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运动功能的脑组织结构与年龄相关性的DTI研究

作 者: 秦姣龙
导 师: 王蔚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年龄 运动功能 皮质脊髓束 纹状体
分类号: R8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运动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锻炼身体方式,它有利于保持人的身体健康。对于运动的这项功效,人们长期以来都比较关注。近来有学者发现有氧运动是最好的大脑训练,同时也有研究报道运动能够延缓脑的老化。随着我们的社会逐渐进入高龄化,正常脑老化也会随之而来,因为脑老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因此,本文采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通过一系列弥散指标参数,来观测跟运动功能相关的脑组织结构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变化。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对认识脑老化过程和延缓脑老化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认识到随年龄增长,运动功能衰退与脑物理组织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能对体育教育有一些的帮助。本文选取了86名健康被试(数据来源ICBM数据库),并选取部分各向异性、平均弥散率、纵向弥散率和横向弥散率作为弥散指标参数;对锥体系的双侧皮质脊髓束和锥体外系的双侧纹状体(包含双侧的尾核、苍白球和壳核)进行年龄相关性的研究。分别取每侧部位的各项指标参数值的均值作为统计分析的统计量。1)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随年龄增长左右半球间同一脑组织结构的FA、MD、λL和λT值之间的差异;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5个年龄组之间每个部位的各项指标的差异,两两比较时采用LSD方法。并绘制各组间每个部位的各项指标值的多重线图;3)对于每个部位的各项指标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其与年龄的相关性,计算相关系数,并绘制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图。通过实验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在所选取的四个部位中双侧苍白球的差异最大,而双侧壳核的差异最小。在各年龄组的比较中发现,组V与其他组的差异最明显;壳核在各年龄组中的组间差异最大,因为壳核的各项指标参数值均具有组间差异,差异最小的是尾核;通过五个年龄组间的多重线性图分析,发现与其他三个部位的各项指标参数值相比,皮质脊髓束的FA值比其他三个部位的FA值更高;而其MD、λL和λT值比其他三个部位的对应值要更低;MD值随着年龄增长的整体变化与λT值的整体变化最为相似。在运动功能的脑组织结构与年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皮质脊髓束和苍白球的MD、λL和λT值与年龄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左侧壳核的MD、λL和λT值与年龄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而其右侧λL值与年龄相关性不强,MD和λT值与年龄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而FA值与年龄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尾核的各项指标参数都与年龄的相关性不强。总之,随着年龄的增加,每个部位的各项参数值大体趋势是FA值下降,而MD、λL和λT值的升高,其中尾核的变化最小。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绪论  8-12
  1.1 引言  8-9
  1.2 研究意义  9-10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0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10-12
2 大脑的结构和运动功能  12-22
  2.1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12-16
    2.1.1 大脑的结构  12-13
    2.1.2 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13-15
    2.1.3 大脑白质的结构及机能  15-16
  2.2 脑功能学说  16-18
  2.3 运动的脑控制  18-22
    2.3.1 中枢运动控制系统  18-19
    2.3.2 运动传导通路  19-20
    2.3.3 脑运动组织关键区域  20-22
3 弥散张量成像及其定量分析技术  22-30
  3.1 弥散张量成像原理  22-24
    3.1.1 弥散现象  22-23
    3.1.2 弥散加权成像  23
    3.1.3 弥散张量成像  23-24
  3.2 弥散张量成像的导出量  24-27
    3.2.1 弥散张量的特征值和特征方向  24-25
    3.2.2 平均弥散率  25-26
    3.2.3 各向异性指数  26-27
  3.3 弥散张量成像的定量分析技术  27-30
    3.3.1 扩散张量成像的纤维追踪  27-28
    3.3.2 扩散张量成像的统计分析方法  28-30
4 运动功能脑组织结构的DTI数据处理方法  30-37
  4.1 DTI数据格式及处理软件  30-31
    4.1.1 实验数据  30
    4.1.2 软件工具  30-31
  4.2 图像预处理  31-35
    4.2.1 DTI数据校正  31-32
    4.2.2 评价指标的初步计算  32
    4.2.3 被试间图像配准和评价指标的重计算  32-35
  4.3 选取感兴趣区  35-37
5 运动功能的脑组织结构与年龄相关性的DTI实验与结果  37-53
  5.1 实验设计  37
  5.2 数据分析  37-49
    5.2.1 随年龄增长双侧间运动功能的脑组织结构比对  37-39
    5.2.2 各年龄组间运动功能的脑组织结构比对  39-45
    5.2.3 运动功能的脑组织结构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45-49
  5.3 结果讨论  49-53
6 总结与展望  53-56
参考文献  56-60
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0-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千岛湖岛屿社鼠的巢区和领域研究,Q958.1
  2. 公共事业单位人力资本计量研究,D630.3
  3.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R743.3
  4. 648例胃癌回顾性分析,R735.2
  5. 天龙山濒危植物丽豆的环境生态学研究,Q948
  6. 三丁基锡对海洋腹足类种群的生态风险评价,X174
  7. 脑梗死后椎体束华勒变性的功能磁共振研究,R445.2
  8. 急性脊髓损伤的3.0TMR-DTI及DTT应用研究,R651.2
  9.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身舞蹈—投掷症13例临床分析,R743.3
  10. 不同脑部损伤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实验研究,R743.3
  11. 健康国人嗅觉相关中枢结构MRI体积与年龄及嗅觉功能相关性研究,R445.2
  12. 我国女孩月经初潮年龄影响因素的循证分析及其近二十年来的变化趋势,R173
  13. 年龄相关性皮质性白内障波形蛋白基因外显子和启动子的研究,R776.1
  14. 英国老年教育研究,G777
  15. TMS-MEP评价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的可行性研究,D919.1
  16. 随龄变化DNA甲基化片段的筛选,D919.2
  17. 论刑事责任年龄,D924.1
  18. 术前幕上脑肿瘤白质纤维束DT-FT影像学检查对手术的指导意义,R739.4
  19. 一类具有年龄结构的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O175
  20. 弥散张量成像的脑连接模式分析,R445.2
  21.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康复开始时间的研究,R74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特种医学 > 运动医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