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作 者: 林娣
导 师: 韩广富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困境 出路
分类号: D412.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89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较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二元结构背景下发展中经济普遍存在的规律,也是二元经济走向一元化现代经济的必经之路。而发生于中国渐进式改革背景之下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却呈现出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迥然不同的特殊性,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实现职业转移的同时,身份转换却没有同步实现,从而导致了“亦工亦农”而又“非工非农”的农民工阶层的出现。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化,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以及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所处时代、生活环境、自身特点的特殊性,这部分群体有着强烈的市民化意愿与需求,而现实中其市民化进程却步履维艰,从而给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果数量庞大的新生代农民工长期滞留于农民工状态而未能市民化,不仅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城市化目标的实现,而且还会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隐患乃至障碍因素,为此,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重要而实现的课题。因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的相关理论,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及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全面研究。本文在追溯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特殊实际,揭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产生的根源,概括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最后,设计和制定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目标和总体方略,探寻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论文的框架结构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从总体上阐述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对论文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归纳综述,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的框架结构及创新观点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正文。包括第二章到第六章的内容。第二章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由来。本章从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入手,对这一新生群体的特点进行归纳,并总结这一群体的壮大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得出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出路。第三章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本章从经济生活、政治参与、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四个方面来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现状。第四章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本章从宏观国家制度和微观的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因素两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加以分析。具体包括:第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子女教育制度、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二,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体因素障碍,包括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水平低下和社会资本的匮乏。第四章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本章综合利用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着眼于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和城市融合三个环节,提出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出路与对策,包括制度创新以及人力资本提升和社会资本培育的对策。结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做简短的总结和补充,并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前景给予展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3
第1章 绪论  13-21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3-14
    1.1.1 选题依据  13-14
    1.1.2 研究意义  14
  1.2 研究现状综述  14-17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4-16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6-17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7-18
    1.3.1 研究思路  17
    1.3.2 研究方法  17-18
  1.4 论文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18-21
    1.4.1 论文框架结构  18-19
    1.4.2 创新之处  19-21
第2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相关理论概述  21-41
  2.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7
    2.1.1 农民工概念的历史演化  21-23
    2.1.2 农民工概念的界定  23-24
    2.1.3 新生代农民工  24-26
    2.1.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26-27
  2.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理论述要  27-41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  27-33
    2.2.2 西方学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  33-37
    2.2.3 中国学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  37-41
第3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产生  41-59
  3.1 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  41-44
    3.1.1 农民工的产生  41-44
    3.1.2 新生代农民工主体地位的确立  44
  3.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44-49
    3.2.1 新生性  45
    3.2.2 时代性  45-46
    3.2.3 矛盾性  46-47
    3.2.4 边缘性  47-49
  3.3 新生代农民工引发的社会问题  49-54
    3.3.1 给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带来的问题  49-52
    3.3.2 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  52-54
  3.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  54-59
    3.4.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  54-55
    3.4.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55-56
    3.4.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56-57
    3.4.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消除农民工群体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  57-59
第4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  59-73
  4.1 经济生活现状  59-65
    4.1.1 居住条件现状  59-61
    4.1.2 职业条件现状  61-62
    4.1.3 工资收入现况  62-64
    4.1.4 消费水平状况  64-65
  4.2 政治参与现状  65-67
    4.2.1 选举制度参与现状  66
    4.2.2 社会组织参与现状  66-67
  4.3 文化娱乐现状  67-70
  4.4 社会交往现状  70-73
第5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  73-111
  5.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境  73-94
    5.1.1 户籍制度困境  74-77
    5.1.2 就业制度困境  77-81
    5.1.3 住房制度困境  81-84
    5.1.4 社会保障制度困境  84-88
    5.1.5 子女教育制度困境  88-91
    5.1.6 农村土地制度困境  91-94
  5.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力资本困境  94-104
    5.2.1 人力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95-98
    5.2.2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较低  98-100
    5.2.3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不足  100-104
  5.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资本困境  104-111
    5.3.1 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106-108
    5.3.2 新生代农民工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狭窄  108-109
    5.3.3 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型社会资本缺乏  109-111
第6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  111-139
  6.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111-127
    6.1.1 户籍制度创新  111-114
    6.1.2 就业制度创新  114-116
    6.1.3 住房制度创新  116-119
    6.1.4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119-121
    6.1.5 子女教育制度创新  121-123
    6.1.6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123-127
  6.2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  127-131
    6.2.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  128-129
    6.2.2 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加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  129-131
  6.3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培育  131-139
    6.3.1 大力拓展新生代农民工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  132-135
    6.3.2 积极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型社会资本  135-139
结论  139-141
参考文献  141-151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51-152
后记  152

相似论文

  1.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2.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3.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412.6
  4. 媒介融合中电视媒体的困境与出路,G206
  5. 马克思的现代性诊断对人的发展的启示,A811
  6.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412.6
  7.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研究,G249.2
  8. 郑晓龙电视剧导演艺术研究,J911
  9. 新生代农民工对非正式制度依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412.6
  10. 新形势下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转型问题研究,D412.6
  11.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抗逆力研究,D412.6
  12. “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D412.6
  13. 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及其对策研究,D412.6
  14.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925.3
  15. 曹禺早期剧作:生存、生命困境的感悟与突围,I207.3
  16.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减刑与假释,D924.1
  17. 江门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412.6
  18.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县乡财政困境的相关性研究,F812.8
  19. 新生代农民工对歧视的自我认定研究,D412.6
  20. 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探析,C924.21
  21. 城市化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研究,D412.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工人运动与组织 > 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 > 工会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