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美术创新教育探索研究

作 者: 罗帆一
导 师: 黄作林
学 校: 重庆师范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创造个性 创新素质 学习机制 创新教育
分类号: J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着眼于创新体系的建立,教育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的任务,已经日益显得明确和紧迫。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中,教育怎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今已被放到了教育改革的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上。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事实真实地告诉我们,如果在教学上仅仅简单地进行技术的传授与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创造力的开发,忽视了技术方法和创新思维的严格训练,忽视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反而仅仅注重应试教育,仅仅模仿、在记忆上下功夫,那么只能培养出素质低下、头脑僵化、缺乏应变能力的无用之才。我国的基础教育对现行的课程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理念即将走进中小学校园,走入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生活方式。美术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型艺术情操,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基于此,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并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个性形成的学习机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六个章节来研究这一命题: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创新点、研究路径与内容,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合,为论文的写作做铺垫;第二章对美育进行概述,并阐述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章对在美术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那方面的创造力;第四章对在美术教育中的创新进行深入的剖析;第五章着重分析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措施;第六章结合实际,展望未来,再次强调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实际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绪论  8-11
  1.1 课题学术和应用意义  8-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
  1.3 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9-11
2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11-17
  2.1 美育概述  11-12
  2.2 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12
  2.3 基础教育对现行的课程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  12-13
  2.4 探究式教学过程  13-15
    2.4.1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  13
    2.4.2 创造教育是培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创造性教育  13-14
    2.4.3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及运用  14-15
  2.5 创新发展是美术教育的灵魂  15-17
    2.5.1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5
    2.5.2 美在生活中运用  15-16
    2.5.3 师生之间的互动  16-17
3 美术创新教育重在创造  17-25
  3.1 美术教学活动  17-18
    3.1.1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17
    3.1.2 注重人的智力开发  17-18
  3.2 传统教学与创造型审美教学的差别  18-19
    3.2.1 传统教学  18
    3.2.2 创造型的审美教学  18-19
  3.3 创造性的美术欣赏教学  19-20
    3.3.1 教师首先得具有创新的素质  19
    3.3.2 教师要进行创造教学  19-20
    3.3.3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学习机制  20
  3.4 审美知识的培养  20-21
    3.4.1 审美知识就是信息  20-21
    3.4.2 将时间让给学生  21
  3.5 创新意识的培养  21-23
    3.5.1 追求创新,革新观念  21-22
    3.5.2 鼓励实践,勤于探索  22-23
    3.5.3 激励创新,开放评价  23
  3.6 创新教育的意义  23-25
4 美术教学中的创新  25-29
  4.1 关于处理教材的创新  25
  4.2 关于教学方法的创新  25-26
  4.3 关于教学情境的创新  26
  4.4 关于教学评价的创新  26-27
  4.5 关于教学语言的个性化创新  27
  4.6 创新教育的实践原则  27-29
    4.6.1 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统一的原则  28
    4.6.2 坚持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原则  28
    4.6.3 要坚持以教师素养为保证的原则  28
    4.6.4 坚持启发式教育的原则  28-29
5 培养美术创新人才  29-35
  5.1 教学模式的创新性  29-31
    5.1.1 启发引导,揭示课题  29-30
    5.1.2 自学讨论,获取知识  30
    5.1.3 练习巩固,学会创新  30-31
  5.2 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31
  5.3 促进创新思维培养  31-35
    5.3.1 维护好奇,激发求知欲  32
    5.3.2 启迪发散思维,独特新颖  32
    5.3.3 克服思维定势,灵活善变  32-33
    5.3.4 丰富创新想象,启发联想  33-34
    5.3.5 培养创新个性,因人而宜  34-35
6 结束语  35-36
参考文献  36-37
致谢  37-38

相似论文

  1.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研究,G718.5
  2. 基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研究,G641
  3.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探究,G641
  4.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B516
  5. 毕业前“回归基础”科研实习效果评价研究,R-4
  6.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研究,F270.7
  7. 产业集群的学习机制研究,F270
  8. 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创新教育个案研究,G639.2
  9.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湖南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G124
  10. 在创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TN0-4
  11. 基于情境的企业家学习机制研究,F272.91
  12. 跨国公司人员外派的组织学习机制研究,F276.7
  13. 协商僵局消解优化问题研究,O224
  14. 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中的创新教育,G711
  15. 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B038
  16. 地理案例教学法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研究,G633.55
  17. 我国大学生创造个性的调查分析与发展研究,G642.0
  18. 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G642.0
  19. Agent理论及在列车运行调度中的应用研究,U284.59
  20. 创新教育在体育院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843
  21. 中国与斯里兰卡高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J20-4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