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生命视阈下青少年道德学习

作 者: 杜文阁
导 师: 刘济良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生命 道德 道德学习 道德教育
分类号: D432.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品质,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可以说人就是一种道德的存在。人以天然本能发展不完全,后天发展受限的环境条件下,超越于万物之上,成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不仅仅因为人是理性人,更重要是因为人是道德人。“人有三重存在,即人的物质存在、精神存在和道德存在。人的道德存在是人的社会本质所在,对于理解人、认识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①体道成德,厚德载道,“道德”连用,表明一种善恶的评价标准,作为调整和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毋庸置疑,道德依附于生命而存在,道德以生命为基础。从生命的层面来看,我国当前处境尴尬饱受诟病的道德教育实效性是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道德教育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没有真正获得学生的认可从而收到德育的良好效果。不能引发学生灵魂深处共鸣的道德教育不过是政治化的说教而已,又怎能使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绽放生命光彩?有鉴于此,本文以为,道德学习,攻心为上,从学生的道德需求出发,顾及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真正调动学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机,以达成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道德学习为我国的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研究。本文着眼于通过道德学习涵养生命,追求生命价值的不断升华,倡导过一种幸福的人生。主要分以下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引论。首先开篇明义,阐明本文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接着对文章的核心概念生命、生命教育和道德学习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在此基础上勾勒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完善生命:道德教育的意蕴所在。首先通过对中西生命观的解读,指出生命的内涵就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有限生命和超越生命的统一。其次指出生命是道德的基础,但是要想达至生命的完满境界,也离不开道德的成全。求善,是人的高级生命需求;行善,是生命价值的凸显;得善,更是人性光辉的体现。第三部分,生命异化: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生命困境。本部分主要指出,面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的群体而言,道德学习面临三大困境: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异化,道德学习的情感性缺失,以及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缺乏。第四部分,生命的视阈: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特点。青少年既然是特殊的群体,其道德学习自然有着其年龄和时代的特点。立足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青少年道德学习,发现青少年道德学习有以下一些特点:生活性、叙事性、体验性。第五部分,生命的突围:青少年道德学习的实践建构。通过上述三方面的铺垫,理论上阐明了生命与道德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实践上深入剖析了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生命困境,并在分析了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特点的基础上,第五部分的目的在于对症下药,指明青少年道德学习问题的症结所在,立足生命视角,对青少年的道德学习的途径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彰显生命主体,回归生活世界,丰润生命体验,构建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等,最终落脚于构建幸福人生。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一、 引论  10-26
  (一) 问题源起  10-12
    1. 选题缘由  10-12
    2. 研究意义  12
  (二) 核心概念界定  12-15
    1. 生命  12-14
    2. 生命教育  14
    3. 道德学习  14-15
  (三) 研究综述  15-22
    1. 生命与道德关系的探究  16-17
    2. 生命道德教育研究综述  17-19
    3. 关于道德学习的研究综述  19-22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22-23
    1. 研究思路  22-23
    2. 研究方法  23
  (五)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23-26
    1. 研究重点  23
    2. 研究难点  23-24
    3. 研究创新之处  24-26
二、 完善生命:道德教育的意蕴所在  26-40
  (一) 生命哲思  26-34
    1. 西方生命哲学  26-29
    2. 中国传统的生命观  29-30
    3. 生命的内涵解读  30-34
  (二) 道德的生命之维  34-37
  (三) 生命的道德意蕴  37-40
三、 生命异化: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生命困境  40-44
  (一) 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异化  40-41
  (二) 道德学习的情感性缺失  41-42
  (三) 青少年生命意义感欠缺  42-44
四、 生命的视阈: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特点  44-48
  (一) 生活性  44-45
  (二) 叙事性  45-46
  (三) 体验性  46-48
五、 生命的突围:青少年道德学习的实践建构  48-58
  (一) 彰显生命主体  48-49
  (二) 回归生活世界  49-51
  (三) 丰润生命体验  51-53
  (四) 构建师生主体间性关系  53-55
  (五) 倡导过有道德的幸福人生  55-58
参考文献  58-62
后记  62-64

相似论文

  1.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3. 反思式生活,自我人种志式书写,G633.41
  4. 当代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生命哲学审视,G631
  5.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6.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7. 关于曹操生命意识的哲学思考,B235.9
  8.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711
  9.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10. 江泽民职业道德思想与医药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711
  11.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家的道德责任研究,B82-053
  12. 常家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其当代启示,D648
  13. 当代中国慈善行为的道德解析,D632.9
  14.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641
  15. 短棍在中学开展的社会价值研究,G852
  16. 我国当代企业家的伦理道德建设研究,B82-05
  17. 当代国际非政府组织伦理观念及道德实践研究,B82-05
  18. 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研究,G641
  19. 写字楼开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研究,F293.3
  20. 历史与文化生命,B26
  21. 侵害生命权致第三人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923.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 > 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 > 青年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