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史记》人物之生死解读
作 者: 张金伟
导 师: 刘昌安
学 校: 陕西理工学院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史记》人物 生死之辨 生的解读 死的剖析 归结生死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广泛深入地研究、总结前人《史记》研究的成果,本着深耕文本、梳理史料、对比分析、创新思维的研究原则,紧紧围绕《史记》慷慨悲凉的风格基调,试图通过剖析《史记》人物生死之忧的历史现象,尝试文本解读与还原历史真象相结合,推理社会制度及文化嬗变因素对人物心理、行为流变的相互影响。论文主要采取从女性、男性人物的生存状况着手,着眼于人物生命运动轨迹的始点、终点,探赜社会本真原貌,推本溯源,分析人物生死事件形成原由,由此及彼,推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之间的衔接因子,析理人物历史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以及由人物生命之变而产生的历史影响力、社会震撼力、文化冲击力、艺术感染力。就本文而言,针砭男尊女卑的历史诟病,审视苦难深重的女性弱者群体无疑是研究的着力点。在历史习惯性的歧视眼光里,蛰伏于历史深渊的《史记》中耀眼的女星虽屈指可数,却不乏血肉饱满、形象鲜明的个体影像。当然,除却社会制度、文化歧视等外在因素,作茧自缚的女性性格缺陷也是造成男女社会地位差异的根源中一个不可排除的诱导因素。虽然如此,在狭窄的生存空间里,女性依然顽强地挣扎着,拼死伸展被严重挤压扭曲的心灵、身躯,破茧成蛾,竭力冲刺生命未来。《史记》男性人物之生死解读必然是本文艺术刻画的重点,无论是浴血疆场的开拓者,还是谨小慎微的守业者,以及心怀不轨的觊觎者,屡败屡战的求索者,其个体生命的价值俨然已经升华为追求社会价值共识的缩影。所以,生死在这里突破了生物本体局域的界限,名誉声望,财富地位对生死的吸引力虽风声渐弱,却涛声依旧。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自杀、他杀、被杀,现象错综复杂,原由却似简单明了。本文试图透析个中是非,探索生命本体之诉求,归旨生命本质之所在。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8-16 第一节 多维向透视《史记》文史艺术探索的喜与忧 8-11 第二节 立体性解剖《史记》人物形象刻画的是与非 11-16 第二章 究天人之际通生死之变 16-32 第一节 中国古代生死意识之纵向阐述 16-19 第二节 “良史之才”生死顿悟之横向发散 19-26 第三节 《史记》生死现象之上下探索 26-32 第三章 红颜薄命青丝难描珠黄色 32-44 第一节 凤凰涅槃——女性生死原生态之管窥 32-35 第二节 破茧成蛾——生之艰涩 35-39 第三节 化蝶成蛹——死之困窘 39-41 第四节 沧桑蜕变——憧憬未来 41-44 第四章 长虹贯日青衿可拭英雄泪 44-64 第一节 男性生态发微:无为而无不为 44-50 第二节 拓荒者的生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50-53 第三节 守业者的生态: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53-58 第四节 觊觎者的生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8-61 第五节 求索者的生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1-64 第五章 逝者如斯青山易掩须眉骨 64-74 第一节 死的呐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64-67 第二节 死的从容:舍生以取义杀身则成仁 67-69 第三节 死的困惑:鸟尽良弓藏兔死走狗烹 69-72 第四节 死得其所: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2-74 第六章 人生如昨生死几番轮回 74-85 第一节 以史为鉴生命之光长驻 74-78 第二节 以人为本文明之树长绿 78-82 第三节 以德服人历史之河长流 82-85 结语 85-87 参考文献 87-95 致谢 95
|
相似论文
- 《史记》人物美德研究,I206.2
- 范晔《后汉书》传记艺术特质论,I207.5
- 《史记》人物取材研究,I206.2
- 汉代“七”体研究,I206.2
- 面朝黄土,背负青天,I206.6
- 伪满时期文学与政治的游移,I206.6
- 《淮南子》中“三代”人物研究,I206.2
- 先秦典籍里的酒意象,I206.2
- 《礼记·乐记》之“象德”观探析,I206.2
- 从文学到革命—丁玲《北斗》、《解放日报》文艺栏时期心态研究,I206.6
- 30年代林语堂新闻传播思想研究,I206.6
- 清世祖《御注道德经》研究,I206.2
- 论白璧德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其影响,I206.6
- 顾随文学思想研究,I206.2
- 中国抗战文学中的法国形象,I206.6
- 从“陕军东征”看199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心态,I206.7
- 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做新民,I206.5
- 胡风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观及其当代意义,I206.09
- 王蒙视野中的苏俄形象,I206.7
- 明代洪武年间奏议研究,I206.2
- 《仙鉴》与《史记》、《汉书》、《后汉书》重出人物比较研究,I206.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