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江忠县、巫山考古遗址的古环境研究

作 者: 李冰
导 师: 潘安定
学 校: 广州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环境考古 环境演变 人地关系 忠县甘蔗丘遗址 巫山县大石洞遗址
分类号: K87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人类文化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的关系越来越多的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地理环境演变被认为是影响古代人地关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文明的孕育、发展、衰落等与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直接相关。利用考古遗址地层和自然地层整合来恢复历史环境、探求环境演变的信息以及阐述当前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的形成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探讨区域文化发展对全球变化响应行之有效的方法。重庆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是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的交界处,对气候变化响应非常敏感,也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发展的重要地区。对该区考古遗址的古环境研究对于研究区域文化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的关系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该区长江一级阶地上忠县甘蔗丘遗址和巫山县大石洞遗址,通过对遗址沉积物进行粒度、磁化率、孢粉等指标的综合分析,探讨考古遗址反映的文化发展与环境演变的关系,并同周边及其他地区的考古遗址地层和自然地层的气候记录进行广泛对比,进一步探讨区域人地关系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甘蔗丘遗址在商周时期,气候较为温暖,先民在此活动;唐宋时期,气候较为温凉湿润,在唐宋中期后,该遗址或附近开始水稻种植,发展农耕;在明清时期,水稻型禾本科含量达到最大,人类活动频繁。大石洞遗址显示,在20-10ka.B.P.,该区气候环境经历了较为温暖湿润-冷凉偏干-气温回升,湿度加大的变化,古人类生活在较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下。甘蔗丘遗址位于长江一级阶地上,根据粒度分析结果,该区历史时期洪水发生较为频繁,该遗址主要是洪水的平流沉积,洪水对于该区农耕文明的影响并不明显。从大石洞遗址的粒度变化特征来看,该遗址沉积主要是洪水沉积;在950-720cm,推断可能有古人类活动,存在二次堆积。在720-320cm,主要是洪水平流沉积,320-100cm,洪水沉积外,也伴随泥石流爆发。通过甘蔗丘遗址地层与其他遗址地层和自然地层的对比发现,该区文化较为繁荣发展的时期大都发生在气候较为温凉偏湿的气候环境下,与该区冬季风减弱,有效湿度增大时期相对应;大石洞遗址环境变化受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转换的影响较大,与东亚季风区的黄土沉积表现的气候环境变化有差别,与格陵兰冰芯和低纬度深海沉积略有不同,可能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受控的气候系统不同所致。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3
第一章 绪论  13-30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3-14
    1.1.1 研究背景  13
    1.1.2 选题意义  13-14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20
    1.2.1 环境考古的研究进展  14-19
    1.2.2 长江流域环境考古研究进展  19-20
  1.3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20-27
    1.3.1 研究目的  20
    1.3.2 技术路线  20
    1.3.3 研究方法  20-27
  1.4 研究区地理概况  27-30
    1.4.1 地理位置  27
    1.4.2 地质地貌  27
    1.4.3 气候  27-28
    1.4.4 遗址区自然地理概况  28-30
第二章 忠县甘蔗丘遗址古环境研究  30-43
  2.1 甘蔗丘遗址粒度分析  30-36
    2.1.1 粒径组成分析  32
    2.1.2 粒度参数分析  32-33
    2.1.3 频率曲线  33-34
    2.1.4 概率累积曲线  34-36
  2.2 甘蔗丘遗址孢粉分析  36-40
  2.3 甘蔗丘遗址炭屑分析  40-41
  2.4 甘蔗丘遗址磁化率分析  41-42
  2.5 小结  42-43
第三章 巫山县大石洞遗址古环境研究  43-55
  3.1 大石洞遗址粒度分析  44-47
    3.1.1 粒径组成分析  44
    3.1.2 粒径参数分析  44-45
    3.1.3 频率曲线  45-46
    3.1.4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46-47
  3.2 大石洞遗址孢粉分析  47-52
  3.3 大石洞遗址炭屑分析  52
  3.4 大石洞遗址磁化率分析  52-53
  3.5 小结  53-55
第四章 区域气候环境对比与分析  55-63
  4.1 甘蔗丘遗址相关对比  55-58
    4.1.1 与忠县中坝遗址对比  55-56
    4.1.2 与古文献资料对比  56
    4.1.3 与季风区自然剖面对比  56-58
  4.2 大石洞遗址相关对比  58-62
    4.2.1 与季风区自然地层对比  58-59
    4.2.2 与大尺度典型剖面对比  59-62
  4.3 小结  62-63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3-66
  5.1 主要结论  63-64
  5.2 展望  64-66
参考文献  66-72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72-73
致谢  73-74
附录  74-76

相似论文

  1.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2. 人地关系思想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体现状况和改进策略研究,G633.55
  3. 胶州湾岸线变化对动力环境的影响,X55
  4. 怒江水电开发对当地人地关系的影响研究,F426.61
  5. 昙石山遗址及其自然环境演变的探讨,P532
  6. 20世纪60年-21世纪初北仑河口地形地貌演变与成因分析,P931
  7. 和谐社会视阈下人地关系伦理研究,B82-058
  8. 脂类物质分析技术运用于考古学的方法探索,K872
  9. 大连市七顶山黄土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P532
  10. 《管子》人地关系思想研究,B226.1
  11. 农村土地约束下的劳动力变迁,F323.6
  12. 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基础的初步研究,F127
  13. 基于人地关系论的山地城市生长空间规划研究,TU984.113
  14. 16-18世纪海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研究,TV213.9
  15. 明清以来滇池南缘地区的乡村聚落与人地关系,K248
  16. 人类文明演进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B03
  17. 二里头早期国家兴衰的聚落考古学研究,K878
  18. 沉积物中脂类生物标志物的物源示踪及环境演变指示,P618.13
  19. 基于水源地保护的人内地关系协调发展研究,X2
  20. 宋代福建与两广地区人地关系比较研究,K245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遗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