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DCA算法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作 者: 李光
导 师: 张凤斌
学 校: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专 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关键词: 人工免疫系统 入侵检测 危险理论 树突状细胞
分类号: TP393.0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传统的防火墙技术作为被动防御不能积极主动对抗攻击,入侵检测系统的出现则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生物免疫系统与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着众多相似性,近几年来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技术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人工免疫系统作为对生物免疫系统的仿真模拟,已经应用到很多方面。基于传统人工免疫理论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随着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全新的免疫学理论-危险理论被提出,至此先天性免疫与自适应免疫都被引入到人工免疫系统中来。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在免疫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由树突状细胞功能提出了树突状细胞算法,本文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研究工作。首先,对树突状细胞算法做了深入的研究,针对原算法中抗原与信号采样阶段,存在随机选取树突状细胞导致细胞成熟缓慢的问题,提出了有选择性选取树突状细胞的策略。为了解决原算法中抗原间自身存在影响导致检测存在误差的问题,提出了抗原间影响因子的概念,将其加入到改进的算法中来,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树突状细胞算法具有很高的实时异常检测能力,算法降低了抗原间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精度,在抗原检测的时间效率上也有了提高,同时算法具有低CPU使用率。再次,针对网络攻击中常用的端口扫描技术,提出了基于树突状细胞算法的端口扫描检测方案,并给出了设计与实现过程,在不同场景下对算法进行了测试、对比,通过实验表明该种方法对端口扫描行为能够准确区分,系统有很高的检测率,而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同时体现了算法的优越性。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1章 绪论  10-16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0-11
  1.2 入侵检测技术  11-13
    1.2.1 入侵检测概述  11-12
    1.2.2 入侵检测的关键技术  12-13
    1.2.3 入侵检测存在的问题  13
  1.3 目前课题研究现状  13-15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16
    1.4.1 课题来源和意义  15
    1.4.2 本文主要工作  15
    1.4.3 本文的章节结构  15-16
第2章 人工免疫与入侵检测  16-26
  2.1 引言  16
  2.2 生物免疫系统  16-19
    2.2.1 基本概念  16-18
    2.2.2 免疫过程  18-19
    2.2.3 免疫系统的特性  19
  2.3 免疫危险理论  19-20
  2.4 人工免疫系统  20-25
    2.4.1 人工免疫概述  20-21
    2.4.2 人工免疫主要算法  21-24
    2.4.3 人工免疫与入侵检测  24-25
  2.5 本章小结  25-26
第3章 树突状细胞算法及其改进  26-37
  3.1 引言  26
  3.2 生物体内的树突状细胞  26-29
    3.2.1 树突状细胞简介  26-27
    3.2.2 树突状细胞与人体免疫  27-29
  3.3 树突状细胞算法与改进  29-35
    3.3.1 树突状细胞算法  29-31
    3.3.2 确定性树突状细胞算法  31-33
    3.3.3 改进的树突状细胞算法  33-35
  3.4 算法分析  35-36
  3.5 本章小结  36-37
第4章 基于树突状细胞算法的端口扫描检测  37-50
  4.1 引言  37
  4.2 Libtissue 框架  37-39
  4.3 端口扫描技术  39-41
  4.4 端口扫描检测系统设计  41-45
    4.4.1 系统的模块设计  41-43
    4.4.2 模块的详细实现  43-45
  4.5 仿真实验  45-49
    4.5.1 实验方案设计  45-47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7-49
  4.6 本章小结  49-50
结论  50-51
参考文献  51-5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5-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树突状细胞在多柔比星诱导的大鼠肾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R692.5
  2. P-选择蛋白对人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免疫功能成熟的影响,R543.5
  3. 基于行为可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TP212.9
  4.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P393.08
  5. 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TP393.08
  6. 淋巴器官中的树突状细胞在神经—免疫通路中的作用,R392
  7. 温度敏感型纳米载体的构建与评价,R943
  8. 树突状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R735.2
  9. 移动AdHoc网网的入侵检检:基于时时有限状状自动机方法,TN929.5
  10. 高速网络环境下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TP393.08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TN915.08
  12. 正交权函数神经网络灵敏度研究及其应用,TP183
  13. Sema-3a对树突状细胞B7-H4表达的影响,R392
  14. Linux下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入侵检测系统研究,TP393.08
  15. 基于Petri网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TP393.08
  16. 基于FSVM的数据挖掘方法及其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研究,TP393.08
  17. 基于Web日志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TP393.08
  18. IPv4-IPv6过渡技术下基于CIDF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TP393.08
  19. 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TP393.08
  20. 直升机传动链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V267
  21. 并行与分布入侵检测技术研究,TP393.0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计算机网络 > 一般性问题 > 计算机网络安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