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女乒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训练方法的研究

作 者: 杨红标
导 师: 尹军
学 校: 首都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身体功能训练 运动损伤 预防 训练方法
分类号: G8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身体功能训练(Physical Functional Training)是一种当今世界比较流行的训练方法,已被很多世界高水平运动员采用。运动损伤是现代高水平运动队日常训练、比赛,需要时刻警惕面临的一大问题。身体功能运动损伤预防训练是在针对运动员进行FMS测试的基础之上,科学分析测试结果,筛查出得分较低的测试项目,按照分值的高低和动作模式优先处理原则,有顺序、有目标的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通过身体功能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有效发展运动员薄弱肌群力量、提高基本运动能力以及人体做功效率,最终达到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寿命、帮助运动员实现训练目标的一种身体练习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女乒运动员备战伦敦奥运会冬训期间的FMS测试结果、训练视频以及相关国家体育总局培训资料研究分析得出:(1)FMS测试是开展身体功能训练的起点,是制定个性化运动损伤预防计划的基础。通过对2011年9月14日和12月12日两次的FMS测试结果分析,发现5名我国女乒备战伦敦奥运会重点运动员测试平均分提高了1.2分,没有出现一例运动损伤。(2)身体功能运动损伤预防训练体系主要有6个组成部分以及训练中的一些损伤预防方法组成,各部分独立成章,却环环相扣,涵盖整个身体功能训练。其训练组合结构符合适宜负荷原则,在有效进行损伤预防的基础上,能够达到提高人体基本运动能力的目的。(3)身体功能运动损伤预防训练的负荷控制主要通过动作难度进阶、时间延长和负荷强度3个途径完成。其中,动作难度进阶是由多点稳定支撑向单点稳定支撑过渡,最终达到非稳定状态下的动作模式练习;在练习时间控制方面,主要是通过延长动作的稳定性时间;在负荷强度控制方面,主要是通过施加外部阻力,增加动作的非衡性与随机性以及动作的动态化来实现的。遵循循序渐进的安排原则,符合人体的训练适应规律。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8
1. 前言  8-26
  1.1 选题依据  8-9
  1.2 研究目的  9
  1.3 研究任务  9
  1.4 文献综述  9-26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9-19
      1.4.1.1 关于“运动损伤”和“伤病”的辨析  9-11
      1.4.1.2 关于“预防”和“康复”的辨析  11-12
      1.4.1.3 关于“身体功能训练”和“功能性训练”、“功能训练”的辨析  12-19
    1.4.2 我国乒乓球项目特征和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研究现状  19-21
    1.4.3 我国身体功能训练的研究现状  21-25
    1.4.4 我国身体功能运动损伤预防训练的研究现状  25-26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6-27
  2.1 研究对象  26
  2.2 研究方法  26-27
    2.2.1 文献资料法  26
    2.2.2 观察法  26
    2.2.3 数理统计法  26-27
    2.2.4 比较分析法  27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27-67
  3.1 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 FMS 测试结果与分析  27-34
    3.1.1 FMS 测试的作用  27-30
    3.1.2 FMS 测试内容与评价分析  30-32
    3.1.3 女乒运动员 FMS 测试结果与分析  32-34
  3.2 我国女乒运动员冬训期身体功能运动损伤预防组合结构与训练方法  34-62
    3.2.1 我国女乒运动损伤预防训练的组合结构  34-37
    3.2.2 身体功能运动损伤预防训练方法  37-62
      3.2.2.1 软组织激活方法  40-47
      3.2.2.2 躯干支柱力量训练方法  47-50
      3.2.2.3 臀大肌力量训练方法  50-52
      3.2.2.4 动态拉伸方法  52-57
      3.2.2.5 动作整合方法  57-59
      3.2.2.6 神经动员方法  59-61
      3.2.2.7 训练中的一些损伤预防方法  61-62
  3.3 我国女乒运动损伤预防训练负荷控制特征的研究  62-67
    3.3.1 单个功能动作的训练负荷控制特征  63-65
    3.3.2 单个损伤预防训练组成部分的动作负荷控制特征  65
    3.3.3 运动损伤预防训练整体的动作负荷控制特征  65-67
4. 结论  67-68
参考文献  68-71
致谢  71-72
附件 1  72-73
附件 2  73-74

相似论文

  1. 基于新医学模式的儿童医疗环境设计研究,TU246.1
  2. 胡锦涛公仆思想研究,D61
  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预后及预防的探讨,R656
  4. 苦瓜皂甙的提取纯化及功能性研究,R285.5
  5. 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特征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R181.3
  6. 我国刑事错案成因及预防对策研究,D925.2
  7.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犯罪预防研究,C913.5
  8. 村干部职务犯罪研究,D917
  9. 当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质性研究,G645.5
  10. 韶钢板坯表面纵裂纹的研究,TF777
  11. 84味常用跌打损伤中草药锌含量特征研究,R873
  12. 羽扇豆醇用于肿瘤治疗的给药剂量与方案研究及其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R730.5
  13. 风险预防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D996.9
  14.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研究,F832.51;F224
  15. 中国红十字会参与疫疠防治的历史考察,K258
  16. 预防作为刑罚目的之正当性考察,D914
  17. 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G652.0
  18. 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G863.1
  19. 肿瘤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R472
  20. 论长三角地区生态风险的政府预防机制,F127;F205
  21. 大学生违法犯罪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思考,C913.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球类运动 > 乒乓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