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研究主题的动态演化及知识流动特性分析

作 者: 侴宇楠
导 师: 于光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研究主题 引文分析 共引聚类 演化 知识流动
分类号: G3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主题是某一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主题的不断变迁表征了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交叉与融合,如何透过研究主题的演化规律把握科技发展规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追踪研究主题的生命周期、演化变迁和知识的流动网络,为科研人员跟踪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本文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提出了研究主题的内容演化特性的共引聚类分析与信息可视化相结合的计量分析方法,从横向比较分析和纵向梳理两个角度,分析了研究主题的动态演化和生命周期的变迁,从而全面的追踪研究主题的发展历程。通过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遴选“粗糙集”研究主题收录在Web of Science中1985-2011年的5555条文献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研究主题的时间序列共引聚类视图,通过词频-逆文档频率聚类标识算法分析了研究主题在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演化,通过Curve Fitting Toolbox进行研究主题的生命周期曲线拟合,从纵向梳理各个研究分支的演化和发展规模的变迁,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的思想,发现各研究分支的兴起、发展、成熟和衰退的时间,为科研人员确定科研选题及制定合理的科研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基于研究主题的空间特性分析了知识流动现象,包括研究主题的知识输入输出情况。借助文献间的引证关系对知识流动的定义,并对知识扩散的主体和客体、知识流动的路径和方向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知识输入和输出的测度指标,通过Web of Science收集了1985—2011年间数据样本的引文和施引文献数据并绘制了引文分布图,对国家、机构、作者、学科的知识流动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时期下知识流动的模式和扩散强度的变迁。同时,通过学科间的引证分布模式对比分析了研究主题的学科知识输出与吸收模式的演变,发现了研究主题支撑学科的发展变迁,同时为发现新的学科增长点、新的交叉学科和优化学科布局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而建立了把握某一研究主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的新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5
  1.1 研究背景  9-10
  1.2 研究意义  10-1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3
    1.3.1 研究主题演化特性的研究现状  11-12
    1.3.2 研究主题知识流动特性的研究现状  12-13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5
    1.4.1 研究内容  13-14
    1.4.2 研究框架  14-15
第2章 研究所用的理论、方法和工具  15-24
  2.1 研究主题的动态演化分析所用的方法  15-19
    2.1.1 引文分析理论与方法  15-17
    2.1.2 科学知识图谱  17
    2.1.3 生命周期曲线分析法  17-18
    2.1.4 多元统计分析法  18-19
  2.2 研究主题的知识流动特性分析所用的方法  19-21
    2.2.1 引文网络的知识流动特性  19-20
    2.2.2 研究主题传播特性的表征方法  20-21
    2.2.3 研究主题知识流动特性的测度指标  21
  2.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数据来源  21-24
    2.3.1 研究思路  21-22
    2.3.2 案例的研究背景  22-23
    2.3.3 数据来源  23-24
第3章 研究主题的发展历程演化分析研究  24-43
  3.1 研究主题的动态演化分析  24-33
    3.1.1 时间序列对学科主题动态演化研究的影响分析  24-25
    3.1.2 研究主题的共引网络可视化图谱  25
    3.1.3 不同时间序列下的研究主题动态演化分析  25-33
  3.2 研究分支的生命周期演化分析  33-42
  3.3 本章小结  42-43
第4章 研究主题的知识流动特性分析  43-62
  4.1 研究主题知识输出的计量分析  43-56
    4.1.1 国家间知识输出模式的对比分析  43-46
    4.1.2 机构间知识输出模式的对比分析  46-50
    4.1.3 科研人员间知识输出模式的对比分析  50-53
    4.1.4 学科间知识输出模式的对比分析  53-56
  4.2 研究主题知识吸收的计量分析  56-61
    4.2.1 国家间知识吸收模式的对比分析  56-58
    4.2.2 机构间知识吸收模式的对比分析  58-59
    4.2.3 学科间知识吸收模式的对比分析  59-61
  4.3 本章小结  61-62
结论  62-63
参考文献  63-6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7-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基于非规则LDPC码的BICM系统优化设计,TN911.2
  2. 面向服务实体的网构软件演化模型的研究,TP311.5
  3. 碳排放演化动力系统理论及演化情景分析,X502
  4. 近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主题变化研究,G649.2
  5. 大连市G区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研究,D631.4
  6. 演化聚类算法及其应用研究,TP311.13
  7. Feflow在地下水流模拟方面的应用,P641.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运会理念的演化研究,G812.2
  9. 市场演化状态的判断研究,F014.3
  10. 基于博弈论的公共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研究,F224.32
  11. Skitter与Ark探测架构下AS级拓扑分析及动态核数建模,TP393.02
  12. 基于产业间竞合关系的海洋经济系统演化路径研究,F124
  1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测试技术研究,TP311.53
  14.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224.32
  15. 中国大陆网络广告研究主题的偏向,F713.8
  16.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品创新过程与方法研究,F273.1
  17. 物联网环境下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合作模式研究,F224.32
  18. 江苏移动汇聚层与接入层传输网演进研究,TN929.5
  19.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车辆网络路由研究,O225
  20. 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行为演化博弈模型,F224.32
  21. 区域间知识流动网络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F2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科学、科学研究 > 科学研究理论 > 知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