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企业债务融资与我国广义货币供应关系的实证分析

作 者: 李星
导 师: 文时萍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企业债务融资 信贷融资 广义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融资乘数
分类号: F2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信贷增长过快,在重点关注信贷等影响货币增速加快的因素下,融资结构的不合理造成货币供应持续增长并高于其他国家也逐渐被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关注,间接融资比例过高而直接融资比例过低也是我国融资结构一直面临的问题。借鉴日本在信贷主导M2走势的情形下依靠大力发展债市来实现经济平稳过渡及吸取美国在高通胀情况下没有马上控制信贷融资增长的教训,我国自2005年开始提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并重点发展企业债市,自2008年企业债市实现发展飞跃后,我国又相继推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超短融、私募债、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等创新型企业债券融资工具,实现了我国企业债券发展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除此以外,认为间接融资派生货币而直接融资对货币供应没有影响的传统观点也已遭到各界的质疑。从社会融资结构的角度来看,银行持有直接融资中的企业债占企业债总持有量的60%,而银行持有企业债同样具有货币派生效应,这使得讨论企业债务融资对货币供应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内因和外因相结合及对比分析的方法,以货币派生传导原理为基础框架,通过引入货币供应融资乘数这个关键变量,来推导研究融资企业直接融资占比提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融资乘数这个变量的变动状况。并通过采用近五年月度企业债发行规模、新增人民币贷款、广义货币M2增量的月度数据来对这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理论部分通过在只有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企业债务融资并存,以及间接融资和企业债务融资并存,并且考虑银行购买企业债的三种情形下对货币供应融资乘数的讨论,得出加入直接融资减小货币供应量,银行购买企业债有货币派生效果的结论,并且通过实证环节对企业债务融资和信贷融资对M2增长的回归分析,证明了理论部分推导的结论。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力求把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将西方的理论思想和中国经济数据都放到中国的经济的大背景下讨论,以期获得较为可靠的结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9
第1章 绪论  9-13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9-11
    1.1.1 研究背景  9-10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0-11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1-12
    1.2.1 研究方法  11
    1.2.2 研究内容  11-12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2-13
    1.3.1 本文的创新点  12
    1.3.2 本文的不足  12-13
第2章 债券市场发展对货币供应影响国内外文献回顾  13-16
  2.1 国内研究发展及现状  13-14
  2.2 国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14
  2.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14-16
第3章 货币创造理论模型与我国货币创造的真实机制  16-30
  3.1 货币创造理论模型  16-21
    3.1.1 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定义  16-17
    3.1.2 经典货币供给模型  17-21
  3.2 银行资产配置对货币供应乘数的影响  21-27
  3.3 商业银行购买企业债的货币派生效应  27-30
第4章 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与债券市场的发展  30-43
  4.1 社会融资总量概念  30-31
  4.2 中国流动性指标逐渐由信贷转为直接融资  31-33
    4.2.1 债券融资取代信贷  31-33
  4.3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33-39
    4.3.1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33-35
    4.3.2 我国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发展  35-37
    4.3.3 企业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  37-39
  4.4 债券市场发展带来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  39-43
第5章 不同的融资结构对货币供给影响的模型推导  43-48
  5.1 货币派生经典模型  43-45
    5.1.1 理论推导  43-44
    5.1.2 变量设定与假定  44-45
  5.2 不同融资结构下货币供应融资乘数  45-48
    5.2.1 单一贷款融资结构下货币供应融资乘数  45
    5.2.2 引入企业债券融资后的货币供应融资乘数  45-46
    5.2.3 结论  46-48
第6章 企业债务融资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实证分析  48-56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8-52
    6.1.1 本文所采用的计量模型和方法  48-51
    6.1.2 数据来源及说明  51-52
  6.2 实证分析  52-54
  6.3 结论  54-56
第7章 结论与相关建议  56-59
  7.1 本文结论  56
  7.2 相关建议  56-59
致谢  59-60
参考文献  60-63
附录  63-67

相似论文

  1.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传导方向的再研究,F224
  2.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研究,F276.3
  3.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创新研究,F276.3
  4.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研究,F832.4
  5. 基于价值融资的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途径改善研究,F832.4
  6. 福建省茶叶产业化融资体系实证研究,F426.82
  7.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模式的创新研究,F832.4
  8. 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级市场研究,F224
  9.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研究,F832.51
  10. 家族企业负债行为及其投资效应的实证研究,F276.5
  11. 企业债务融资研究,F275
  12. 基于市场时机的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研究,F275
  13. 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模式创新研究,F275
  14. 政治关系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影响研究,F275
  15.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A股市场价格的影响,F832.51;F832.6
  16. 企业家能力、信用评级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可获性,F832.4;F224
  17. 银行—微小企业贷款行为互动的机制分析,F224
  18.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F276.3
  19. 银企关系视角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研究,F275
  20. 甘肃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研究,F83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财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