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通里攻下法防治食管癌术后胃肠动力低下的临床研究

作 者: 葛洪霞
导 师: 许翠萍
学 校: 泰山医学院
专 业: 护理学
关键词: 通里攻下法 食管癌术后 鼻肠管 胃肠动力
分类号: R2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通里攻下法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发掘中医药对于促进胃肠动力的积极作用,证实中医药治疗胃肠动力低下的有效性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食管癌术后置入鼻肠管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应用肠内营养、抗生素预防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以及通里攻下中药,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安慰剂,于术后24小时首次给予肠内营养后经鼻肠管滴入,每日1次,疗程为3天。观察组及对照组所应用药物均使用输液恒温器自动加温至37度。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用药后连续3天的胃液引流总量,并做统计学比较。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前血液MTL、VIP水平和术后应用观察药物完毕后的MTL、VIP水平,统计学比较组间的差异,并做两组患者MTL、VIP水平手术前后的组内比较,以判断通里攻下法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动力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给予通里攻下中药鼻肠管注入后,与以同样途径给予安慰剂的对照组相比较,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提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天胃液引流总量比较,观察组胃液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统计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MTL和VIP水平结果显示,术前两组比较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MT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VIP水平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统计学比较同样也有明显差异(P<0.05)。MTL以及VIP水平手术前后组内自身比较,观察组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用通里攻下法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胃肠动力,能够明显提前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减少术后胃液引流量,胃肠动力恢复较好,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升高血液MTL分泌水平以及降低VIP的分泌水平,从而促进胃肠动力,能够尽快恢复患者正常的胃肠功能。对于促进患者尽快恢复进食,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日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医药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动力的有效性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8
符号说明  8-9
前言  9-11
材料和方法  11-18
结果  18-21
讨论  21-38
结论  38-39
附图  39-50
  参考文献  43-50
综述  50-56
参考文献  56-60
致谢  60-6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61

相似论文

  1. 可切除食管癌术前辅助治疗的疗效: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R735.1
  2. 胃肠道生理信息无创检测系统及实验研究,TH779
  3. 厚朴缓解远志胃肠动力抑制及粘膜损伤部分机制研究,R285.5
  4.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神经系统NOS神经元的改变,R576
  5. 莪术、槟榔促结肠运动的量效关系、作用机制及中药助溶剂的研究,R285.5
  6. 八珍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水平的影响,R735.1
  7. 藿香、陈皮协同调节胃肠动力及其药用最佳比研究,R285
  8. 疏肝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研究,R259
  9. 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临床分析,R735.1
  10. 乳酸杆菌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R651.1
  11. 食管癌术后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R735.1
  12. 小承气合剂促进大鼠结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实验研究,R285.5
  13. 健脾消胀方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的研究,R259
  14. 胸段食管癌术后精确放疗的临床研究,R735.1
  15. 厚朴与远志配伍对胃肠电生理及离体胃肠平滑肌的影响研究,R285.5
  16. 解毒化浊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肠激素和胃肠动力影响的研究,R285
  17. 厚朴粉足三里穴位敷贴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R244.9
  18. 针刺对腹部术后大鼠胃肠动力及胃肠肽分泌的影响研究,R245
  19. 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幽门组织中孤啡肽(OFQ/N)表达的变化,R587.2
  20.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541.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肿瘤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