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结婚高消费的社会学分析

作 者: 陈思蓉
导 师: 周绍斌
学 校: 浙江师范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农村青年 结婚消费 聘礼 嫁妆 身份认同
分类号: C91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中国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性。在泉州晋江市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青年结婚大操办,消费形式多样化,出现了“好攀比、讲排场、比阔气、赶时髦”的畸形状况。在这种不良的消费环境下,对社会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家庭由于在结婚过程中超出家庭能力进行了过度消费,甚至借钱进行结婚消费,导致青年以至于整个家庭结婚后经济压力过重,背负着沉重的债务;部分家庭由于支付不起高额的聘礼嫁妆而无法结成姻缘。同时,晋江市还存在着许多青年在相亲过程中“明码标价”的现象。整个社会环境的婚姻物质化、符号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家庭做为社会存在最小的组织单位,而结婚消费是缔结婚姻必经的过程,因此对结婚消费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对结婚消费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家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首先,笔者对国内外学者的婚姻支付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1)现有的研究多以理论探讨为主,系统化的经验研究并不多见;(2)研究对象多是集中在婚姻支付的彩礼上,对嫁妆的研究相对较少。(3)现有的研究多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村青年在缔结婚姻的过程中,结婚消费的变化,从实物的变化至礼金的变化等。国内外学者对农民进行结婚高消费的背后原因,如身份的建构、结婚消费的目的、结婚消费的动机等的研究较少。本文从结婚的消费状况、结婚高消费成因的理论解释、结婚高消费产生的社会影响这三大方面对农村结婚高消费行为进行了系统化的个案研究。研究发现:(1)在农村婚嫁场域中,村民婚庆过程中的高消费现象特别突出,特别是聘礼、嫁妆的消费。(2)农村婚嫁中的高消费现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3)农村婚嫁高消费的现象,不仅对个人及其家庭产生影响,同时对整个社会环境的结婚消费观念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富裕了,结婚高消费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结婚消费的过程是一个“身份认同”的过程——通过结婚消费来获得到身份上的肯定。身份认同包括自我感和群体归属感,研究发现,富裕的群体通过消费来获得自我感,而消费能力较低的群体则通过结婚消费来获得群体的归属感。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学理论深入分析农村结婚高消费的现象。得出结论,当前社会中结婚高消费以炫耀、攀比为主要消费心理,但是笔者的研究中也发现,人们的消费理念越来越趋向合理、理性。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揭示结婚高消费过程中不合理的消费观念,提倡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对于优化农村消费结构、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8
一、导论  8-20
  (一) 问题的提出  8-9
  (二) 文献综述  9-13
  (三) 研究设计  13-20
二、C镇男女双方家庭结婚消费的状况  20-28
  (一) 迎亲  20-21
  (二) 婚宴  21-24
  (三) 金钱支付  24
  (四) 置办物品  24-28
三、农村结婚高消费成因的理论解释  28-37
  (一) 身份建构的需要  28-29
  (二) 同一阶层的示范效应  29-32
  (三) 地域文化的影响  32-37
四、结婚高消费的社会影响  37-40
  (一) 结婚高消费对个人的影响  37-38
  (二) 结婚高消费对社会的影响  38-40
五、结论与思考  40-44
  (一) 研究结论  40-41
  (二) 思考  41-42
  (三)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42-44
附录一 调查问卷  44-46
附录二 访谈提纲  46-47
参考文献  47-50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0-51
致谢  51-52

相似论文

  1. 南京农村青年创业问题研究,D432.6
  2. 农村嫁妆消费变迁研究,C912.82
  3. 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实选择,G641
  4. 边缘境遇下的女性书写,I313.06
  5. 新井白石的朝鲜观,K313.4
  6. 叙事时间理论下《骨》中人物的身份认同分析,I712.074
  7. 台湾文学的文化形象与身份认同,I206.7
  8. 《藻海无边》中文化身份的解读,I753
  9. 论《秀拉》中的狂欢化人物与精神,I712
  10. 新媒体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研究,D412
  11. 仪式观视阈下的世界杯传播,G843
  12. 清后期四份嫁妆清单中的服饰研究,TS941.1
  13. 楚漆绘人物作品《聘礼行迎图》探析,J209.2
  14. 南京民工子弟学校音乐教育的考察与思考,J60-4
  15. 人性悲剧的独特体验,I207.42
  16. 符号消费视野下当代西安城市青年结婚消费研究,C913.5
  17. 全球化语境中的大学教师身份认同,G645.1
  18. 白先勇离散文学创作中的身份认同问题,I207.42
  19. 离散批评视角下的黄哲伦戏剧《家庭奉献》,I712
  20. 社区变迁与地域身份认同,C912.8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恋爱、家庭、婚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