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明清时期辽东半岛城镇体系演变研究

作 者: 张芳
导 师: 黄义军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历史地理学
关键词: 明清 辽东半岛 城镇体系 演变
分类号: K928.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明清定都北京使辽东成为京畿左辅,地位显著提升,因此辽东半岛城镇体系建设也备受重视。分析探讨明清时期该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社会背景和管理制度下,城镇体系格局变化的动力,为现代城市体系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运用现代城市地理学的主要概念之一——城镇体系,结合历史文献,对辽东半岛内明清时期城镇的兴起与发展在政治局势、地理环境、人口迁徙、交通发展以及聚落变迁等因素影响下的表现、特点与原因进行了探讨。第一章论述了历史时期内辽东半岛的区位特征:连接中原、南方与东北地区的海路交通线;明清时期京师的屏障与根基;古代外使入贡与近代列强入侵之通道。第二章专论明初辽东半岛的城镇体系。包括根据防务、军需屯田、驿路交通等要求设置的卫城、所城、堡城、墩架、关口等各种功能和级别的城池或据点。明初三卫城的规模大小依次为金州城、盖州城、复州城。金州卫以防务为主要任务,盖州卫在提供军需资源方面更胜一筹。旅顺口关、萧家岛关、连云岛关、梁房口关等是境内地位较重要的军事关口。辽阳至旅顺口关的辽南驿路,是辽东半岛主干道。此外,辽东半岛上还有若干次一级的连结防御点和资源点的交通线。旅顺口和梁房口是主要港口。第三章专论清初辽东半岛的城镇体系。此时期无论是八旗驻防城还是普通州县城,从选址到布局都高度继承明代的卫所城市而又有大量省弃。熊岳、盖平、复州、宁海4地的旗民衙署同治一城,仅具体管辖对象的范围不同。盖平的经济开发特征明显,熊岳、金州、复州的军事驻防特征更突出。清初半岛交通驿路的地位大大降低。盖平地区在社会管理和经济恢复上都更加深入,成为这一时期辽东半岛上实际的中心城市。第四章专论清末辽东半岛的城镇体系。清末该区东部沿海新置若干城镇,改变了整个半岛区域开发不均的情况。半岛内各地的中心城镇出现由离港口较远向港口靠近的趋势。人口分布由清初以盖平县为主转变为以大连为主,日本移民大量增加是这一时期人口构成的显著变化。该区城镇的经济职能得到强化。铁路修筑前,营口、安东为半岛上主要贸易港口,铁路开通后,南满铁路成为辽东半岛主干线,与大连港衔接,形成了全新的交通网。综合对比各时段辽东半岛城镇体系的发展全貌,社会性质的变化对该区清末城镇体系四要素,即等级规模、职能类型、地域空间组合形态、城市间联系与城镇网络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各时段具体的历史形势则制约了四要素的表现程度。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7
目录  7-10
绪论  10-22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含选题意义)  10-14
    一、空间范围的界定  10-12
    二、时间范围的界定  12-14
    三、城镇体系的定义及城镇的范畴  14
  第二节 研究相关动态  14-20
    一、历史城市体系的主要成果  14-16
    二、历史文献中关于辽东半岛历史地理的记载  16-17
    三、辽东半岛城市历史地理的主要研究成果  17-20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现代城镇体系及区域历史地理理论  20-22
第一章 本区建置沿革及区位特征  22-34
  第一节 明以前辽东半岛的建置沿革  22-24
    一、辽东半岛内亚区的划分  22
    二、营口、丹东、大连三地建置沿革  22-24
  第二节 区位特征  24-34
    一、南北海路交通线(明以前)  24-28
    二、明清时期的京师屏障与根基  28-31
    三、古代外使入贡与近代列强入侵之通道  31-34
第二章 从军民双轨制到专行卫制:明初辽东半岛城镇体系的再现  34-52
  第一节 以金州为中心的城镇体系的重建  34-41
    一、元末明初辽东半岛的军事形势  34-35
    二、明初对辽东半岛原有城镇体系的利用与扩展  35-39
    三、明初辽东半岛城镇人口构成的军事特色  39-41
  第二节 服务于军事目的各类城镇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41-47
    一、防务性城镇及附属设施  41-44
    二、驿传交通性质的城镇设施  44-45
    三、军需屯田性质的城镇  45-47
  第三节 层级分明的城镇交通网络的初步形成  47-51
  本章小结  51-52
第三章 从卫所制到旗民分治:明末清初辽东半岛城镇体系的转变  52-75
  第一节 旗民分治与辽东半岛城镇体系规模的转变  52-66
    一、明末辽东半岛的军事形势  52-53
    二、清初辽东半岛城镇体系管理模式的复杂化  53-54
    三、对明代辽东半岛卫所城市的沿用与城镇等级规模的变化  54-60
    四、清初辽东半岛城镇人口构成与空间布局的变迁  60-66
  第二节 清初辽东半岛城镇社会管理及发展——盖平城的个案研究  66-69
    一、“旗民分治”政策在地域管理上的表现  66
    二、盖平城的个案研究  66-69
  第三节 清初辽东半岛总体交通地位的下降与区域交通重心的转变  69-73
    一、总体交通地位的下降  69-71
    二、区域交通重心的转变  71-73
  本章小结  73-75
第四章 从旗民分治到一元化州县制:清末辽东半岛城镇体系的重塑  75-99
  第一节 近代化进程对辽东半岛城镇体系的重塑  75-88
    一、清末辽东半岛城镇发展的背景  75-77
    二、清末辽东半岛的区域开发与城镇布局的变化  77-84
    三、动荡政局下辽东半岛城镇人口规模与构成的剧变  84-88
  第二节 清末辽东半岛城镇职能由军事向经济的倾斜  88-93
    一、八旗驻防城的撤销  88-89
    二、城镇职能的转型  89-93
  第三节 开埠与铁路修筑对辽东半岛交通网络的影响  93-97
    一、铁路修筑前辽东半岛的交通状况  93-94
    二、铁路修筑与新的交通网络的形成  94-97
  本章小结  97-99
结语  99-101
参考文献  101-11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10-112
后记  112-114

相似论文

  1.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2.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3. 明清时期我国公私藏书楼造景艺术探析,G259.29
  4. 朝阳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演变特征与预测模型研究,S161.4
  5. 排球竞赛规则修改的演变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G842
  6. 从社会变迁视角探究村落民俗体育演变,G812.4
  7. 从《格萨尔》探析古代藏族“拉、鲁、念”崇拜之渊源及演变,I207.9
  8. 论藏族传记文献价值及其演变,K28
  9. 陕西关中地区唐代陵墓石刻侍臣像造型研究,K878.8
  10. 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材演变分析与发展的研究,G82
  11. 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趋势,F224
  12. 西宁市产业结构演变对交通运输影响研究,F127;F224
  13. 明清情色小说中性表现的品格及意义研究,I207.41
  14. 肃北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传承及其特证,J607
  15. 明清崆峒山地区道教研究,K248
  16. 明清临汾帝尧崇祀与地方社会研究,K248
  17. 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F299.2
  18. 元明清史记戏研究,I207.3
  19. 明清时期兴隆山道教史研究,B958
  20. 从一个村庄的变迁看村民自治的民主化进程,D422.6
  21.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F127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地理 > 中国地理 > 专类地理 > 历史地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