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海峡西岸经济区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作 者: 庄家花
导 师: 张新红
学 校: 华侨大学
专 业: 数量经济学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全要素能源效率 空间相关性 空间计量模型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能源效率对经济发展质量影响重大,作为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本文在此背景下以海西20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从全要素能源效率视角研究海西经济区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海西制定节能政策提供支持。首先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框架和规模报酬不变(CRS)假设,本文采用非参数的DEA方法测算2000-2010年海西20个设区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一步将海西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比较分析了海西整体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而研究各区域的收敛情况。研究表明,海西各地区之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显著,中西部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较低,能源节约空间还很大;海西全要素能源效率不存在绝对收敛,全要素能源效率内部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其次,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Moran’sI、LM和Robust LM统计量检验海西20个设区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考察海西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区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与传统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因存在空间相关关系,海西各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均受到邻居设区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的影响;各因素对海西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对外开放度和产业结构对海西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显著地负面作用,生产率增长是海西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因素。进一步地,本文实证考察分析了海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构成成分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的地区差异和变化趋势。考察期间内效率改进对海西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大于技术进步,生产率增长率、效率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均为中东西依次递减。中部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势头最好,东部在技术进步相对趋缓的同时依然保持较快的效率改进,西部则在两方面均有待改进。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海西节约能源的若干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绪论  8-14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8-9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9-11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1-12
  1.4 论文研究特色和创新  12-14
第2章 非参数 DEA 方法与空间计量经济理论介绍  14-23
  2.1 非参数 DEA 方法介绍及应用  14-19
    2.1.1 非参数 DEA 方法介绍  14-15
    2.1.2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定义与测算  15-16
    2.1.3 非参数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定义与测度  16-19
  2.2 空间计量经济理论  19-23
    2.2.1 空间权重矩阵  20
    2.2.2 空间模型介绍  20-21
    2.2.3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21-23
第3章 海西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  23-33
  3.1 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况  23-25
    3.1.1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介  23
    3.1.2 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与能源使用现状  23-25
  3.2 海西各设区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  25-27
    3.2.1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和数据处理  25
    3.2.2 海西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结果  25-27
  3.3 海西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  27-32
    3.3.1 三大区域划分及各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均值  27
    3.3.2 海西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地区比较  27-29
    3.3.3 海西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趋势分析  29-30
    3.3.4 海西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30-32
  3.4 小结  32-33
第4章 空间条件下的海西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3-46
  4.1 海西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选取  33-36
  4.2 海西各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  36-38
    4.2.1 构造空间加权矩阵  36-37
    4.2.2 空间相关性检验  37-38
  4.3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与设立  38-40
    4.3.1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识别与检验  38-39
    4.3.2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  39-40
  4.4 实证分析及估计结果  40-45
    4.4.1 估计结果  40-41
    4.4.2 各影响因素对全要素能源效率作用的具体分析  41-45
  4.5 小结  45-46
第5章 海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实证分析  46-54
  5.1 海西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测算  46-48
  5.2 海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  48-52
    5.2.1 海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48-49
    5.2.2 海西全要素生产增长趋势分析  49-52
  5.3 小结  52-54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4-58
  6.1 研究结论  54-55
  6.2 海西节能政策建议  55-57
  6.3 本文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57-58
参考文献  58-61
致谢  61-62
附录 A 考虑能源前后海西各市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62-66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6

相似论文

  1. 极化SAR图像超分辨算法的研究,TN957.52
  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布式压缩感知关键技术,TN929.5
  3. 高速移动宽带无线信道模型的研究,TN929.5
  4. 我国商业银行空间市场势力测度研究,F832.33
  5. 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空间差异及其成因分析,F224
  6. 片内偏差空间相关性的非参数化估计方法,TN405
  7. 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及其空间计量分析,F832
  8. 服务业集聚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F127;F224
  9. 基于GWR模型的经济空间分析,F299.2
  10. 我国省际劳动就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F249.2
  11. 数字图像修复技术研究,TP391.41
  12. 我国农业效率增进、技术进步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0;F323.3
  1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研究,U416.217
  14. 基于现场监测技术的某斜拉桥风场特性及风效应分析,U448.27
  15. 我国合资汽车企业效率比较及相关因素研究,F426.471
  16. 快递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F224
  17. 我国移动支付企业的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F832.2;F224
  18. 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研究,G647
  19. 荆州市晚期血吸虫病救治绩效评价,R184
  20. 基于DEA的全国科技进步评价研究,F124.3
  21. 我国上市银行信贷审批制度与经营效率关系研究,F832.4;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