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户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

作 者: 卫来
导 师: 苗建青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土地禀赋 土地流转
分类号: F3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2004年-2012年的9年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9年将一号文件的焦点对准我国农业问题,对涉及农业的许多重大规划和安排做了明确的指引和部署,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我国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改善农业问题的坚定决心。虽然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解决“三农”问题的号召下,农业发展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农户收入普遍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农村面貌较以前相比更富有活力和朝气,但我国农业未能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仍旧处在效率低下、技术落后的粗放式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之中。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目前农业较为落后的发展局面,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规避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精神风貌、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的进程、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就迫切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或者说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鼓励农户选择高级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形成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产品定价话语权、抵御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途径和政策选择多种多样,必须从各个方面多管齐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其中,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最根本的载体是不可回避的要素,从某种程度上讲,土地资源作为一种具有稀缺特性的根本性要素,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现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约束下,完善农地产权制度以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必由之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对此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一号文件指出要提倡和鼓励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向生产大户、种植能手、农村合作社等集中流转,要鼓励“家庭农场”和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从2013年一号文件中可以看出,土地流转是一种途径和手段,与之对应的结果和目的是家庭农场和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也就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提高。由此可见,土地流转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重要手段,二者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在我国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农户对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自觉性不强,主要表现为农户不愿意参与土地流转、不愿意通过土地流转采用更为高级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其中,对于个体农户而言,是否愿意提高其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取决于农户所处的环境中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过程中,厘清农户所有的各种因素与其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本文致力于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区为重庆市巫山县,该县属于西南喀斯特地貌地区,受到石漠化灾害的影响比较严重。当地政府计划在研究区推广生态农业作物——金银花。金银花由于可以在坡耕地上耕种,并且种植后无需翻土而被寄语治理石漠化的厚望。同时,金银花的药用疗效使其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但金银花需要规模化耕种才能够发挥其潜在效用,客观上需要研究区农户选择更为高级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进行耕种。本文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将适合研究区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分为4类,并且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排序,研究当地农户对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选择情况。此外,由于研究区地处西南生态脆弱区,地貌类型错综复杂,每家农户拥有的土地数量与质量参差不齐,现有文献关于农户土地同质化的假设不再适用于研究区农户土地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文不仅继承了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将可能对农户产生影响的因素分为外部环境要素和农户禀赋要素,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基于经济学与地理学高度交叉的新型学科——区域土地利用学中的重要研究范式:土地禀赋格局分析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重点构建了完整的土地禀赋格局指标体系,力图全面、深入、细致的刻画研究区农户之间所拥有的不同的土地禀赋情况。土地禀赋格局体系包括二元地貌结构、细碎空间结构和斑状质量结构三者的组合。二元地貌结构指坡耕地和平坝田的面积之比,细碎空间结构刻画分散细碎地块的数量,斑状质量结构指坡耕地的石漠化率。同时,本文将土地禀赋格局与外部环境要素、农户禀赋要素相结合,构建成为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并且利用多元排序选择模型(oLogit)对指标进行计量分析。结论显示:在土地禀赋格局中,二元地貌结构、细碎空间结构对农户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具有促进作用,而斑块质量结构与农户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呈现负相关关系。在外部环境因素中,提高政府支持的广度和深度,则会促进农户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如果农户能够较为容易的获得贷款,则更加愿意提高自身的组织化程度;销售担忧也影响到农户的行为决策,若政府和大型中间机构负责收购农作物、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缓解市场风险,则会促进农户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在农户禀赋要素中,年龄小、文化程度高的农户转入土地的概率相对较高;坡耕地面积较大的农户更加愿意转入坡耕地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农户的农业收入比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呈现正向关系。

全文目录


目录  3-5
摘要  5-8
Abstract  8-10
第1章 绪论  10-18
  1.1 研究背景  10-12
  1.2 研究目的  12
  1.3 研究意义  12-13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13-15
  1.5 可能的不足  15
  1.6 技术路线  15-18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8-36
  2.1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研究现状  18-20
  2.2 我国土地流转研究现状  20-23
  2.3 土地禀赋格局  23-30
  2.4 外部环境因素  30-31
  2.5 农户禀赋要素  31-33
  2.6 小结  33-36
第3章 研究区生态和经济概况  36-42
  3.1 我国石漠化灾害现状  36-38
  3.2 研究区自然环境现状  38
  3.3 研究区自然环境问题  38-39
  3.4 研究区经济发展现状  39-40
  3.5 巫山县经济发展问题  40-42
第4章 统计分析与模型估计  42-56
  4.1 问卷设计  42
  4.2 统计描述  42-48
  4.3 模型选取与设置  48-51
  4.4 模型估计结果  51-56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6-60
  5.1 结论  56-57
  5.2 政策建议  57-60
参考文献  60-64
致谢  64

相似论文

  1.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选择研究,F321.1
  2. 基于动态博弈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F321.1
  3. 基于可持续生计的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创新研究,D412.6
  4. 创新农用土地流转机制研究,F321.1
  5. 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土地问题研究,F301
  6. 我国城市化中后期土地流转机制研究,F293.2
  7. 土地流转制度下农村社区建设策略研究,TU982.29
  8. 农户土地流转决策行为研究,F321.1
  9.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F321.1
  10.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F321.1
  11. 清代土地典契研究,D929
  12. 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F321.1
  13. 道县农地流转问题研究,F321.1
  14. 湖南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研究,F321.1
  15. 湖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F301
  16. 论农村土地信托,D922.282;F301
  17.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923.2
  18. 多源流视角下的土地流转政策过程分析,F321.1
  19.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问题研究,F301
  20. 土地流转视角下的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研究,F323.89
  21. 平原农区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研究,F320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村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