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迎合理论之适用性研究

作 者: 苏克义
导 师: 刘金雄
学 校: 华侨大学
专 业: 工商管理
关键词: 迎合理论 现金股利政策 股权分置 股权集中
分类号: F2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在短短的20年中我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纵观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整个过程,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比例普遍较低。国外的一些学者研究发现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的证券市场也存在现金股利支付下降的现象,Fama(2001)称之为“不断消失的股利”现象。学者们尝试用各种经典股利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但都没有给出完美的答案。Baker和Wurgler(2004)在行为金融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股利理论——迎合理论,并且他们通过实证发现,迎合理论对美国证券市场的股利政策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与美国的证券市场存在着很大差异,本文将研究迎合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否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本文首先分析几种经典股利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运用时存在的不足,并详细介绍了迎合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股利发放情况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特征,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比例确实很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股权分置、一股独大和中小股东保护薄弱的情况。显然,从整个证券市场角度来分析来迎合理论的适用性有失严谨,因此本文设计分两部分来实证检验迎合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管理者在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是否迎合中小股东的需求;管理者在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是否迎合大股东的需求。在第一部分实证分析中本文参照Baker和Wurgler(2004b)中的方法并进行改进,用两阶段回归法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在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是迎合中小股东的现金股利需求;在第二部分实证中,本文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的特征,采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在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同样迎合大股东的现金股利需求,这表明迎合理论在我国这样的股权比较集中、中小股东保护不完善的证券市场具有适用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现金股利政策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最后,进行全文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1章 绪论  9-16
  1.1 选题背景  9-10
  1.2 迎合理论研究回顾  10-13
    1.2.1 国外研究  10-11
    1.2.2 国内研究  11-13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4
    1.3.1 研究方法  13
    1.3.2 研究内容  13-14
  1.4 本文的创新点  14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  14-16
第2章 股利政策及理论概述  16-30
  2.1 股利及股利政策的内涵  16-20
    2.1.1 股利的概念及类型  16-17
    2.1.2 股利政策的概念及类型  17-20
  2.2 西方股利理论简述  20-26
    2.2.1 传统股利理论  20-23
    2.2.2 现代股利理论  23-26
  2.3 西方股利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26-30
    2.3.1 MM 理论  26-27
    2.3.2 “一鸟在手”理论  27
    2.3.3 信号传递理论  27-28
    2.3.4 代理理论  28-30
第3章 股利迎合理论  30-38
  3.1 股利迎合理论的前提假设  30-32
  3.2 迎合理论的模型  32-36
  3.3 迎合理论的意义与不足  36-38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现状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征  38-46
  4.1 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现状  38-42
    4.1.1 股利支付的多样形式  38-40
    4.1.2 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不分配股利的现象  40
    4.1.3 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比较低  40-41
    4.1.4 股利发放的连续性比较低  41-42
  4.2 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42-46
    4.2.1 公司上市的主要方式  42
    4.2.2 股权结构  42-46
第5章 基于迎合理论的实证分析  46-69
  5.1 管理者是否迎合中小股东的需求  46-56
    5.1.1 模型设计与方法  46-48
    5.1.2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48-49
    5.1.3 变量选取  49-50
    5.1.4 实证过程及实证结果分析  50-56
  5.2 管理者是否迎合大股东的需求  56-69
    5.2.1 实证方法设计  57
    5.2.2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57-58
    5.2.3 变量的选择  58-60
    5.2.4 描述性统计  60-61
    5.2.5 相关性分析  61-63
    5.2.6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69
第6章 结论  69-73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9
  6.2 政策建议  69-71
  6.3 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71-73
    6.3.1 研究的局限性  71
    6.3.2 研究展望  71-73
参考文献  73-77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7-79
致谢  79

相似论文

  1. 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F224
  2. 股权结构与国有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F276.6
  3.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F224
  4. 后股改时期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F832.51
  5. 控股股东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F275
  6.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资本利得税问题研究,F812.42
  7.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F276.6
  8. 全流通过程中大股东操纵股价及监管研究,F832.51
  9.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F276.6;F224
  10.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F832.51
  11. 后股权分置时期大股东控制与公司资本性投资,F276.6;F224
  1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F275;F224
  13. 中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准确性研究,F224
  14. 独立董事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了吗:股权分置改革证据,F276.6
  15.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研发投资研究,F275;F224
  16. 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F275;F224
  17.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F224
  18. 基于终级控制权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影响的研究,F832.51;F224
  19. 自由现金流量、控股股东与现金股利分配研究,F832.51;F224
  20. 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F239.4
  21.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高质量审计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F239.4;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财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