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俄国“纯艺术”派研究
作 者: 周靓
导 师: 郑体武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俄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俄国 “纯艺术 德鲁日宁 别林斯基 普希金学 丘特切夫 勃留索夫 安年科夫 俄罗斯文学 涅克拉索夫 革命民主主义 俄罗斯诗坛 俄苏文学 白银时代 历史文化语境 果戈理 浪漫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自然派 梅列日科夫斯基
分类号: I512.09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8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唯美主义,是十九世纪中期开始以法国为中心而波及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唯美主义认为艺术应当追求单纯的美感,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作为文学史上与西欧唯美主义遥相呼应的俄国“纯艺术”派是十九世纪中期俄罗斯诗坛出现的标榜“纯艺术”的诗歌流派,其主要代表是费特、迈科夫、А·К·托尔斯泰、波隆斯基等,德鲁日宁、鲍特金、П.В.安年科夫则是这一派的理论家。俄国“纯艺术”派与同一时期的西欧唯美主义基本上没有直接的联系,在审美特性、艺术趣味、文艺思想上都具备自己的特点。“纯艺术”派在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占主导的十九世纪中后叶,一直活动在比较小的范围里,并未形成一个强势的文学现象,并且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和评价。但是“纯艺术”派的理论和创作活动却以一股纯净的文学力量参与了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进程,并在多维空间上对俄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拉开了俄国文艺现代主义的序幕。受民主主义批评家的影响,俄罗斯“纯艺术”派一直得不到正确的评价,之后的苏联学术界也对其进行打压。种种带有阶级论色彩的论断长期将“纯艺术”派排斥于文学主流之外。不客观的理解以及扭曲抹黑的评价从未消退过。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关于“纯艺术派”的研究才趋于公正客观。我国俄苏文学研究界“有选择地”译介妨碍了学界对于十九世纪俄国文艺理论的全面认识,加之对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波罗留波夫等革命民主主义文艺理论全盘吸收,而作为革命民主主义者对立面的“纯艺术”自然被排除在边缘地带。因此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颇。或者根本未将“纯艺术”派列为俄国文学史中独立存在和发展的流派,或是泛泛提及,但并未将其与其他流派同等对待研究。对“纯艺术”派的解释和评价,不是太宽泛以至于无法客观考察诸多细节,就是太狭隘因而无法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去研究和说明它持续大规模的存在的原因。如此,这便构成了对俄国“纯艺术”派认识的巨大障碍。有鉴于此,本文在广泛借鉴学习俄罗斯、中国及其他学者关于俄国“纯艺术”的既得成果的基础上,坚持文学作品整体性研究原则,紧密结合历史文化批评学、比较类型学、系统学以及文本细读方法方法,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对比研究方法,将俄国“纯艺术”派置于西方和俄国现代主义大背景下予以全方位研究,考证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的俄国“纯艺术”既具有现代主义早期形态,又具有浓烈的本土特色。其次,分析作为一个极端复杂的艺术融合物,对西方文艺思潮的借鉴,对本国传统的汲取在多维空间上对俄国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从而深度考察俄国“纯艺术”的价值,将俄国“纯艺术”派研究向前推进一小步。本文正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各部分内容简述如下:绪论部分辨析“纯艺术”的概念。对比俄国“纯艺术”与西欧唯美主义,颓废主义等概念。回顾“纯艺术”研究的历史和国内外现状。明确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最后确立论文的目标、任务以及研究方法,提出本论文的学术新意和实际意义。第一章从十九纪四十年代俄国社会环境、政治、历史、时代背景方面考察该流派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也从世界范围内文化语境改变和俄国特殊的现代化进程角度,明确该流派的产生并非孕自西欧文化体系的母体。第二章研究俄国“纯艺术”派的产生。首先,给出世界文学史定论的西欧唯美主义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源起,即康德美学“审美不涉利害”、“审美不涉概念”、“审美只涉形式”美学原则,以及法国“纯艺术”论和“为艺术而艺术”理论的演进。再探讨俄国“纯艺术”论的本国理论和创作渊源。第三章用比较的方法理解俄国“纯艺术”的核心问题。首先展示俄国“纯艺术”派理论的确立,即1850年与批判现实主义论战。其次归纳出俄国“纯艺术”的美学基础,主要纲领原则和美学主张,并与西欧唯美主义做对比研究。俄国“纯艺术”论由于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的特殊性,因而带有自由主义在文学艺术中的折光。至于创作方面,就必须要探讨其诗学原则,而这必须与浪漫主义结合研究。“纯艺术”派的艺术价值也来源于自身的内在张力,即作为带有肯定与否定双重性质的理论。第四章俄国“纯艺术”派代表诗人创作研究。本章是全文的核心章节,集中细致地分析、研究费特、迈科夫、波隆斯基、阿·康·托尔斯泰这四位诗人的创作。既研究他们之间共同之处,更侧重于他们的区别。第五章从实证和逻辑两方面,对俄国“纯艺术”派的影响与价值做研究。“纯艺术”派开始进行理论和创作活动的十九世纪中叶拉开了俄国文艺现代主义的序幕,对世纪之交的俄国白银时代现代主义流派影响颇深。首先要研究俄国象征主义和“纯艺术”论的理论契合。理论家В.С.索洛维约夫(В.С.Соловьёв)的美学观点影响了一大批象征派诗人,其著作和文献较多阐述了对俄国“纯艺术”派的态度,这是实证关系。再者就要从以纯诗作为价值追求的俄国老年象征派,又曰“纯艺术”流派出发,细致分析勃留索夫和巴尔蒙特这两位诗人。在结语中,首先涉及到一个概念“欠发达”的现代性。作为俄国现代主义创作观念早期形态之一的俄国的“纯艺术”体现了一种“欠发达”的审美现代性。最后给出俄国“纯艺术”派的艺术价值。
|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9 Автореферат 9-11 目录 11-12 绪论 12-27 第一节 为“纯艺术”正名 12-20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3 第三节 本论文的目标、任务以及研究方法 23-27 第一章 俄国“纯艺术”的历史文化语境 27-40 第一节 十九世纪俄国的社会政治状况 28-31 第二节 十九世纪俄国社会思想 31-34 第三节 十九世纪俄国科技与生活 34-36 第四节 十九世纪俄国教育和哲学 36-40 第二章 俄国“纯艺术”的产生 40-61 第一节 法国“纯艺术”论 42-47 第二节 德国古典美学 47-53 第三节 本土理论土壤和文学传统 53-61 第三章 俄国“纯艺术”的核心问题 61-90 第一节 与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论战 62-68 第二节 “纯艺术”论的“三巨头” 68-76 第四节 非纯粹的唯美主义 76-90 一、 自由主义者的工具 76-78 二、 作为内在矛盾而存在 78-81 三、 并非脱缰于浪漫主义 81-90 第四章 俄国“纯艺术”派诗人的创作 90-160 第一节 А.А.费特 91-108 第二节 А.К.托尔斯泰 108-128 第三节 Я.П.波隆斯基 128-144 第四节 А.П.迈科夫 144-160 第五章 俄国“纯艺术”派和白银时代 160-185 第一节 理论契合 161-165 第二节 创作溯源 165-176 第三节 世纪之交的“唯美派” 176-185 结语 185-193 参考文献 193-201
|
相似论文
- 1917,俄国革命向何处去,D751.2
- 对泛神论无限的浪漫主义追寻,I561
- 俄国民粹派理论与实践研究,D751.2
- 沙皇俄国对中国西藏政策探析(1894-1917),K251
- 近代中国留日学生俄罗斯文学翻译简论,I046
- 拜伦的东方书写研究,I561.06
- 坎坷的浪漫,I207.25
- 韦伯《降E大调第二单簧管协奏曲》演奏技巧研究,J621
- 论田汉前期话剧的浪漫主义基本特征,I207.3
- 浪漫之爱—试论浪漫主义的“情感自由”,I207.42
- 浅谈勃拉姆斯《严肃的歌四首》,J605
- 对舒曼《幻想曲集》Op.12的研究,J624.1
- 影响格林卡音乐创作的几个主要因素,J614
- 《红楼梦》英译本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I046
- 浅析毛泽东对俄国民粹主义的超越,A841
- 试论19世纪英俄在帕米尔的争夺及其对中亚政治格局的影响,K14
- “大改革”与革命恐怖主义,K512.42
- 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J624.1
-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艺术特征初探,J605
- 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音乐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初探,J622.1
- 繁花园中的静秘奇葩,J624.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