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区域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柯慧飞
导 师: 胡远华
学 校: 浙江工业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就业吸引力 新生代农民工 区域特征 社会关系网络
分类号: F24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近几年“民工潮”西移导致的东部沿海地区新一轮“民工荒”现象,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就业经济因素、就业保障因素、社会保障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区域就业吸引力的影响,并纳入社会关系网络因素作为中间变量,详细探究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为提高区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提供理论和实证的支持,本研究对推进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杭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研,得到有效样本250份,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就业经济因素、就业保障因素对区域就业吸引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2)社会保障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区域就业吸引力不存在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社会关系网络对对区域就业吸引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并对就业经济因素、社会保障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具有显著中间效应,促进各因素对区域就业吸引力的正向作用;(4)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次级社会关系网络的中间效应大于初级社会关系网络的中间效应。基于实证结果,本文从政府角度出发提出提高区域就业吸引力的对策建议,最后指出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绪论  9-16
  1.1 研究背景  9-10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0-11
    1.2.1 研究目的  10-11
    1.2.2 研究意义  11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1-13
    1.3.1 研究方法  11-12
    1.3.2 技术路线  12-13
  1.4 论文框架  13-14
  1.5 创新与特色  14-16
2 相关理论综述  16-32
  2.1 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  16-20
    2.1.1 农民工  16-17
    2.1.2 新生代农民工  17-20
  2.2 区域就业吸引力  20-25
    2.2.1 区域就业吸引力的概念  20-21
    2.2.2 域就业吸引力与劳动力区域流动的关系综述  21
    2.2.3 区域就业吸引力相关理论  21-25
  2.3 区域就业吸引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25-31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5-28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8-31
  2.4 小结  31-32
3 区域就业吸引力理论模型的构建  32-47
  3.1 概念模型  32-33
  3.2 概念模型指标及假设的提出  33-45
    3.2.1 区域就业吸引力指标设置及解释  33-35
    3.2.2 区域特征因素指标及假设解释  35-41
    3.2.3 社会关系网络指标及假设解释  41-45
  3.3 小结  45-47
4 问卷设计与初步分析  47-68
  4.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47-52
    4.1.1 问卷的设计说明  47-48
    4.1.2 变量的测量  48-51
    4.1.3 数据收集  51-52
  4.2 数据的预处理  52-68
    4.2.1 问卷描述性统计  52-54
    4.2.2 样本的信度分析  54-58
    4.2.3 样本的效度分析  58-68
5 实证分析  68-86
  5.1 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  68-70
    5.1.1 方法概述  68-69
    5.1.2 分析流程  69-70
  5.2 初始模型及变量解释  70-71
  5.3 模型检验与评价  71-79
    5.3.1 模型适配度检验  71-72
    5.3.2 模型路径检验与修正  72-77
    5.3.3 模型路径分析  77-79
    5.3.4 实证检验结果汇总  79
  5.4 路径解释  79-86
    5.4.1 就业经济因素影响机制解释  79-80
    5.4.2 就业保障因素影响机制解释  80-82
    5.4.3 社会保障因素影响机制解释  82-83
    5.4.4 社会文化因素影响机制解释  83-85
    5.4.5 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机制解释  85-86
6 结论与启示  86-95
  6.1 研究结论  86-88
  6.2 提高区域就业吸引力的对策建议  88-94
    6.2.1 就业保障方面,建立直接高效的就业保障机制  88-91
    6.2.2 社会保障方面,实现均等化的社会保障服务  91-92
    6.2.3 社会文化方面,营造宽容共享的城市文化氛围  92-93
    6.2.4 社会关系网络方面,鼓励网络联合体的构建  93-94
  6.3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94-95
参考文献  95-102
附录  102-105
致谢  105-106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6

相似论文

  1.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2. 新形势下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转型问题研究,D412.6
  3. 中学地理教材中区域特征知识教学研究,G633.55
  4. “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D412.6
  5. 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的研究与应用,TP391.41
  6. 社会资本:和谐社会的粘合剂,C912
  7. 基于SURF特征的单目视觉SLAM技术研究与实现,TP242
  8. 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博客的研究与实现,TN929.5
  9.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412.6
  10.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412.0
  11.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探究,D412.61
  12.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及政府责任问题研究,D412.6;D621.5
  13. 论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培养,D412.6
  14. 新媒体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研究,D412
  1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412.6
  16. 西北地区花儿会的发展及区域特征(1912-1966),J607
  17.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纹理图像分割,TP391.41
  18. 土家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研究,C912.4
  19. 新生代农民工“受害者心态”调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B849
  20. 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权益问题研究,D412.6
  21. 新生代农民工抗争式自杀的社会学探析,C913.9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劳动经济 > 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 > 中国 > 劳动力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