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司法强行性规范研究

作 者: 相书记
导 师: 刘景一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民商法学
关键词: 强行性规范 利益关系 类型化 配置 识别
分类号: D922.291.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如何识别公司法的规范属性和类型,是一个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公司法不仅调整商事主体与商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调整商事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与此相适应,公司法配以任意性规范和强行性规范。不同的规范类型,适用的范围不同,法律效果也有着相应的差异。公司法作为特别的私法,其中,任意性规范具有无需证明的合理性;但是强行性规范是推理性命题,更需论证。除导论外,全文共分四章内容:第一章是公司法强行性规范的讨论前提。采用理论张力较强的“公司法强行性规范”称呼,以方便与民法等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以公司法调整的利益关系为切入点重新审视公司法,指出公司法应该是任意性规范为主导,强行性等其他规范为辅的结合体。第二章是公司法没立强行性规范的正当性。主要从历史分析、价值分析的角度来论证。指出公司法虽为商法之一部分而获得私法属性,但国家意志始终充斥于公司立法始末。私人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都能派生出公司法强行性规范,只是价值基础不同,强行性规范的法律效果会有所差异。第三章是公司法强行性规范的类型化配置。主要从立法论的角度分析,类型化是立法配置的前提。首先采取“五分法”明确强行性规范在公司法律规范体系中的定位,然后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强行性规范进一步类型化。关于公司强行性规范的立法配置,指出公司法的修改要进一步完善私法属性强行性规范法律后果的规定,公法属性强行性规范虽不必规定民事责任,但是应当明确规定私法责任优于公法责任的原则。第四章是公司法强行性规范的司法适用。主要从解释论的角度讨论,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法律属性的识别和违反法律规定的效力。违反公司法强行性规定不应一概认定为无效,而是要分不同情况处理。关于强行性规范的识别,指出仅依据“可以、应当、必须、不得”等标识性字眼来判断,在某种情况下是错误的。另外,在没有提示性语言时,应当综合运用日的解释、体系解释等方法加以判断。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7
导论  7-12
  一、研究意义  7-8
  二、文献综述  8-11
  三、研究方法  11-12
第一章 公司法强行性规范的讨论前提  12-17
  第一节 公司法的性质  12-14
    一、公司法性质的三种观点  12-13
    二、本文观点——以利益分析为视角  13-14
  第二节 公司法强行性规范的界定  14-17
    一、民法学界关于强行性规范的用法及启示  14-15
    二、本文关于公司法强行性规范的界定  15-17
第二章 公司法设立强行性规范的正当性  17-26
  第一节 公司法设立强行性规范是推论性命题(更需论证)  17-18
  第二节 公司法设立强行性规范的历史演变  18-20
    一、早期公司法中的强行性规范  18
    二、近代公司法中的强行性规范  18-19
    三、现代公司法中的强行性规范  19-20
  第三节 公司法设立强行性规范的价值考量  20-26
    一、价值考量的基本方法  20-21
    二 、诚实信用原则(协调私人利益)派生公司法强行性规范  21-23
    三、国家利益派生公司法强行性规范  23-24
    四、公共利益派生公司法强行性规范  24-26
第三章 公司法强行性规范的类型化配置  26-35
  第一节 强行性规范在公司法律规范体系的定位  26-29
    一、任意性规范  26-27
    二、倡导性规范  27-28
    三、授权第三人规范  28
    四、强行性规范  28-29
    五、混合性规范  29
  第二节 公司法强行性规范的类型化  29-31
    一、以规范的属性不同为标准  30
    二、以规范的内容不同为标准  30
    三、以违反规范后果的不同为标准  30-31
  第三节 公司法强行规范的配置  31-35
    一、公司法强行规范的配置技术  31-32
    二、公司法强行规范的配置原则  32-35
第四章 公司法强行性规范的司法适用  35-43
  第一节 违反公司法强行性规范的效力  35-37
    一、全部无效  35-36
    二、部分无效  36
    三、可撤销  36
    四、只有内部效力  36-37
    五、只有公法效力  37
  第二节 识别公司法强行性规范的方法  37-43
    一、“可以”一词  37-38
    二、“应当”一词  38-39
    三、“不得”一词  39
    四、“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一语  39-40
    五、无上述提示性词语时的识别方法  40-43
结语  43-46
参考文献  46-4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9-50

相似论文

  1. 基于流形学习的高维流场数据分类研究,V231.3
  2.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3.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4. 基于DSP的机器人语音命令识别系统研制,TN912.34
  5. 空间目标ISAR成像仿真及基于ISAR像的目标识别,TN957.52
  6.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频谱感知技术仿真分析,TN911.23
  7. 多传感器组网及反隐身、抗干扰接力跟踪技术研究,TN953
  8. 2D人脸模板保护算法研究,TP391.41
  9. 基于特征的软构件建模方法及其在VMI管理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10. 森林防火系统中图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1.41
  11. 红外超光谱图像的虚拟探测器研究,TP391.41
  12. 时间表达式识别与归一化研究,TP391.1
  13.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TP391.1
  14. 图像实时采集、存储与处理方法研究,TP391.41
  15. 多币种纸币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TP391.41
  16. 基于无源性的控制及其在磁悬浮系统中的应用,TP13
  17. 空中目标抗干扰识别跟踪系统,TN215
  18. 在智能手机环境下健康管理功能设计与研究,TN929.53
  19.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烟叶病害自动识别研究,S435.72
  20. 基于聚类分析的P2P流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3.02
  21. 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管RFID系统,TS201.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经济法 > 企业法、公司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