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活血化瘀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影响实验研究

作 者: 贾蕊
导 师: 陈志强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厄贝沙坦 动物模型 活血化瘀通络中药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糖尿病(DM)的动物模型,应用活血化瘀通络方对动物模型进行药物干预性治疗,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AT1R)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AT1R mRNA的基因水平、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中AT1R的蛋白含量,研究活血化瘀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uley大鼠80只,体重90g~120g。普通饲料适应性饲养一周,测定尿蛋白、尿糖均为阴性者,随机选取15只大鼠作正常组,余65只大鼠为造模组,造模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2小时后一次性腹腔注射由0.1M枸橼酸缓冲液(PH4.5)配制成的链脲佐菌素(STZ)55mg/kg,正常组注射等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72小时后尾静脉取血测血糖,连续三次随机血糖值以≥16.7mmol/L为DM模型成功,3只大鼠血糖值未达标予以剔除。造模组在DM模型成模后,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活血方治疗组、化瘀通络方治疗组、活血化瘀通络方治疗组、厄贝沙坦组。其中模型组大鼠14只,余各组各大鼠12只。成模一周后予以给药,给药组按大鼠与人体型系数折算出各组大鼠每日所需灌胃的剂量:丹参1.2g/kg/d,川芎0.96g/kg/d,地龙0.8g/kg/d,全蝎0.48g/kg/d,水蛭0.48g/kg/d,厄贝沙坦0.024g/kg/d;正常组、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2ml纯净水灌胃,每日一次连续给药共16周。16周末留取各组大鼠24小时尿液,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鼠尾静脉取血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大鼠禁食不禁水12小时,称量大鼠体重,10%水合氯醛麻醉动物,腹主动脉取血,摘取右肾剥离被膜后称重,留取肾脏皮质标本,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及AT1R的表达。结果:1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正常组大鼠饮食正常,尿量正常,肌肉丰满,毛色光泽,反应灵敏。其余各组大鼠在注射STZ后逐渐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实验最后一周,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及各给药组大鼠反应迟钝,精神萎靡,体型偏小,模型组大鼠的症状比各给药组大鼠的症状严重。给药期间造模组及各给药组均有大鼠死亡情况:模型组死亡6只,活血化瘀通络方治疗组死亡1只,厄贝沙坦组死亡2只,死亡原因可能是由于糖代谢障碍所致血糖过高最终导致多脏器衰竭。2各组大鼠体重、右肾重、肥大指数(右肾重/体重)的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各治疗组的体重明显减轻(P<0.05),模型组与各治疗组及各治疗组之间体重无明显的差异(P>0.05);右肾重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各治疗组的肥大指数明显偏高(P<0.05),模型组与各治疗组及各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各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比较(24h UTP)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各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P<0.05);各给药组之间比较,活血方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高于其他治疗组(P<0.05);化瘀通络方治疗组、活血化瘀通络方治疗组、厄贝沙坦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各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与各治疗组及各治疗组之间的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5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的比较各组大鼠血清肌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6肾脏病理学改变6.1光镜观察正常组大鼠肾脏肾小球结构清晰完整,未见明显肥大,未见基底膜增厚,未见系膜增生;模型组大鼠肾脏肾小球明显肥大,肾小囊腔呈裂隙状,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系膜区增宽;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肾小球均轻度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均轻度增厚,均可见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轻度增生,活血方治疗组表现略重于其他治疗组。6.2电镜观察正常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完整,足细胞足突分布均匀,未见融合;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显著性均质样增厚,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也有类似的病理改变,但程度较轻,活血方治疗组表现略重于其他治疗组。7免疫组化观测肾组织AT1R的表达正常组AT1R在大鼠肾脏的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管内,以近端肾小管为主,远端肾小管、肾小球、肾血管周围也可见少量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各治疗组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活血方治疗组的表达强于其他治疗组(P<0.05);化瘀通络方治疗组、活血化瘀通络方治疗组、厄贝沙坦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8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肾组织AT1R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各治疗组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蛋白表达量均减少(P<0.05);活血方治疗组的蛋白表达量多于其他治疗组(P<0.05);化瘀通络方治疗组、活血化瘀通络方治疗组、厄贝沙坦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9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AT1R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各治疗组AT1R mRNA表达均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AT1R mRNA表达均降低(P<0.05);活血方治疗组AT1R mRNA表达高于其他治疗组(P<0.05);化瘀通络方治疗组、活血化瘀通络方治疗组、厄贝沙坦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活血化瘀通络方具有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2活血化瘀通络方可以抑制AT1R的表达,与厄贝沙坦作用相似,提示活血化瘀通络中药对DN的治疗作用可能与阻断肾脏局部RAS系统途径有关。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高频电磁场治疗兔内置入物感染的实验研究,R687.3
  2. 小剂量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探讨,R587.2
  3. 维甲酸诱导腭裂小鼠出生前后Wnt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R782.21
  4. 420nm强脉冲光对痤疮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R758.733
  5. 大鼠脑积水侧脑室周围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R742.7
  6. 粪肠球菌对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MMP-8表达的影响研究,R781.34
  7. 可重复使用的骨生长检测盒的动物体内实验,R329
  8. 艾迪莎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MMP-2和TNF-α表达的影响,R574.62
  9. 钙调蛋白在大鼠脑挫裂伤中表达机制的研究,R651.1
  10. Balb/c小鼠皮肤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JS-K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研究,R739.5
  11.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研究,R692
  12. 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及凝血异常的研究,R587.2
  13. 促血管生成素-1对糖尿病鼠肾TSP-1和PEDF影响的实验研究,R692
  14. 植物药介导ERK、TGF-β改善和治疗糖尿病肾病,R277.5
  15. MG63和MG63/ADR骨肉瘤裸鼠模型的建立及VEGF和NF-κB1基因在骨肉瘤裸鼠模型中表达的意义研究,R738.1
  16. Cd28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性及介导的效应研究,R392
  17.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中ADMA、TGF-β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R587.2
  18.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GF-β1和PDGF-BB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研究,R587.2
  19.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MCP-1表达的影响,R587.2
  20.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及左心结构的影响,R541.75
  21. 益生菌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R574.6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