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赵尚华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作 者: 贾颖
导 师: 赵尚华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外科学
关键词: 中医外科学 病因学说 辨证特点 五善七恶 外治法
分类号: R271.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赵尚华(1943.8-)教授,2008年被推选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师从赵尚华教授学习3年,学习期满之时,将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为本篇结业论文。该篇论文的题目是“赵尚华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赵尚华教授,1969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系原山西中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兼任《中医外治杂志》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会副主任委员。山西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医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傅山医学研究会副主任委员。1980年参加上海中医学院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医外科师资进修班结业,有缘学习了全国外科各大名医之长。1983年参加山西中医学院筹备领导组工作。1984年以来兼职从事学会工作,1985年与著名中医专家朱仁康等倡议建立全国中医外科分会,并出任委员。1989年调山西中医学院工作。赵尚华教授1992年曾应马来西亚中医学院邀请赴马讲学3个月,1994年得以代表山西中医药学会与马来西亚柔佛州中医师公会结成友好学会,开展双方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山西中医事业向世界发展。1998年受香港、泰国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邀请参加了在新加坡等地召开的“跨世纪医学新进展论坛暨世界名医颁奖大会”,发表了“中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电脑诊疗程序研制报告”,获得广泛好评。赵尚华教授的主要著述有《中医外科心得集》、《乳房病》、《中医外科外治法》、《中医外科方剂学》、《中医外科学》(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医皮肤病学》(科学出版社)、《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子琳》(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40余种。赵尚华教授在中医外科的理论、临床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篇论文的重点放在赵尚华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总结上,并对其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研究。1赵尚华教授学术思想概述1.1中医外科病因病机理论的思考和升华赵尚华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初首次明确提出“内因以气滞血瘀偏多、外因以火毒为主”是中医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的观点,这种提纲挈领的表达方式,有助于临床医生把握外科疾病的本质特征。在这个基本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对外痈、内痈和皮肤病三大外科疾病基本病证类型的分析、演绎和归纳,赵尚华教授指出整个外科疾病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这种分析推理的方式和结果,证明了外科疾患的发病机理同样离不开传统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概念,实际上践行了吴师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哲学论断。1.2中医外科外治消、腐、收三法的总结宋元以降,外科医家将以痈疽疮疡为代表的外科疾患划分为三期:即肿疡期(初期)、脓疡期(中期)和溃疡期(后期)。并以此为分期辨证之依据,逐步总结出外科内治三大法则消、托、补。中医外科外治法,虽然具体方法、方药层出不穷,美不胜收,然而却缺乏一条类似内科消、托、补方式般凝练概括的理论线索。赵尚华教授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大胆提出了中医外科外治法的“箍围消散法”、“透脓祛腐法”、“生肌收口法”的三段式概括,从临床上看与疾病发展规律相吻合,从治疗上看与内治消法、托法、补法相对应,堪称中医外科外治的三大法。赵尚华教授对于传统中医“五善七恶”理论实际意义的阐扬,乃至中医外科辨证论治特点的概括和益气养阴法的倡导详见内文。2赵尚华教授诊疗经验总结本论文选择临床所见赵尚华教授治疗传统隶属于中医外科领域的脱疽、亚急性甲状腺炎、银屑病、泌尿系感染的4种病证和妇科月经后期的临床辨治经验加以介绍,以体现其临床审病用药特点。2.1亚甲炎的诊疗经验赵尚华教授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不外内、外两种,外因是风湿、风热之邪搏结为患,内因为素有瘿肿,又兼七情太过,五志化火而成。针对上述两种主要证型,分别有昆布散加减、白头翁丸加减治疗。近年来,通过理论思辨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证明亚急性甲状腺炎风湿火热郁相兼的病机与温病经典方剂“升降散”的药味组成默相契合,遂将此方通过适当加味调整后引入本病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如果本病的具体个案中确有气阴不足征象的出现,则在加减法中适当增入益气养阴之品以为治疗。这种诊疗方式,既参考了前辈时贤的真知灼见,又符合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基本临床处置原则。2.2脱骨疽的诊疗经验“脱骨疽”又名“脱疽”,相当于西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好发于青壮年男子,治疗不当还可能带来肢体残疾,对于社会生产力影响较大。赵尚华教授治疗本病的最大特点是分阶段治疗,他把握了此病的发生、发展、转化、恢复四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将本病可分为阳虚寒凝、气滞血瘀、热毒瘀滞和气血双虚等四个证型。分别给出了补阳活血,温经通络,治以阳和通脉汤;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治以逐瘀通脉汤;泻火解毒、活血通络,治以解毒通脉汤;培补气血,治以顾步复脉汤的正治之法。验之于临床,疗效可靠,得到患家的认可。赵尚华教授治疗泌尿系感染擅用自拟柴翘五淋散,治疗银屑病、治疗妇科月经后期都强调了正确辨治处方的重要性。赵尚华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的内容,摘要详见该部分资料的“前言”部分,此不赘述。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0
第一部分 赵尚华中医外科学术渊源概述  10-20
  1. 少年立志为良医  10-11
  2. 深造七载打基础  11-13
  3. 理论创新勤思考  13-15
  4. 实践验证唯谨慎  15-16
  5. 求真务实淡荣辱  16-17
  6. 学术兴盛与有责  17-19
  参考文献  19-20
第二部分 赵尚华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20-48
  1. 赵尚华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20-31
    1.1 赵尚华教授对中医外科病因学说的提炼  20-21
    1.2 赵尚华教授对中医外科辨证特点的概括  21-22
    1.3 赵尚华教授对五善七恶临床意义的探讨  22-24
    1.4 赵尚华教授对中医外科外治理论的升华  24-26
    1.5 赵尚华教授强调内外合治创立外治诸方  26-30
    1.6 赵尚华教授强调益气养阴法的外科应用  30-31
  2. 赵尚华教授诊疗经验总结  31-46
    2.1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  31-34
    2.2 脱疽的辩证施治  34-38
    2.3 泌尿系感染的中医治疗  38-42
    2.4 银屑病的中医治疗  42-44
    2.5 月经后期的中医治疗  44-46
  参考文献  46-48
第三部分 赵尚华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48-72
  中文摘要  48-49
  Abstract  49-50
  英文缩略语  50-51
  文献综述  51-59
    参考文献  57-59
  前言  59-60
  临床资料  60-61
  诊断标准  61-64
  结果  64-65
  讨论  65-70
  结语  70-71
  参考文献  71-72
附录1  72-73
附录2  73-75
致谢  75-76
个人简历  76

相似论文

  1. 足浴天香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R259
  2. 吴师机外治法研究,R244.9
  3.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40例疗效总结,R269
  4. 壳聚糖中药复合药膜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R587.2
  5. 小儿止痛巴布剂对小儿痹证的实验研究,R272
  6. 基于“敷胸散”的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R272
  7. “泻腑通络”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R272
  8. 自拟化浊通腑汤灌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腹型)临床疗效观察,R272
  9. 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湿闭肺型)的临床研究,R272
  10. 化瘀利湿中药外治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R271.9
  11. 癌痛贴治疗癌性疼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R730.5
  12. 中药硬膏外敷对膝骨性关节炎主要症状缓解效果的临床观察,R274.9
  13. 刮痧治疗外感发热的退热时效性观察,R244.4
  14. 中医祛腐生肌法促进感染性创面术后愈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R244.9
  15. 茵陈蒿汤(散)贴脐疗法治疗胃肠湿热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R275
  16.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及辨证特点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R271.9
  17. IUD出血副反应中医证候分布及辨证特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R271.9
  18. 三叉神经痛与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及骨代谢关系的研究,R745.11
  19. 清代中期至民国前期寒温融合派代表医家的辨证特点,R-092
  20. 阴疽类疾病的文献研究,R261
  21. “四畔理论”在静脉性溃疡的应用研究,R2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妇产科 > 产科病 > 乳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