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理研究

作 者: 刘炜
导 师: 朱桂龙
学 校: 华南理工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企业技术能力 创新 机理
分类号: F273.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产学研合作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已经被欧美日等国企业的大量成功经验所证实。通过产学研合作分担企业研发成本、分散创新风险、促进企业合作伙伴间的资源共享及能力互补,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当前我国企业技术能力普遍偏弱的现实情境下,获取成熟的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这三者合作的重要动机,即不再通过创新收益,而是用引进替代创新来代替。此外,目前产学研合作缺乏持久的保障机制和学习机制,其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如何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在扩展企业创新资源的基础上提升企业技术能力,是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需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运用案例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视角,结合广东省“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框架的实践,研究探讨了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及其与企业内部研发之间的复杂性关系,揭示了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企业技术能力演化与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匹配关系研究。本文首先对影响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产学研合作技术属性(技术生命周期、复杂性程度和隐形程度等)、企业特征(研发投入、技术储备、产学研合作经验及企业规模等)、以及环境特征(行业竞争程度、技术保护制度、政府支持政策等),构建了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选择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与未选择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在技术创新、吸收能力及合办机构数等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其次,运用密切值法模型,研究分析了不同技术能力演化阶段与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间的匹配关系。处在技术获取能力阶段的企业,匹配效果最佳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技术转让、委托开发;处于技术吸收能力阶段的企业,匹配效果最佳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合作开发、共建实体,委托开发其次;处于技术创新能力阶段的企业,匹配效果最佳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合作开发、共建实体。(2)不同技术能力演化阶段下的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关系检验。研究开发能力构成了企业技术能力的核心,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企业技术能力的关系,其本质是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发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对嘉宝莉集团的典型案例研究和实证检验发现,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关系可体现为替代、互补再到替代的三阶段关系上。其中,在企业技术能力的薄弱期,产学研合作和企业内部研发间的互动关系表现为替代关系,即主要依靠技术引进或内部研发。其主要原因为:企业缺乏前期技术积累,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与高校科研院所有很大的差距,它也无法满足进行产学研合作所需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在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期,互补关系常被认为是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和其内部研发间的互动关系的表现。此时,企业受技术能力与创新资源的多重束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需求更加强烈;企业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差距逐步缩小并且各有所长,企业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产业化能力,而高校科研院所有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和大量研发设备和人才,较易形成互补互利的关系;在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成熟期,长期的、基础性的、前沿性的技术往往是其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重点内容,而企业需要利用其专长在上述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活动,根据企业资源状况从而采取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完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构筑。(3)企业研发投入密度在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中的门槛效应。本文通过构建门槛模型,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研发投入密度的高低影响着企业内部研发与产学研合作之间的替代或互补效应。当研发投入密度呈现低值时,两者的关系将呈现出替代效应;当研发投入密度呈现高值时,两者的关系则呈现出显著的互补效应。其次,不同类型的行业研发投入的特征不同,导致研发投入密度对不同行业的研发模式选择影响也不同。随着研发投入的加大,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其产学研和内部研发依次呈现替代,互补,替代的关系。资本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大,互补性越来越强。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企业研发投入密度小,产学研和内部研发呈现替代效应。(4)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企业研发投入、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过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本文通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对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目前,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研发费用、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和利润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而对于出口创汇率和每百人授予专利数则有消极作用。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能力的作用并没有得以全面的发挥。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9
第一章 绪论  19-27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9-20
  1.2 概念界定  20-21
    1.2.1 企业技术能力  20
    1.2.2 产学研合作  20-21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1-22
    1.3.1 研究方法  21-22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2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22-24
  1.5 研究特色与主要创新点  24-27
    1.5.1 研究特色  24-25
    1.5.2 主要创新点  25-27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27-52
  2.1 交易成本理论  27-30
    2.1.1 产业组织理论  28
    2.1.2 创新经济学理论  28-29
    2.1.3 资源互补理论  29
    2.1.4 企业战略理论  29-30
  2.2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30-42
    2.2.1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31-35
    2.2.2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的热点领域分析  35-41
    2.2.3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文献计量的结果分析  41-42
  2.3 企业技术能力及其演化理论  42-44
    2.3.1 企业技术能力的架构及影响因素  42
    2.3.2 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及演化阶段  42-43
    2.3.3 企业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43-44
  2.4 产学研合作创新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研究进展分析  44-50
    2.4.1 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及研究视角  44-46
    2.4.2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研究  46-48
    2.4.3 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  48-49
    2.4.4 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评价  49-50
    2.4.5 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工具及政策措施  50
  2.5 本章小结  50-52
第三章 企业技术能力结构及产学研合作创新现状  52-77
  3.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52-59
    3.1.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现状  52-56
    3.1.2 我国企业的创新产出情况  56-58
    3.1.3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困境  58-59
  3.2 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现状及其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  59-70
    3.2.1 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现状分析  59-66
    3.2.2 高校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情况  66-70
  3.3 企业产学研合作需求及产学研合作模式  70-76
    3.3.1 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需求分析  70-71
    3.3.2 我国企业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71-76
  3.4 本章小结  76-77
第四章 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及其与技术能力的匹配  77-97
  4.1 企业产学研合作倾向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77-85
    4.1.1 企业产学研合作倾向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77-79
    4.1.2 企业产学研合作倾向影响因素的 Probit 模型及检验方案  79-82
    4.1.3 实证检验与分析  82-84
    4.1.4 实证结论  84-85
  4.2 不同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  85-92
    4.2.1 不同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企业投入-产出描述性统计分析  86-87
    4.2.2 不同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  87-92
  4.3 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与企业技术能力演化阶段的关系  92-96
    4.3.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阶段及特征分析  92-93
    4.3.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化阶段与产学研创新模式的匹配  93-96
  4.4 本章小结  96-97
第五章 企业技术能力演化与产学研创新互动机理的案例研究  97-114
  5.1 研究设计  97-99
    5.1.1 案例研究方法的选择  97-98
    5.1.2 目标案例的选择  98
    5.1.3 资料数据的收集  98
    5.1.4 信度和效度  98-99
  5.2 嘉宝莉化工集团的案例研究及分析  99-112
    5.2.1 案例背景及发展历程  99-106
    5.2.2 嘉宝莉化工集团技术能力的演化过程  106-108
    5.2.3 嘉宝莉产学研合作和内部研发间的互动关系  108-111
    5.2.4 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111-112
  5.4 本章小结  112-114
第六章 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关系的进一步检验  114-129
  6.1 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114-117
    6.1.1 数据来源  114
    6.1.2 样本特征  114-117
  6.2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117-122
    6.2.1 变量选取与测度  117-119
    6.2.2 变量描述性统计  119-122
  6.3 实证检验模型构建  122-125
    6.3.1 线性模型  122-123
    6.3.2 线性模型结果分析  123
    6.3.3 门槛模型设定  123-125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125-127
    6.4.1 行业差异的研发投入特征  125-126
    6.4.2 门槛效果检验  126-127
  6.5 本章小结  127-129
第七章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  129-149
  7.1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作用路径  129-134
    7.1.1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130-131
    7.1.2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过程的影响  131-132
    7.1.3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132-133
    7.1.4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的影响  133-134
  7.2 实证方案设计  134-138
    7.2.1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134-136
    7.2.2 倾向得分估计法的应用  136-138
    7.2.3 倾向得分法的实施步骤  138
  7.3 回归模型选择及倾向得分析计算  138-143
    7.3.1 倾向得分模型的确定  139-140
    7.3.2 倾向得分模型拟合效果检验  140-142
    7.3.3 倾向得分的计算和匹配样本的确定  142-143
  7.4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143-148
    7.4.1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实证检验  143-144
    7.4.2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检验  144-145
    7.4.3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145-146
    7.4.4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影响的实证检验  146-148
  7.5 本章小结  148-149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149-157
  8.1 研究结论  149-153
    8.1.1 企业技术能力演化与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关系  149-150
    8.1.2 不同技术能力演化阶段下的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的互动关系  150-151
    8.1.3 企业研发投入在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互动中的门槛效应  151-152
    8.1.4 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效应检验及作用路径  152-153
  8.2 管理启示  153-155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55-157
参考文献  157-166
附录 1 产学研合作合办组织机构情况  166-167
附录 2 产学研合作项目列表  167-16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68-169
致谢  169-170
附件  170

相似论文

  1. 真空玻璃的阳极键合密封技术研究,TQ171.1
  2.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3. 复合添加剂对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X701
  4. 破解城乡结合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难题,D630
  5.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6. 无磷保水剂在凡纳滨对虾虾仁冻藏加工中的应用及保水机理研究,TS254.4
  7.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8. 创新型化工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F426.7
  9. 竹材中非纤维素物质去除的环保工艺与方法探讨,TS652
  10. 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D632.9
  11. 电厂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硫酸根溶出特性研究,TQ425.23
  12. 不同类型亲水结构表面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13.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14.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15.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16. 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动态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F273.1
  17. 氮肥运筹对转基因棉Bt蛋白表达与降解的调控作用,S562
  18. 教育创新的反应扩散模型的研究,G40
  19.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20. 轻便型水稻直播机的研制,S223
  21. 两个葡萄雄性不育单株的花粉形态学、细胞学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S663.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生产管理 > 企业技术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