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臀下神经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 者: 杨琪
导 师: 石岫昆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关键词: 臀下神经 梨状肌 盆部 解剖
分类号: R3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研究臀下神经的位置、长度,穿出的形式,以及对臀下神经出盆处的支数和位置的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臀下神经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给临床在探查、治疗与此部位变异有关的疾病提供指导。材料与方法:采用经浓度为20%甲醛溶液灌注的常规防腐固定处理的中国成人尸体50具,男性40具,女性10具,外观皆无肢体畸形。观测臀下神经的长度、穿出的位置以及臀下神经出盆处的支数、位置。观察臀下神经穿梨状肌的情况及体表定位。结果:1、臀下神经以1~4支出盆。其中,1支型40侧(43%),1支型穿出后于臀大肌深面走行过程中分为2~4支,后者再分为数支分别入肌;2支型(内侧支、外侧支)47侧(47%);3支型(内侧支、中间支、外侧支)11侧(11%),2支型的内、外侧支或3支型的内侧、中间和外侧支也同样再各分为2~4支后人肌;4支型2侧(2%)。2、臀下神经在骼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1/3穿出者有54侧(52%);在连线的上、中1/3交界处穿出者有46侧(46%);在连线的下1/3穿出者有2侧(2%)。其中1支型的距髂后上棘距离为(79.32±10.74)mm,距后正中线距离为(75.82±6.93)mm,距阴部神经穿出处距离为(20.57±5.08)mm。2支型的内侧支距髂后上棘距离为(85.67±10.85)mm,距后正中线距离为(75.01±7.97)mm,距阴部神经穿出处距离为(17.61±6.45)mm;外侧支则距髂后上棘距离为(85.39±10.02)mm,距后正中线距离为(75.88±9.21)mm,距阴部神经穿出处距离为(18.41±8.47)mm。3、臀下神经穿出的形式有4种:从梨状肌下孔穿出者有83例(83%);经梨状肌穿出者有11例(11%);从梨状肌上孔穿出者有4例(4%);臀下神经分为2支,分别从梨状肌上、下孔穿出者有2例(2%)。4、就从出盆处至分支处(一级分支)的那一段的长度而言,1支型的长度为(9.87±5.68)mm,宽度为(4.76±1.32)mm,厚度为(0.76±0.31)mm,神经的数目为(3.86±1,23)mm。2支型的内侧支的长度为(14.50±5.88)mm,宽度为(4.03±1.57)mm,厚度为(0.51±0.12)mm,神经的数目为(2.33±0.95)mm;外侧支的长度为(14.78±6.13)mm,宽度为(4.11±1.46)mm,厚度为(0.46±0.11)mm,神经的数目为(2.27±0.89)mm。5、臀下神经穿梨状肌的绝对数值:后正中线向外侧为(6.23±0.89)cm,向上为(5.02±0.94)cm,看出,臀下神经处梨状肌的位置,集中分布2C格内,占总数的65%,其相对数的均数,集中在2C格的内下方。结论:1、通过本研究知道多支入肌的解剖学特点。其中部分纤维起着功能性作用。因而临床上可以用臀下神经转位阴部神经,治疗脊髓圆锥或阴部神经损伤,重建会阴部功能。2、臀下神经处梨状肌的位置,集中分布在2C格内。因此,体表上我们能够更好地定位,在临床上可以减小手术创口,避免不良后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部分 综述  11-16
  1.1 臀下神经及其周围神经血管部位的外科解剖解剖  11-12
    1.1.1 臀下神经与梨状肌的解剖关系  11-12
    1.1.2 臀下神经邻近的神经血管结构  12
  1.2 与臀下神经相关疾病  12-13
    1.2.1 臀深部神经卡压综合征  12-13
    1.2.2 梨状肌综合症  13
    1.2.3 脊髓圆锥、阴部神经损伤  13
  1.3 小结  13-14
  参考文献  14-16
第二部分 论文正文  16-25
  第一章 前言  16-18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8-21
    2.1 主要仪器与器械  18
    2.2 主要试剂  18
    2.3 实验标本  18
    2.4 实验方法  18-20
      2.4.1 臀下神经的解剖学探查  18-19
      2.4.2 臀下神经25 格自身比例定位法进行体表投影定位  19-20
    2.5 统计学分析  20-21
  第三章 实验结果  21-25
    3.1 臀下神经出盆处的支数  21
    3.2 臀下神经出盆处位置  21-22
    3.3 臀下神经穿出的形式  22
    3.4 臀下神经的测量  22-23
    3.5 臀下神经25 格定位  23-25
第三部分 讨论  25-27
第四部分 结论  27-28
附图  28-33
参考文献  33-35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5-36
致谢  36

相似论文

  1.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2. 环境因子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S685.11
  3. 抗倒伏油菜根、茎解剖结构及木质素含量和木质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研究,S565.4
  4. 豆梨组织培养过程中玻璃化形成机制及其恢复技术研究,S661.2
  5. 钙胁迫对‘爱宕’、‘喜水’梨幼苗生理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S661.2
  6. 干旱胁迫对龙葵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影响,S649
  7. 锁定板与解剖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R687.3
  8. 空心钉固定成人骶髂关节的钉道参数应用解剖学研究,R687.3
  9. 解剖锁定钢板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R687.3
  10. AO肱骨远端解剖接骨板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R687.3
  11.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R687.3
  12. 农村高低计划自杀死亡者不同特点的心理解剖研究,B846
  13. 正常成人女性乳腺和乳腺增生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R445.1
  14.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分析主动脉窦解剖特点与临床心律失常相关性,R541.7
  15. 下肢远端髓内锁钉盲置法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应用,R687.3
  16. 臀上神经的应用解剖,R322.8
  17. 前纵裂入路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解剖研究,R651.1
  18. 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临床对比研究,R781.05
  19. 神经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术前影像评估研究和神经内镜经鼻海绵窦区的解剖学研究,R651.11
  20. 腰骶部磁共振脊神经显像及相邻解剖结构测量分析,R687.3
  21. 双侧解剖型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R687.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人体形态学 > 人体解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