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宗教文化旅游中的“认同—体验”研究-以无锡灵山景区为例

作 者: 倪月犁
导 师: 周春林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宗教文化旅游 认同感 旅游体验 无锡灵山景区 结构方程模型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全球旅游业中,文化旅游已成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宗教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者从认同的角度对旅游者在旅游体验中出现的认同进行诠释,认为旅游体验中的认同主要包括对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对旅游者角色的认同,对旅游地文化的认同,还有旅游者的自我认同,这些不同形态的认同彰显了旅游体验独特的价值。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认同程度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旅游质量,也影响人们对旅游景区的评价和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从旅游者认同感的角度研究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不仅能丰富旅游认同感和旅游体验相关的理论研究内容,也能为文化旅游地提升文化认同感研究提供指导,为文化旅游景区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借鉴,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无锡灵山景区为目标案例地,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探析了旅游者文化认同和旅游体验的因子构成。在综合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假设并验证佛教文化认同感在旅游体验中的具体作用,构建灵山景区“认同—体验”模型。本研究将旅游者的佛教认同感分为物质文化认同感、行为文化认同感和佛教价值观念认同感,将旅游体验归纳为空间体验、文化体验和功能体验。研究显示,旅游者佛教物质文化认同感对其在灵山景区的空间体验质量和文化体验质量有正向影响,对其在灵山的功能体验(服务、娱乐、住宿、休闲体验)质量则没有明显影响;旅游者佛教行为文化认同对其在灵山景区的各类体验质量没有明显影响;旅游者佛教价值观念认同对旅游者在灵山景区的功能体验质量和文化体验质量有正向影响,对其在灵山的空间体验质量没有明显影响。研究者通过对“认同—体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从发挥景区特色、挖掘景区内涵、整合景区资源等方面对无锡灵山景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初探“认同—体验”的景区开发模式。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1章 绪论  9-14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9-11
    1.1.1 研究背景  9-11
    1.1.2 研究意义  11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11-12
    1.2.1 研究目标  11
    1.2.2 研究思路  11-12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4
    1.3.1 研究方法  12-13
    1.3.2 技术路线  13-14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14-29
  2.1 相关研究  14-23
    2.1.1 文化旅游概念及综述  14-18
    2.1.2 宗教文化旅游概念及综述  18-21
    2.1.3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综述  21-23
  2.2 旅游“认同—体验”研究的视角  23-29
    2.2.1 认同感概念及综述  23-25
    2.2.2 旅游体验研究综述  25-27
    2.2.3 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  27-29
第3章 灵山景区实证研究  29-47
  3.1 无锡灵山景区概况  29-33
    3.1.1 无锡灵山景区地理位置  29-30
    3.1.2 无锡灵山景区发展历程  30-32
    3.1.3 无锡灵山景区的典型性  32-33
  3.2 调查问卷设计、发放和样本特征  33-36
    3.2.1 调查问卷设计  33-35
    3.2.2 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  35
    3.2.3 调查问卷样本特征  35-36
  3.3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36-47
    3.3.1 灵山景区旅游者佛教认同感因子分析  36-40
    3.3.2 灵山景区旅游者旅游体验因子分析  40-43
    3.3.3 综合因子分析  43-47
第4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认同-体验”探究  47-56
  4.1 灵山景区旅游者“认同-体验”结构方程模型  47-52
    4.1.1 研究模型假设  47-48
    4.1.2 假设模型验证  48-49
    4.1.3 假设模型验证结果分析  49-52
  4.2 建议  52-56
    4.2.1 结合已有的景区特色,将旅游认同融入旅游体验  52-53
    4.2.2 坚持内涵挖掘,坚持独具特色原则  53-54
    4.2.3 发挥地区优势,整合开发,促进地缘文化发展  54-56
第5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56-59
  5.1 结论  56-57
  5.2 不足与展望  57-59
    5.2.1 更精细的感知调查与数据分析  57-58
    5.2.2 调查对象及时空分布的扩展  58
    5.2.3 更精细化的“认同-体验”模式分析  58-59
参考文献  59-65
附录  65-67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7-68
致谢  68-69

相似论文

  1. 基于SEM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研究,G522.3
  2.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3. 基于LISREL的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价研究,G643
  4. 你可以更幸福吗?,B844.2
  5. 高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的研究,G632.3
  6. B2C电子商务制度信任的实证研究,F224
  7. 基于旅游真实性体验自然景区开发研究,F224
  8. 工作室项目管理团队的组织认同感研究,F224
  9. 符号学视角下的旅游体验研究,F592
  10. 我国公立高校校友捐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G647
  11. 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构建与优化,F592.7
  12. B公司在线旅游市场营销分析,F592
  13. 游憩涉入、地方依恋对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研究,F203;F224
  14. 旅游体验品质测量模型的构建,F590
  15. 剧作与动画,J954
  16. 回归后澳门居民对祖国的认同感研究,D676.59
  17. 新疆高中教师新课程认同感研究,G632.3
  18. 旅游体验营销策略研究,F592
  19. 基于旅游体验的湖泊度假区游客满意度研究,F592.7
  20. 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研究,F592
  21. 旅游体验中的地方感研究,F590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