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女性运动员的媒体形象与再现-以伦敦奥运期间中国大陆报刊体育新闻为例

作 者: 翟彧
导 师: 陶红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女性运动员形象 媒介再现 女性气质 奥运
分类号: G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久以来,传统对于性别角色的期待与宰制导致运动被视为专属于男性,因此,女性若出现在被归属于男性的运动场域,则无形中会被期待与要求仍然要保持着女性的阴柔特质。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媒体”扮演着传递讯息的重要角色,当聚焦于“奥运”这样的重要国际运动赛事,对于形塑“女性运动员”女性形象的相关报道似乎总抱有高度关注,也是社会瞩目的话题。本研究针对2012年伦敦奥运期间即2012年7月27日至2012年8月13日《广州日报》、《新民晚报》、《中国青年报》和《体坛周报》四家报业出刊的报纸文本为研究范围,结合量化的内容分析与质化的话语分析,检视在市场化经济下与媒体消费文化下以“国家”为单位的国际赛事中所呈现出的女性运动员媒介形象,并试图了解影响媒体新闻文本形塑女性运动员的因素。内容分析发现,媒体建构奥运赛事中女性运动员形象有着鲜明的分水岭,方面,女性运动员由于其出色的运动能力被赋予了担负起构建国族认同与民族精神的使命,成为赛场上的“花木兰”,其顽强坚韧的体育精神和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表现也象征着其背后所代表着的国家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当回归到赛场以外的情境中时,媒体便立刻被赋予了高度性别化的特征,呈现出传统女性的刻板印象。通过话语分析发现媒体以一种男性凝视女性的方式描述女性运动员,女性仍然被要求展现其阴柔的形象;主流社会价值观对于女性角色的冲击使得女性运动员的角色隐含了社会期望的观念,对于“家庭”、“婚姻”仍是推崇;透过性别刻板印象、社会期望、媒体形塑的交叉影响,运动场域中存在着男女运动项目的性别化印记。可以说,在作为以“国家”为单位的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性运动员的形象再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的形象,而是一个交织在国族话语、性别话语与媒介商品化和消费主义多重语境下的一个具有多元意涵的符号文本。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第一章 导论  7-16
  一、研究背景  7-8
  二、理论与研究综述  8-13
    (一) 女性、运动与奥林匹克  8-9
    (二) 媒介再现的女性形象  9-11
    (三) 女性运动员与媒体  11-13
  三、研究对象  13-14
  四、研究方法综述  14
    (一) 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14
    (二)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14
  五、研究动机与研究内容  14-16
第二章 内容分析统计结果与讨论  16-24
  一、研究样本的选取  16-17
  二、类目建构  17
  三、内容分析结果  17-24
    (一) 新闻表现形式  17-18
    (二) 新闻报道内容  18-19
    (三) 新闻报道背景  19
    (四) 新闻版面分布及头版数量分布  19-20
    (五) 新闻报道对象之国别  20-21
    (六) 新闻报道对象之所属项目及数量  21
    (七) 新闻报道之立场  21-22
    (八) 女性运动员性格特质的描述  22-24
第三章 媒体中的女性运动员形象  24-39
  一、女性运动员形象的界定  24
  二、女性运动员的媒介形象  24-31
    (一) 运动情境中的女性运动员  24-27
      1、顽强坚韧的女运动员  24-26
      2、奋力拼搏的女运动员  26-27
    (二) 运动情境外的女性运动员  27-31
      1、窈窕淑女  27-28
      2、贤妻良母  28-30
      3、邻家乖乖女  30-31
  三、媒介形塑女性运动员形象的特征  31-39
    (一) 运动情境中  31-34
      1、正面形象与人文关怀  31-33
      2、“女英雄”  33-34
    (二) 运动情境外  34-39
      1、女性气质的强调  34-37
      2、女性角色的书写——家的回归  37-39
第四章 影响奥运会女性运动员媒介再现的多重语境  39-48
  一.社会语境  39-42
    (一) 新时期女性地位的提升  39-40
    (二) 国族意识与民族认同  40-42
  二、文化语境  42-46
    (一) 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  42-44
    (二) 运动场域中的男性霸权  44-45
    (三) 被规训的“身体”  45-46
  三、商品化与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  46-48
第五章 结语与建议  48-49
  一、结语  48
  二、研究限制与建议  48-49
参考文献  49-52
附件  52-54
致谢  54-55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55

相似论文

  1.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转换的研究分析,G841
  2. 查尔斯·狄更斯小说《德鲁德疑案》中的两种女性气质,I561.074
  3.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我国大众体育电视节目研究,G812.4
  4. 男权的蛊惑—社会性别视角下电视剧《蜗居》的人物形象解读,J905
  5. 探究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女装风格的演变,I207.42
  6. 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和与赛队后卫队员防守能力的比较分析,G841
  7. 2008年北京奥运后江西省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研究,G812.13
  8. 奥运经济视角下北京后奥运经济发展分析研究,G80-05
  9. 2008年奥运会中国女篮控球后卫进攻能力的分析研究,G841
  10. 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二传手赛场调配球之统计分析,G842
  11. 对第29届奥运会中外男篮防守战术运用的对比研究,G841
  12. 奥运期间的中国网通国际网络优化,TN929.5
  13. 中美权威媒体对三届奥运会报道的比较研究,G212
  14. 体育报道与民族情结研究,G212
  15.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防守技战术运用研究,G841
  16. 29届奥运会、16届世锦赛中外男篮防守战术基础配合运用对比研究,G841
  17. 后奥运时期天津城市居民体育观念的成因分析,G807.4
  18. 近三届夏季、冬季奥运会美国、俄罗斯、中国奥运实力比较研究,G811
  19. 中国大陆数字出版的媒介再现,G237.6
  20. 大型体育赛事非官方赞助商体育营销策略研究,G80-05
  21.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G80-0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新闻学、新闻事业 > 新闻采访和报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