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黎族传统村落形态与住居形式研究
作 者: 陈小慈
导 师: 张纵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海南 黎族 传统村落形态 传统住居形式
分类号: TU-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居民,从远古时代以来,他们生息繁衍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五指山腹地,因所处的地理自然条件、外来移民文化的影响、特有的经济形态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群结构,加上海南热带阳光的洗礼,椰风蕉雨,和着南海季风揉合出了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村落形态。但是在文献资料记载中,黎族传统村落的形态特征处于脏、乱、差等尴尬的边缘地位,然而看来似乎松散的村落,实际上却是由一种潜在的宗族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比较典型的就是同一合亩的成员都居住在一起,且亩头的房子与其他成员的房子有通道相连,有时是若干个合亩的建筑群,组成一个村落,有浓厚的特有姓氏分布的倾向。本文从海南黎族传统村落形态及住居形式发展形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建成环境等背景出发,试图通过对海南岛建置历程、移民特点、黎族分布格局的变化、黎族社会经济的变化及其人文特点的研究,认识黎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积淀,像人们展示黎族3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化特点。文章通过对所掌握文献资料的梳理,着重分析了黎族传统村落典型的形态特征及其空间构成要素——防御工事、赛门、道路体系、赛场、船形屋、仓群、牛栏、猪舍、寮房等在黎族传统村落中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其特征,以及其传统住居的形态构成与特征等。然后以位于五指山腹地的五指山市毛阳镇牙合乡初保村与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为例,在实地调研与勘测基础上,分析其村落形态及住居形式以绘制出村落形态、配置关系、住居布局形态图等,进而分析其类型。再将黎族传统住居置于其所属建筑文化圈框架上,对处于同一自然环境的黎、苗两个民族的村落进行纵向的历史更迭和横向形态的比较。最后,本文针对这类典型的民族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以及保护措施和价值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层的探讨。不同的民族对建筑空间有不同的解读,因此铸就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村落布局与建筑的产生发展,均为我国特有的民族集体记忆的文化产物。本文不仅立足于黎族船形屋体现出的黎族建筑文化形态的分析,使其彰显出所具有的可识别的个性特征的地域文化,还在既能保留村落原生态又能提高原有黎族居民生活环境空间的质量方面作了探讨。综上所述,本文所试图期待解决的如何继承与弘扬这些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传统村落住居建筑文化,放在政府部门与有关专家学者的面前,且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课题。
|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第一章 绪论 12-22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3 1.2 课题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确定 13-17 1.2.1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五指山腹地 13-14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黎族传统村落 14-17 1.2.2.1 黎族 14-16 1.2.2.2 传统村落 16-17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17-19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9-22 1.4.1 研究方法 19 1.4.2 本文框架 19-22 第二章 黎族聚居区的历史文化背景 22-40 2.1 自然环境: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存在条件 22-24 2.1.1 地理·气候 22-23 2.1.2 地形·地貌 23-24 2.2 历史变迁: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积淀 24-33 2.2.1 海南岛的建设历程 24-27 2.2.2 海南岛的移民特点及黎族分布格局的变化历程 27-30 2.2.3 黎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30-33 2.3 人文特点: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 33-40 2.3.1 经济生产方式:"合亩制"和"砍山栏" 33-35 2.3.1.1 "合亩制" 34 2.3.1.2 "砍山栏" 34-35 2.3.2 社会政治组织:"合亩"—"村"—"峒" 35-37 2.3.2.1 "合亩" 35-36 2.3.2.2 "村" 36 2.3.2.3 "峒" 36-37 2.3.3 信仰体系: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37-38 2.3.4 其他文化特征 38-40 第三章 海南黎族传统村落形态的分析 40-70 3.1 黎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特征 40-47 3.1.1 朴素之美:黎族传统村落的独特个性 40-42 3.1.2 星罗棋布:黎族传统村落的分布特点 42 3.1.3 诗意栖居:黎族传统村落的选址特点 42-43 3.1.4 和谐共生:黎族传统村落的形态特征 43-46 3.1.5 聚族而居:黎族传统村落的结构关系 46-47 3.2 黎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特征 47-57 3.2.1 村落的布局形态 47-49 3.2.1.1 平面形态布局 47-48 3.2.1.2 垂直空间形态构成 48-49 3.2.2 村寨空间构成要素 49-56 3.2.2.1 边界空间 50-51 3.2.2.2 内部空间 51-56 3.2.3 背景——和谐的群体景观 56-57 3.3 黎族传统聚落的船屋形态特征 57-64 3.3.1 船形屋的构成要素 58-60 3.3.2 平面构成 60-61 3.3.3 形体构成 61-64 3.4 黎族传统船屋的文化特征 64-70 3.4.1 舟楫传文:船作为原型的影响 64-65 3.4.2 竹骨木身:竹木材料的运用 65-67 3.4.3 遵循自然:因地制宜的构造 67 3.4.4 籖纬卜祀:原始信仰的承载 67-70 第四章 五指山典型黎族村落形态的分析 70-78 4.1 初保村 70-74 4.1.1 村落选址 70 4.1.2 完整的村落空间构成要素 70-74 4.1.2.1 边界空间 71-72 4.1.2.2 内部空间 72-74 4.2 洪水村 74-78 4.2.1 洪水村的发展变迁 74-75 4.2.2 村落布局及建筑的特点 75-78 4.2.2.1 聚落环境、结构形态 75-76 4.2.2.2 建筑特点 76-78 第五章 黎苗文化圈下黎、苗族村落空间构成之比较 78-88 5.1 与黎共生同处的苗族村落 78-80 5.2 村落特点之比较 80-84 5.2.1 村落选址的不同 80-82 5.2.2 村落组织与形制的不同 82-83 5.2.3 村落布局的不同 83-84 5.2.3.1 内部组织 83 5.2.3.2 住居布局形式 83 5.2.3.3 村落中住居的方向性 83-84 5.2.3.4 住居之间的距离 84 5.3 民居特点之比较 84-88 5.3.1 建筑形式不同 84-85 5.3.2 室内空间的组织不同 85-86 5.3.3 室内设备的不同 86-88 第六章 黎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 88-96 6.1 黎族传统村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88-92 6.1.1 现状 88-90 6.1.1.1 民房改造方面 88-89 6.1.1.2 文明生态村建设方面 89 6.1.1.3 旅游开发方面 89-90 6.1.2 存在的问题 90-92 6.1.2.1 建设方面 90-91 6.1.2.2 旅游开发方面 91-92 6.2 黎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 92-96 6.2.1 弘扬黎族文化,让国际旅游岛独特起来 92-93 6.2.1.1 旅游业:需要更有"文化" 92 6.2.1.2 "文化"如何建设? 92-93 6.2.2 将民生工程与保护民族文化相结合,打造西部民族文化生态村 93-96 结语 96-98 参考文献 98-104 致谢 104-10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6
|
相似论文
- 海南霉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研究,TQ927
- 海南闽语与普通话常用词汇的异同比较研究,H102
- 海南普通学校校本课程中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策略,G633.951
- 海南书院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TU-0
- 琼海关与近代海南经济社会的变迁,F129
- 海南旅游资源授权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F592
- 500kV海南联网海底电缆试验技术研究,TM247
- 海南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630
- 海南零售业发展战略研究,F727
- 海南国际旅游岛软环境建设研究,F592.7
- 海南东部近海地区营养盐动力学的研究,X55
- 哺乳期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昼间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研究,Q958
-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研究,S851.33
- 海南热带球囊霉素相关蛋白及其与土壤结构关系的研究,S154.3
- 海南裂叶山龙眼化学成分的研究,R284
- 海南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构建研究,R197.1
- 海南省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分析与评价研究,R197.1
- 海南黎族服装研究及设计实践,J523.5
- 政治学视角下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C95
- 试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海南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G527
- 海南电信3G竞争战略研究,F62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