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及特征分析

作 者: 解书
导 师: 马云鹏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学科教学知识 PCK-SoEM结构 小学数学教师 PCK特征 教师教育
分类号: G623.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被赋予更多的期望,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专业素质的完善与提升已成为课程改革中的焦点之一,因为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直接影响着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与了解程度,影响着对课程改革以及新课程的认同度和参与度,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进程与达成度。研究者们对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为我们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及进一步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南与案例参考。根据舒尔曼对教师知识的研究表明,学科教学知识(PCK)被认为是最有用的一种教师知识形式,是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与低成效教师的一种知识。教学和内容间存在复杂的关系,由于特定原因而运用特定教学方式,PCK与教学效能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所探索的理论框架之解释性、规范性、实践性是理解这种复杂关系的一种方式。由于PCK的复杂性,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内涵定义,国际上有关PCK的研究经历了探索、发展和深入三个阶段,研究也从内涵结构探索到发展研究再到测量与应用的研究,而我国关于PCK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对其结构方面的探索不多,本研究基于Park研究框架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以完善和修订,通过对处于不同教师专业人发展阶段的4名小学教师的17节课堂进行非参与式观察和访谈,分析PCK的结构特征以及教师的PCK现状并分析原因,通过一名教师的PCK成长的案例,进一步分析教师PCK完善与提升的策略。通过对课堂教学反映出的PCK相关知识及其联系的频次和方式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相关知识的完整度将PCK划分为相关知识完整型和相关知识缺失型。通过将这些课堂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PCK类型与教师相联系进一步特征描述,可以将其分为自主整合型PCK、机械整合型PCK、零散缺失型PCK、低效缺失型PCK,并分析各自成因。通过对比分析M教师四节平行班的《生活中的负数》课堂教学,表明教师经过反思实践PCK水平有所提升,结构趋于丰富稳定,PCK相关知识考虑的更加周全,对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且能够多路径预设教学,学科教学定位与实践结合紧密且落实较好。分析发现M教师理解阶段思考PCK的相关知识要素较为全面,注重PCK相关知识要素间的合理整合,能够更好地将教学设计转化为实践,持续地反思性实践促进教学行为的优化。研究发现主要从PCK的结构和教师PCK现状两方面进行阐述。在PCK结构方面,本研究中已发现了八种PCK子类型结构,PCK具有独特性,是基于特定内容的相关知识整合,教学策略知识与有关学生理解的知识间联系最为紧密并影响PCK质量,有关学生理解的知识是与PCK相关的核心知识,课程知识较易缺失且与评价知识联系不紧密,学科教学定位知识影响PCK的整合结构。在教师的PCK总体特征方面发现,教师的PCK在计划和实施阶段表现有所差别,学科教学定位知识对其他相关知识的整合有一定影响,教学经验积累影响有关学生理解的知识和教学策略知识间关系,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统整影响PCK的质量,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影响学科教学知识的质量,教师的教学策略呈现特定的表征形式。基于研究的探索与发现,在完善教师的PCK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做以提升:树立合理的教学信念,建立充分的教学自信;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读懂学生的思维与需要;强化学科知识体系结构,注重学科知识的表征方式;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将教学设计转化为实践;积累有效的实践经验,适时地系统反思教学;充分思考并整合相关知识,做出合理的教学决策。通过研究对本研究的方法方面从PCK结构图和分析量表两个方面的修订做深入的反思。此外,从基于特定主题的职前培养,基于实践反思的在职培训,基于教学研究的教师教育者培训,推动教师考评制度的完善与改革,完善并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几方面反思当前教师教育中PCK的应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1
图次  11-13
表次  13-14
导论  14-24
  一、 研究缘起:尴尬实习经历的反思  14-15
  二、 研究背景:高效教师的现实诉求  15-19
  三、 研究问题:PCK 的结构与特征  19-21
  四、 研究意义:理论与实践并举  21-22
  五、 论文框架  22-24
第一章 PCK 的研究综述  24-61
  第一节 PCK 研究的发端  24-27
    一、 PCK 的提出  25-26
    二、 舒尔曼关于 PCK 的内涵定义  26-27
  第二节 PCK 内涵的研究  27-38
    一、 PCK 内涵研究的发展  27-37
    二、 PCK 的特征  37
    三、 小结  37-38
  第三节 PCK 研究的现状  38-61
    一、 国外 PCK 研究的现状  38-56
    二、 国内 PCK 研究现状  56-60
    三、 小结  60-61
第二章 研究方法  61-84
  第一节 理论框架  61-67
    一、 关于帕克的 PCK 研究概述  61-63
    二、 本研究的 PCK 理论框架  63-67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策略  67-79
    一、 研究取向  67-68
    二、 研究路线  68-69
    三、 个案选择  69-72
    四、 具体方法  72-79
  第三节 研究伦理与信度和效度  79-84
    一、 我的角色  79
    二、 研究伦理  79-80
    三、 信度和效度  80-84
第三章 课堂教学中的 PCK 综合分析  84-94
  第一节 课堂教学中的 PCK 现状分析  84-90
    一、 PCK 相关知识要素频次统计  84-86
    二、 PCK 相关知识联系频次统计  86-88
    三、 PCK 结构类型分析  88-90
  第二节 课堂教学中 PCK 类型分析  90-94
    一、 PCK 相关知识要素完整型分析  90-92
    二、 PCK 相关知识要素缺失型分析  92-93
    三、 小结  93-94
第四章 小学数学教师 PCK 特征分析  94-122
  第一节 自主整合型 PCK  95-102
    一、 特征描述  96-99
    二、 原因分析  99-102
  第二节 机械整合型 PCK  102-108
    一、 特征描述  102-106
    二、 原因分析  106-108
  第三节 松散缺失型 PCK  108-113
    一、 特征描述  108-112
    二、 原因分析  112-113
  第四节 低效缺失型 PCK  113-119
    一、 特征描述  114-116
    二、 原因分析  116-119
  第五节 小结  119-122
第五章 小学数学教师 PCK 发展特征分析  122-145
  第一节 案例背景介绍  122-124
    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122
    二、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122-123
    三、 教学目标  123
    四、 重难点分析  123
    五、 学习者学情分析  123-124
  第二节 M 教师《生活中的负数》课堂教学的概述  124-130
    一、 第一次授课  124-125
    二、 第二次授课  125-127
    三、 第三次授课  127-129
    四、 第四次授课  129-130
  第三节 《生活中的负数》课堂教学的总体分析  130-140
    一、 课堂教学的过程比较分析  130-136
    二、 课堂教学共性特征分析  136-138
    三、 课堂教学不同点及变化分析  138-140
  第四节 M 教师 PCK 发展及成因分析  140-145
    一、 M 教师 PCK 发展特点  140-143
    二、 M 教师 PCK 发展的成因分析  143-145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145-169
  第一节 PCK 结构与特征探究  145-151
    一、 PCK 的结构分析  145-148
    二、 教师的 PCK 特征探究  148-151
  第二节 发展教师 PCK 的建议  151-159
    一、 树立合理的教学信念,建立充分的教学自信  152-153
    二、 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读懂学生的思维与需要  153-155
    三、 强化学科知识体系结构,注重学科知识的表征方式  155-156
    四、 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将教学设计转化为实践  156-157
    五、 积累有效的实践经验,适时地系统反思教学  157-158
    六、 充分思考并整合相关知识,做出合理的教学决策  158-159
  第三节 关于 PCK 研究的反思  159-169
    一、 关于 PCK 研究方法的反思  159-161
    二、 关于教师教育中 PCK 应用的反思  161-169
结语  169-171
参考文献  171-177
附录  177-182
  附录一:研究倡议书  177-179
  附件二:访谈提纲  179-180
    一、 课前访谈提纲  179
    二、 课后访谈指导语  179-180
  附录三:课堂教学逐字稿笔记和课堂观察记录笔记(节选)  180-181
  附录四:PCK 量规分析量表(PCK Rubric)(Park,2008)  181-182
后记  182-185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185

相似论文

  1. 文山师专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究,G658
  2. 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评判意识的调查研究,G623.5
  3. 中学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G633.7
  4. 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策略研究,G635.1
  5. 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研究,G612
  6. 日本教师教育政策研究,G451.1
  7. CSCL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G40-057
  8.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高策略研究,G623.5
  9. 新中国教师准入与任用政策嬗变研究,G451.1
  10. 新课程背景下地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60-4
  11. 中美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G625.1
  12. 高中教师在职培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635.1
  13. 宁夏师范学院物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O4-4
  14. 云南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计算机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G645.1
  15. 西部民族地区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G652.3
  16. “十二五”时期北京教育发展战略研究,G527
  17. 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文”、“技”兼修的课程设置,J20-4
  18. 长春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H319
  19. 综合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G645.1
  20.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需求分析及改进培训的研究,G434
  21. 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的研究,G623.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初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数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