206
  4. 母亲外出打工经历对农村小学生认知和社会生活能力影响的现况研究,R179
  5.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6. 走出数字时代的版权困境,G230.7
  7. 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网络政治发展研究,D621.5
  8. 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D922.294
  9. 基于Flex与J2EE的族谱网的设计与实现,TP393.092
  10. 互联网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分析,G641
  11. 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交往影响的研究,G808.1
  12. “被低碳”解析与低碳对社会生活的重塑,C911
  13. 互联网发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B036
  14.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研究,D64
  15. 经济增长质量与评价,F224
  16.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法规制,D922.29
  17. 鄂东南地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TU982.29
  18. 互联网电视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TP11
  19. 刘鸿生日常生活与他的事业,K25
  20. 罗布淖尔史前居民社会生活初探,K289
  21. 东部非传统农村社会分层及其影响研究,D663

中图分类: > 经济 >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