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物联网RFID的安全技术研究
作 者: 郜泽明
导 师: 王志刚
学 校: 河北工业大学
专 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关键词: 物联网 RFID 安全协议 DES加密 AES加密 混沌加密
分类号: TP391.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实际工程和流通领域,在RFID技术给社会带来商机和便利的同时,也影响到应用的安全性,RFID系统安全性问题成为制约其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射频系统中,安全技术的核心问题就是加密问题,所以本文就加密问题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一般在RFID射频系统中有多种加密方式,特别是DES与AES使用较为广泛,但是这两种加密方法的缺陷是容易被攻破。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创新在于设计出一种时域与幅度都离散化的混沌加密方法。根据周期将初始值分组的混沌序列复合方法延长序列周期,提出了一类线性序列的一个快速算法。混沌序列特性类似于伪随机序列,传输混沌序列只需要传递少数参数,因而很适合保密通信,同时由于使用了长周期序列,计算需要更为精确。本文通过将Logistic和Lonzes两种混沌加密方法同时应用,从而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将两种不同的算法相结合,延长了合成算法序列的周期性。根据周期将初始值分组产生的整数混沌序列进行复合运算,获得了随机性优良的整数混沌序列。本文根据以上方法提出了一种综合使用Logistic和Lonzes的混沌加密方法,使用Matlab中simulink操作模块对该加密与解密方法进行仿真,通过使用该方法,系统将会变得更为安全。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8-11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8-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0 §1-3 本文研究内容 10-11 第二章 物联网射频RFID系统 11-21 §2-1 物联网RFID系统工作原理 11-15 2-1-1 射频工作原理 11-12 2-1-2 RFID射频电子标签 12-14 2-1-3 RFID射频读卡器 14-15 §2-2 射频通信形式 15-20 2-2-1 射频编码 15-17 2-2-2 射频识别 17-20 2.3 本章小结 20-21 第三章 标签与读卡器原理分析 21-24 §3-1 Mifare 1 智能卡 21-22 §3-2 读写器 22-23 §3-3 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认证协议 23-24 第四章 RFID安全加密分析 24-33 §4-1 信息安全基本要素及其原理 24-25 §4-2 数据保密性 25 §4-3 对称加密原理 25-33 4-3-1 DES加密算法 26-29 4-3-2 AES加密算法 29-33 第五章 RFID混沌加密算法 33-55 §5-1 混沌原理 34-38 §5-2 混沌加密方法 38-43 §5-3 射频系统混沌加密方法仿真实现 43-54 5-3-1 射频系统编码调制解调仿真实现 44-48 5-3-2 射频系统混沌加密仿真实现 48-54 §5-4 结论 54-55 参考文献 55-57 附录 57-58 致谢 58-59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59
|
相似论文
- RFID技术在汽车点火线圈生产中的应用研究,TP391.44
- 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管RFID系统,TS201.6
- 物联网在服装行业的应用性研究,TN929.5
- 物联网短距离无线定位算法研究,TN929.5
-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安全监控系统与决策系统研究,TP277
- F企业借助 RFID 改善i产品生产数据采集研究及应用,TP274.2
- 基于节点智能交互的物联网数据处理研究,TP391.44
- 物联网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TN929.5
- 基于RFID监狱智能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TP315
- BW物联网公司发展战略研究,F49
- 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仓储标准体系研究,F252
- 单层紧凑型双频RFID天线的研究分析,TN822
- 物联网业务模型描述语言的研究与实现,TN929.5
- RFID中间件读写器设备管理研究,TP391.44
- 基于ARM920t的RFID阅读器基带部分的设计实现,TP391.44
- 基于混沌映射与FrFT的单通道彩色图像加密算法,TP309.7
- 煤矿平巷运输监控系统研究,TD76
- 基于RFID技术的工程物料安全保管人机系统,X937
- 物联网条件下的专利强制许可困境及对策,D923.42
- RFID标签封装设备贴装头设计与实现,TN405
- 基于PMAC的双丝杠驱动同步运驱控制研究和应用,TN0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光模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