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刘子》研究

作 者: 刘向辉
导 师: 韩晖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刘子》 现状反思 思想内容 文学性解读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今人对《刘子》作者问题的讨论,几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刘子》作者不是刘勰就是刘昼”这样一种非此即彼的认识为前导,然后,要么拿《刘子》一书中所透漏出来的、有关作者身世恍惚幽眇之消息,去和刘勰、刘昼二人的生平相牵合;要么就是从思想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拿《刘子》一书去同刘勰《文心雕龙》相比附,一旦发现有抵牾不合之处,便据以否定其作者是刘勰或刘昼。这种非此即彼的认识,其实是对唐人说法所作的窄化即二选一的处理。对此,已有论者作了极具历史意识的反思,并指出将《刘子》作者认定为无名氏,是目前最妥当的处理。然而,今日研讨《刘子》作者问题的学者们,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具体的论证方法上,他们又犯了上述比附牵合的错误,可谓是错上加错了。近三年来的研究论文,对此论证方法依旧毫无察觉和反省,不免令人遗憾。有关《刘子》成书时间及其美学思想问题的讨论,也是问题重重。前者,表现为证据力的不足和论证中不自觉地犯了由结果逆推原因的错误;后者,则因断章取义而使得今人的批评显得无的放矢。尽管如此,学者们在《刘子》文本校注方面,依然不乏新的成果问世。相对于热热闹闹的作者问题讨论,有关《刘子》作者思想方面的研究,便显得冷清了许多。这显然与《刘子》作者问题的讨论有很大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正是由于学者们一讨论《刘子》的作者问题,就牵连着刘昼、刘勰二人,使得问题的讨论越来越不着边际,以至于几乎所有人都忘了回过头来认真考察一下《刘子》此书到底蕴藏有什么样的思想。而这一点,才是进行《刘子》研究的关键所在。对《刘子》稍加研读,我们就不难发现,《刘子》作者既有修身养性的内在需求,更有治国平天下的外在追求。对古人所谓“三不朽”,他只看重其中的立德、立功。不仅如此,他甚至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是洁身自好,而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那也不值得后人去推崇和学习。可见,在立德与立功之间,他又特别偏重立功。同时,书中还谈命相、论穷通、说祸福,规谏人君、指摘风俗,这一点又显示出作者世俗化的一面。这是我们从正面考察《刘子》所得到的认识。可是,我们若从反面去考察《刘子》,对这个问题或许会有新的发现。《刘子》作者只看重立德、立功,认为只有这两点才能使之不朽。也就是说,他并不认为立言可以使之不朽,《刘子》此书的写作,其目的不在于著书立说这一点。事实上,《刘子》乃作者用世无成、自伤不遇之作,这一点,书中有明白交代。事实上,自明清以来,从辞章创作的角度,正面地去看待或解读《刘子》此书,则已所见多有,而此前论者,只是把它当作子书看待。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部作品,由原本不被人当做文学作品来看,到后来被人从文学的角度去解读,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文学事件。而文学史的功能,就是要将此一文学事件记录下来,以通古今之变。唯有这种充满了历史意识的写作,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学史写作。子书的创作,目的无非是论说一个道理或表达某种观念,也就是说,它重在说理而非抒情。同时,自西汉末期以来,文风已渐趋骈俪,风气所及,整个魏晋六朝的辞赋及其论说文的创作,无不如此。那么,《刘子》此书所表现出来的骈俪化的创作倾向,则无疑是时代文风影响下的一个具体表现了。也就是说,以排偶之文说理论议,使得文章在说理娓娓的同时,也不失文采斐然。同时,文中用典的叙事化以及大量譬喻的使用,也进一步加强了其可读性和趣味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8
前言  8-10
第一章 《刘子》研究现状述论  10-21
  一、《刘子》作者问题的讨论  10-14
    (一) 充满历史意识的反思  10-11
    (二) 论证方法的比附牵合  11-14
  二、《刘子》成书时间的界定  14-17
    (一) 证据力的不足  14-16
    (二) 避讳法的迷思  16-17
  三、《刘子》文艺学、美学思想研究中的一个疑问  17-19
  四、后来居上的《刘子》文本校注最新成果  19-21
第二章 《刘子》思想考论  21-32
  一、《刘子》思想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21-23
    (一) 思想归属的争执  21-22
    (二) "宿命论"的标签  22-23
  二、《刘子》思想内容  23-32
    (一) 清虚向学的修身养性之道  23-25
    (二) 偏重事功、通权达变的思想  25-27
    (三) 不以立言为不朽的观念  27-28
    (四) 士不遇的感慨  28-32
第三章 《刘子》文学研究  32-38
  一、文学研究的可能性  32
  二、后世对《刘子》的文学性解读  32-34
  三、《刘子》的论说方式  34-38
    (一) 骈偶化的文风  35-36
    (二) 用典的叙事化  36
    (三) 借譬喻以说理  36-38
结论  38-39
参考文献  39-41
后记  41-42

相似论文

  1. 人地关系思想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体现状况和改进策略研究,G633.55
  2. 我国出入境管理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922.14
  3. 略谈藏族格言的发展和特点,H214
  4. 杨慎古音学研究,H11
  5. 敦煌写本《朋友书仪》研究,K870.6
  6. 赵蕃诗歌研究,I207.22
  7. 寒山寺慈悲思想研究,B948
  8. 吕祖谦经济思想研究,K245
  9. 彝族尼苏颇“阿哩”研究,J607
  10. 《西湖二集》研究,I207.41
  11. 《生绡剪》研究,I207.419
  12. 张羽诗歌研究,I207.22
  13. 纳兰性德诗词比较研究,I207.23
  14. 陈献章诗歌研究,I207.22
  15. 新时期林斤澜小说创作透析,I207.42
  16. 胡缵宗及其《愿学编》研究,I206.2
  17. 黄庭坚纪行诗研究,I207.22
  18. 夏敬渠《野叟曝言》研究,I207.41
  19. 李维汉多党合作思想研究,D092
  20. 建国初期毛泽东人权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082
  21. 论邓小平的人本思想,A849.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