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形象分析

作 者: 张海洋
导 师: 韩立新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网络群体性事件 政府形象 评价体系 应对策略
分类号: D63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量的增多,网络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和信息的集散地以及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传播愈发重要起来。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以往由于公众缺少信息传播和表达意见的渠道,各种矛盾处于潜在的状态,没有爆发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和压力。但是网络时代,人们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对各种社会不公正、不公平现象进行监督,发表意见、主张权利和发泄不满情绪。因此,一旦有公共事件被曝光,极易引发“网络围观”,从而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考验着政府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监控、对于舆论的有效引导,以及提高政府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是否能正确、有效地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不仅仅事关政府处理网络事件的能力,还严重影响到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的建设与塑造。政府形象是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是政府自身表现和公众评价的统一。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既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又能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对政府工作起着重要作用。而“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形象”,与单纯的“政府形象”是不同的。从整体上看,“政府形象”是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印象,是社会各种因素、政府各种作为、公众各种认知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个结果;“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形象”则是影响这个整体结果的一个因素,它不仅是公众对政府形成的一种综合印象,在互联网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更是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最后结果的一个原因。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形象的评价主体主要有广大网民、媒体和一部分网络水军。要想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保证政府良好的形象传播,需要多方共同作用。首先,政府要公开透明、迅速地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时回应、持续表达,增加与网民的互动;还要加强机制建设,促进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化。其次,媒体要积极配合: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向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抢占舆论制高点,占据有效时机塑造良好政府形象。最后,还要注重培养公众的媒介素养,加强网民的自我管理。只有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才能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打造一个阳光、效能、责任的政府形象。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5
  一、选题来源  10-11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11-12
  三、研究现状  12-13
  四、创新点和难点  13
  五、研究方法  13-15
第1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形象  15-23
  1.1 网络群体性事件  15-19
    1.1.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15-16
    1.1.2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原因  16-19
  1.2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形象  19-23
    1.2.1 网络群体性事件与政府形象的联系  19-21
    1.2.2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形象界定  21-23
第2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形象评价体系及问题分析  23-36
  2.1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形象的评价主体及其动机  23-26
    2.1.1 网民及其动机  23-24
    2.1.2 媒体及其动机  24-25
    2.1.3 网络水军及其动机  25-26
  2.2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形象的评价标准  26-32
    2.2.1 组织要素标准  27-30
    2.2.2 目标要素标准  30
    2.2.3 政策要素标准  30-31
    2.2.4 效率要素标准  31-32
  2.3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在形象塑造和维护方面的问题  32-36
    2.3.1 反应迟缓,信息披露不及时  32-33
    2.3.2 置信度低,处置力度小  33-34
    2.3.3 不善用媒体,忽视媒体作用  34-36
第3章 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时维护和塑造政府形象的策略  36-45
  3.1 政府方面  36-40
    3.1.1 公开信息,透明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  36-37
    3.1.2 先入为主,迅速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  37
    3.1.3 及时回应、持续表达,增加与网民的互动  37-38
    3.1.4 加强机制建设,促进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化  38-39
    3.1.5 注重公务员形象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的能力  39-40
  3.2 媒体方面  40-43
    3.2.1 抢占舆论制高点,占据有效传播时机  40-41
    3.2.2 保证客观公正性,向公众提供权威可靠的信息  41-42
    3.2.3 大力加强互联网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意见领袖"  42-43
  3.3 公众方面  43-45
    3.3.1 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43-44
    3.3.2 提高公众的评论能力  44-45
结论  45-46
参考文献  46-48
致谢  48-4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9

相似论文

  1.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2.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3.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4. 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政府形象建设,D630
  5. 北京地区自主服装品牌竞争优势比较研究,F426.86
  6. 切花菊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性状遗传分析,S682.11
  7. 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60-4
  8.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G643
  9. 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G841-4
  10. 乳制品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F224
  11. 中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赛前训练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G838
  12. 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F224
  13. 人力资源短缺下的南昌酒店业应对策略探析,F719
  14.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控制评价体系研究,F239.45
  15. 无意思联络网络群体性侵权研究,D913
  16.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G623.31
  17. 学科背景下的科学教师专业适应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研究,G451.1
  18.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F426.21
  19. 我国家电企业社会责任践行问题研究,F426.6
  20. 社会力量办学上海华文学院的教学质量管理研究,G729.2
  21. 化学试题编制问题透视与应对策略,G633.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公安工作 > 治安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