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居民储蓄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作 者: 崔凯凯
导 师: 李南成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数量经济学
关键词: 居民储蓄率 人口结构 收入分配 生命周期理论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国内有效需求,尤其是居民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始终不振,表现为居民消费率的不断下降以及储蓄率的不断上升。在全球金融危机时代,依靠投资与出口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显得力不从心。而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如何有效的将居民高储蓄转化为居民消费,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维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在于拉动内需,提高国内消费需求。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降低居民储蓄率。居民储蓄率是指居民储蓄与居民收入的比值。然而影响储蓄率的因素众多,结合我国国情,有两个重要因素可能与居民储蓄率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追求经济效率而忽略公平所带来的收入差距的拉大;另一方面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变化所带来的人口结构的变迁。两者从理论上讲都可以对我国高储蓄率做出解释。尤其是就实际数据来看,反映收入分配结构的基尼系数与居民储蓄率的变化趋势非常一致。根据经典的凯恩斯储蓄理论,当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时,储蓄率会上升。而人口结构则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特征,幼儿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也在逐年降低,这意味着它们对于消费和储蓄都可能存在一定影响。那么,收入分配差距和人口结构对我国的居民储蓄是否存在与理论揭示出的影响呢?本文将通过生命周期理论、凯恩斯储蓄理论及遗赠动机的结合,分析收入分配、幼儿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等三个影响因素。通过实证重点分析收入分配对我国的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同时结合人口结构进行拓展性的分析,研究收入分配与人口结构对于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本文共包括5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包括文章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思路。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消费疲软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通过对宏观经济发展流程的梳理,我们得出消费对于储蓄的具有反向的影响,从而引出文章的研究主题及研究意义。接下来,通过对影响储蓄的主要因素人口结构与收入分配的分析,确定文章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的主要方向。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包括对于西方经典储蓄理论的回顾以及我国对于储蓄问题研究的现状。首先,西方储蓄理论的回顾。在宏观经济学对消费函数的理论与实证的研究过程中,产生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以及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霍尔将理性预期引入持久收入与生命周期的假说,提出了理性预期的生命周期消费函数。利兰德引入了不确定性,提出了预防性储蓄理论。此后进一步发展出了流动性约束以及缓冲存货储蓄理论。其次,国内研究现状的回顾。按照其理论基础分为对生命周期理论,预防性储蓄动机,流动性约束的文献回顾,以及建立在这些理论基础上的收入差距、人口结构领域研究的文献回顾。最后,得到对本文研究的启示。第三章为理论分析。包括利率与储蓄关系的理论分析,由古典经济理论与现代经济理论分析得出,储蓄与利率之间存在正向作用关系,为模型中利率变量的选取提供理论支持;其次,人口结构与储蓄关系的理论分析,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通过Modigliani(1970)对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改进,得出幼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模型对于此两变量的引入奠定理论支持;再次,通过对我国现有收入分配与储蓄率相关理论的分析总结,发现了收入分配差距与储蓄率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模型中收入分配变量的引入提供了理论的支持。最后,通过以上理论分析最终确定理论模型的基本形式,以及相关变量的选取。第四章为实证分析。利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校正分析,综合判断利率、幼儿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以及基尼系数对于储蓄率的影响程度,得出实证结果。第五章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并且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以下两个主要结论:第一,基尼系数是解释我国高储蓄率的关键变量。长期中,居民储蓄率与基尼系数和利率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基尼系数每上升0.1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率约上升8.916个百分点,因此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居民储蓄率越高。短期中,显著影响居民储蓄率的主要是基尼系数。这说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收入分配对居民储蓄率都会带来显著影响,而且影响方向一致。这与凯恩斯的储蓄理论是相吻合的。第二,利率对储蓄的短期影响在我国不尽显著。这与国内部分学者得出的利率对储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结论相矛盾。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完善,以及银行储蓄占居民持有资产的比例较大。这两个方面导致利率的提高对储蓄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通过降低利率来抑制储蓄,提高消费的效果不太明显。完善金融市场,拓展投资渠道,可能提高利率对储蓄的作用效果。本文的主要特点,首先是将收入分配与人口结构结合起来研究其对储蓄率的影响。以收入分配研究为主线,以人口结构研究为拓展,综合分析它们对储蓄率的影响。其次,在收入分配的变量选取的过程中,选择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的代表,刻画其储蓄率影响。最后,将总抚养比划分为幼儿抚养比与老年人口抚养,使其代表人口结构影响因素,分别刻画其对储蓄率的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3
1. 前言  13-17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3-14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5
  1.3 文章的基本结构  15-16
  1.4 本文的主要特点  16
  1.5 本文的不足  16-17
2. 文献综述  17-29
  2.1 西方储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7-23
    2.1.1 储蓄过度理论  17-18
    2.1.3 凯恩斯的储蓄理论  18-19
    2.1.4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理论  19-20
    2.1.5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20
    2.1.6 生命周期理论  20-21
    2.1.7 理性预期消费假说  21
    2.1.8 预防性储蓄理论  21-22
    2.1.9 流动性约束理论  22
    2.1.10 国外储蓄理论进一步研究  22-23
  2.2 我国储蓄理论的研究现状  23-28
    2.2.1 基于生命周期的研究  23-24
    2.2.2 基于预防性储蓄动机的研究  24
    2.2.3 基于流动性约束的研究  24-25
    2.2.4 基于收入差距与储蓄关系的研究  25-27
    2.2.5 基于人口结构与储蓄关系的研究  27-28
  2.3 已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28-29
3. 收入分配、人口结构与储蓄率的理论分析  29-43
  3.1 利率与储蓄  29-32
    3.1.1 古典经济学利率与储蓄的理论  29-30
    3.1.2 现代经济学利率与储蓄的理论  30-31
    3.1.3 古典与现代利率理论的启示  31-32
  3.2 人口结构与储蓄  32-35
    3.2.1 我国人口结构概况  32-34
    3.2.2 人口结构与储蓄率的理论模型  34
    3.2.3 人口结构与储蓄理论的启示  34-35
  3.3 收入分配与储蓄  35-40
    3.3.1 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  36-38
    3.3.2 收入分配与储蓄的理论分析  38-39
    3.3.3 收入分配与储蓄理论的启示  39-40
  3.4 模型的构造  40
  3.5 解释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40-43
    3.5.1 名义利率水平  40-41
    3.5.2 基尼系数  41
    3.5.3 幼儿抚养比与老年人口抚养比  41
    3.5.4 其它变量  41-43
4. 实证分析  43-50
  4.1 数据来源  43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44
  4.3 单位根检验  44-45
  4.4 协整检验与误差校正分析  45-49
  4.5 回归结果解释  49-50
5. 全文回顾与结论  50-53
  5.1 全文回顾  50-51
  5.2 结论与建议  51-53
参考文献  53-57
附录  57-63
致谢  63-64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4

相似论文

  1.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F275.3
  2. 阜阳市城镇体育人口结构性增长策略研究,G812.7
  3. 欧盟国家化解社会矛盾对我国的启示,D75
  4. 宏观调控法视野下的人口问题研究,D922.1
  5. 西北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F124.7
  6.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完善,F124.7
  7.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青州市乡村旅游SWOT分析,F592.7
  8. 基于SCP范式的不同产业绩效差异对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影响研究,F224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D61
  10. 我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研究,F124
  11. 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的税收分配问题研究,F812.42
  12. 退休消费困境研究:中国城市居民经验数据,F224
  13.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F124.7
  14. 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调节收入分配问题研究,F124.7
  15. 我国保险业开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之研究,F842
  16. 个人所得税调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效果研究,F812.42
  17. 构建调节贫富差距的税制体系研究,F812.42
  18. 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F224
  19. 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政策设计,F270
  20. 家族企业权杖交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F276.5
  21. 收入增长和分配对农村减贫贡献的区域比较,F323.8;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