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作 者: 姚蕴蕴
导 师: 王维先
学 校: 曲阜师范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道德冷漠 道德行为 良心
分类号: D6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7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人们的生活条件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主、效率、开放、平等、人道等现代理念注入了人们的内心,激发了社会空前活力。但同时,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尤其是道德冷漠现象问题比较突出,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目前,道德冷漠已经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秩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本文在伦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道德冷漠”概念及相关理论的解释。道德冷漠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它与一般的感情冷淡不同,在道德个体具备一定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在道德生活中表现一种麻木、怀疑的心理,对道德行为漠不关心,甚至相互排斥。具体表现为旁观者的道德冷漠和受助者的道德冷漠。第二部分:分析道德冷漠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从社会生活因素、社会心理因素、道德主体因素、道德教育四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转型期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造成了人们追求利益化而忽视了道德责任和义务;其次,在见义勇为事件之后,一些救助者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和保障,反映出当今社会的机制还不完善;再次,在某些道德事件背后,如“彭宇案”、“许云鹤案”等,法制观念与道德观念上的矛盾冲突也是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之一。第三部分:解决道德冷漠现象的对策。在社会道德文化建设中,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提高个人的公德意识水平;社会机制中完善奖罚机制,制定出合理公平的制度。在道德心理方面应当加强公民道德自律能力,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修养。最后,道德教育必不可少,实施开放式的道德教育模式,培养道德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导论  7-9
一、 道德冷漠的相关理论及其表现  9-13
  (一) 道德冷漠的基本概述  9-10
    1. 道德冷漠概念的界定  9-10
    2. 道德冷漠的主要特征  10
  (二) 道德冷漠现象的类型  10-13
    1. 旁观者的道德冷漠  10-11
    2. 受助者的道德冷漠  11-13
二、 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分析  13-21
  (一) 社会生活因素  13-15
    1.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发人们价值观的冲突  13
    2. 市场竞争激烈引发人们的趋利性意识加强  13-14
    3. 社会机制不完善,无法保障和维护个人利益  14-15
    4. 法律观念与道德观念的冲突  15
  (二) 社会心理根源  15-17
    1. 道德敏感度下降  15-16
    2. 消极的从众心理  16-17
    3. 良心的淡漠  17
  (三) 道德主体修养不足  17-18
    1. 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17-18
    2. 道德意志薄弱  18
  (四) 道德教育上的缺失  18-21
    1. 家庭教育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18-19
    2. 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失误  19-21
三、 解决道德冷漠现象的对策  21-29
  (一) 加强全社会道德风尚建设  21-23
    1. 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  21
    2. 提高全民的公德意识  21-22
    3. 完善奖罚机制,加强制度的公正性  22-23
    4. 推进道德法律化  23
  (二) 培养健康的道德心理  23-25
    1. 建立统一的道德理想  23-24
    2. 完善大众人格的塑造  24
    3. 培养丰富的道德情感  24-25
  (三) 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25-27
    1. 增强个人的道德责任意识  25
    2. 培养个人的道德自律意识  25-27
  (四) 转变当前传统的道德教育  27-29
    1. 道德教育内容上,提倡中西优秀文化相结合  27
    2. 道德教育模式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27-28
    3. 道德教育方法上,掌握好对重点人群的教育  28-29
结语  29-30
参考文献  30-34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4-35
致谢  35

相似论文

  1.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家的道德责任研究,B82-053
  2.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G711
  3. 论道德行为的失范及其引导,B82
  4.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G636
  5. 基于学生行为培养的教师合作研究,G635.1
  6. 替罗非班联合华法林防治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非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R541.4
  7. 不良心理应激对人卵巢癌裸鼠血清sIL-2R,VEGF,CA-125的影响,R737.31
  8. 论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思想中的Moral Agent理论,B82-058
  9. 民事赔礼道歉责任论,D923
  10. 道德同一性和敏感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B82
  11. 生态道德建设中的生态良心问题探索,B82-058
  12. 志愿者行为:一种公共道德行为模式研究,B824
  1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问卷编制及应用,G641
  14. 初中生道德行为的测评与特点研究,G631
  15. 盐酸特拉唑嗪临床实践中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R697.3
  16.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G641
  17. 亚当·斯密良心论探究,F091.3
  18. 4岁儿童良心与约束性顺从的相关研究,B844.1
  19.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观对幼师生道德行为的影响,G655.5
  20. 高中生道德行为调查研究,G631
  21. 内部控制环境对职业道德行为影响研究,F23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 道德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