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大众史学及其历史认识问题

作 者: 洪克宇
导 师: 李杰
学 校: 云南大学
专 业: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关键词: 大众史学 历史认识 大众文化
分类号: K0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近年来大众史学热的兴起,这种大众史学文化现象越来越受众多学者关注,但大多只是将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去研究、解构,而较少单独作为一种史学现象。史学认识论的研究是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尚未完成理论建构的大众史学,它的历史认识问题显得尤为重点。笔者主要从“什么是大众史学”这一主旨,对大众史学及其诸多历史认识问题进行研究。绪论主要从选题缘由及学术价值、国内外论文资料和重难点等方面进行阐述。论文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大众史学文化现象的调查、剖析。这一部分主要对目前这种“大众史学热”现象特别是书刊领域进行市场调查,当然也兼谈影视领域、新闻传播领域等,剖析大众史学热的多种方式和方向。第二部分对大众史学文化兴起的原因、时代背景和定义、性质进行阐述。这一部分主要论述和分析大众史学兴起的原因、背景及其诸多定义,并对大众史学的性质进行分析,并与意识史学、学科史学进行比较研究。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大众史学的历史认识问题。这一部分主要论述大众史学所蕴含的的历史认识问题包括历史认识的目的、主客体、媒介、认识过程及其认识价值、认识与文化的关系等。本文的创新之处是,系统的研究了大众史学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历史认识价值,梳理了大众史学定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使大众史学热现象作为一种特有的现象凸现出来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的结论是阐述大众史学的历史认识问题。通过对大众史学热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梳理,有助于为大众史学的发展提供认识论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还为史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内涵,扩大了史学研究的领域。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7
第一章 绪论  7-17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学术价值  7-8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资料  8-15
  第三节 理论创新点与难点  15-16
  第四节 相关概念与界定  16-17
第二章 大众史学热现象的调查及剖析  17-27
  第一节 大众史学热现象的调查  17-23
  第二节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23-27
第三章 大众史学兴起的原因、传承和定义  27-44
  第一节 大众史学兴起的原因  27-33
  第二节 大众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关系  33-37
  第三节 大众史学的定义  37-42
  第四节 大众史学与意识形态史学、学科史学  42-44
第四章 大众史学历史认识问题  44-62
  第一节 大众史学历史认识的目的和动机  44-45
  第二节 大众史学历史认识主体、客体  45-47
  第三节 历史认识的媒介、过程及其特点  47-51
  第四节 大众史学认识价值  51-54
  第五节 大众史学与大众历史文化  54-62
结语  62-66
参考文献  66-73
后记  73

相似论文

  1. 中国报纸副刊编辑形态与文化建构研究,G213
  2. 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G641
  3. 从赵本山小品的流行透视当下我国大众的审美趣味,J827
  4. 李大钊历史认识论研究,K01
  5. 消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I207.42
  6.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二人转现象研究,J825
  7. 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文化解读,G222
  8. 中国男性杂志中的男性形象建构,I207.42
  9. 大众文化与中国1990年代话剧,J824
  10. 消费时代中国影视文化的境遇,J90-05
  11. 新媒介时代大众文化身份确认,G206.3
  12.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B089.1
  13. 快照风格时装摄影研究,J41
  14. 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G0
  15. 大众文化繁荣态势下高校德育的变革研究,G641
  16. 大众文化的回归,I561.073
  17. 论张爱玲小说的电视剧改编,I207.3
  18. 狂欢之后的回归,J905
  19.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京味电影,J905
  20. 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功绩与误区,G122
  21.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快乐幻象”研究,G12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史学理论 > 史学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