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代中期至民国前期寒温融合派代表医家的辨证特点

作 者: 刘柳
导 师: 林培政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
关键词: 清代 民国 寒温融合 代表医家 辨证特点
分类号: R-0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和方法寒温融合是近代以来中医外感热病理论发展的新趋向,本研究尝试借助医著了解清代中期至民国前期(公元1734-1926年),寒温融合派四位代表医家俞根初、吴贞、雷丰、丁甘仁辨治外感热病的方法特点以及寒温融合思想的发展趋势,量化地解释四位代表医家实现寒温融合的道路,探讨该时期寒温融合思想发展的规律和原因。本研究属于专题汇编研究(学术史研究),采取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加入对医著病因病机资料定量分析的方式,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契合差异并用、文献计量等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六项工作:(一)着眼于寒温争鸣的角度,回顾了中医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医外感热病理论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包括:汉代以前外感热病理论体系的确立、晋唐时期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与寒温分化酝酿、宋金元时期寒温学说的成长及逐步分化与争鸣、明清温病学派的形成与寒温争鸣、寒温融合趋向萌芽与发展。建国后,新一轮寒温统一的讨论重启于20世纪50年代末,以70年代到90年代初为高潮。尽管一直都有反对的声音,统一外感热病辨治却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大致提出了以六经辨证统一、以卫气营血辨证统一、以八纲辨证统一、以脏腑气血辨证统一、以分期法统一、以其他辨证方法统一等六种方案,但至今也未能形成统一公认的方案。(二)制定了经实践证明可行的医家辨证特点量化分析方法定量化分析医家的辨证特点是一种新的尝试,有许多地方需要摸索。本研究在如何制定属于中医外感热病范畴的疾病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如何从医著中收集体现辨证特点的信息、如何使不具有数值特征的医著原文具有可比性、如何比较医家在辨治外感热病过程中同时使用多种辨证方法的纷杂情况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作,初步建立起经实践证明可行的工作方法。(三)建立了寒温融合派四位代表医家辨证元素数据库对清代中期至民国前期(公元1734-1926年)这个时段内,寒温融合派四位代表医家俞根初、吴贞、雷丰、丁甘仁阐述外感热病病因病机的条文进行了较全面的收集和筛选,建立了寒温融合派四位代表医家“辨证元素数据库”。(四)整理分析了寒温融合派四位代表医家辨治外感热病的学术经验和辨证特点从医著中整理出各位医家关于寒温融合的学术经验,利用辨证元素数据库计算分析了四位医家对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淫病因分析、其他致病因素分析、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辨证方法的使用情况,从中总结出每位医家实现寒温融合的方法特点。(五)归纳了寒温融合派四位代表医家在辨证特点上的共性与个性基于每一位医家的辨证特点,归纳出四位代表医家在实现寒温融合道路上所呈现的共性与个性,并探讨了形成这些共性和个性的原因和意义,勾勒了这一时期寒温融合思想的发展趋势。(六)提炼了寒温融合思想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哲学规律从寒温融合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规律,这些规律具有一定的哲学指导意义。研究结论通过上述工作,我们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一)四位代表医家实现寒温融合的辨证方法各具特点1.俞根初的寒温融合辨证特点:(1)保持六经辨证体系独立的同时,以八纲辨证、六淫病因分析为基础,以脏腑辨证、其他致病因素分析为辅,构建起八纲-六淫辨证框架,并将部分温病学说思想融入其中。(2)将六经辨证与八纲-六淫辨证框架相互渗透,使两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形成了对伤寒类疾病以六经辨证为主、以八纲-六淫辨证框架为辅,对非伤寒类疾病以八纲-六淫辨证框架为主、六经辨证为辅的辨证思路。(3)致力于以伤寒为纲统御外感热病,所倡导的“以六经钤百病”、“以三焦赅疫证”的纲领没有完全实现。(4)在八纲-六淫辨证框架中,俞根初重视对病性寒热和病位表里的辨识,重视寒、温热火、风三气为病,重视脾胃功能以及痰饮水、宿食、疫疠瘴气痧秽等对病情的影响。2.吴贞的寒温融合辨证特点:(1)以八纲辨证、六淫病因分析为主,糅合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其他致病因素分析对六经辨证体系进行扩展,形成八纲-六淫-六经辨证框架,并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思想渗入其中。(2)重视温热火邪为病,重视病性寒热和病位表里的辨识,重视病邪在肺、胃、心包的传变特征,重视病程中出现的气血病理变化以及疫疠瘴气痧秽、痰饮水等对病情的影响。3.雷丰的寒温融合辨证特点:(1)以六淫病因分析、八纲辨证为基础,以脏腑辨证、其他致病因素分析为中介,有机地沟通并发展寒温学说。(2)突破了伤寒、温病原有框架体系的束缚,充分将寒温学说的辨证思想融入到其他辨证方法之中。(3)形成了以六淫时气为经,以八纲辨证中的表、里、寒、热四因素为纬,从脏腑及其他致病因素中探析疾病的方法。重视胃在外感热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重视伏邪、疫疠瘴气痧秽、痰饮水等对病情的影响,将原有的寒温辨证体系转换为六淫-八纲辨证框架。4.丁甘仁的寒温融合辨证特点:(1)以六淫病因分析、八纲辨证、其他致病因素分析、脏腑辨证等方法为中介,有机地沟通并发展寒温学说,形成切合临床实际的外感热病辨证思路。(2)寒温融合思想主要体现在以六经辨证中的阳明病、太阴病思想去融合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思想,并保留了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危重证辨治方法。重视温热火、湿、风为病,重视对病位表里和病性寒热的辨识,重视伏邪、痰饮水、积滞对病情的影响,重视胃、肺在外感热病传变中的特征,通过综合这些方法对外感热病辨证体系进行了扩充和整合。(二)四位代表医家实现寒温融合的辨证特点具有共性辨证方法上,四位医家都以六淫病因分析、八纲辨证为基础,各有偏重地糅合脏腑辨证、其他致病因素分析、六经辨证等方法。具体到辨证元素,在六淫病因分析中都重视温热火邪为病,在八纲辨证中都重视对病位表里和病性寒热的辨识,在脏腑辨证中都重视病邪在胃的传变特征,在其他致病因素上都注重痰饮水对病情的影响。(三)寒温融合思想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哲学规律寒温融合是特定时空条件的客观必然;寒温融合是一个逐渐具体化和客观化的过程;寒温融合是事物内在规律与外部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5
引言  15-17
研究现状  17-21
  一、寒温融合派四位代表医家的研究现状  17-18
    (一) 俞根初(1734-1799)  17
    (二) 吴贞(生卒年不详)  17
    (三) 雷丰(1833-1888)  17-18
    (四) 丁甘仁(1865—1926)  18
  二、辨证论治规范研究现状  18-21
    (一) 辨证论治体系的研究  18-20
    (二) 辨证论治层次的研究  20
    (三) 证的规范化研究  20-21
第一章 中医外感热病理论发展概要  21-33
  一、汉代以前外感热病理论体系的确立  21
  二、晋唐时期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与寒温分化的酝酿  21-22
    (一) 两晋南北朝  21-22
    (二) 隋唐两代  22
  三、宋金元时期寒温学说的成长及逐步分化与争鸣  22-24
    (一) 两宋  22-23
    (二) 金元  23-24
  四、明清温病学派形成与寒温争鸣  24-27
    (一) 温病学派形成  24-25
    (二) 寒温争鸣  25-27
  五、寒温争鸣中的新趋向——寒温融合  27-28
    (一) 寒温融合的原因  27
    (二) 寒温融合的表现  27-28
  六、当代寒温统一理论的发展  28-33
    (一) 寒温统一的主张  28-29
    (二) 统一外感热病辨证论治方法的探索  29-31
    (三) 反对统一辨治的意见  31-33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33-41
  一、研究方法  33
  二、资料收集范围  33-34
    (一) 医家、医著的选择  33-34
    (二) 医著版本的选择  34
  三、数据整理方法  34-41
    (一) 纳入标准  35
    (二) 排除标准  35-36
    (三) 辨证元素数据库的建立及文献资料辑录说明  36-39
    (四) 辨证元素统计分析与比较  39-41
第三章 寒温融合派代表医家的学术经验与辨证特点  41-76
  一、俞根初  41-50
    (一) 学术经验整理  41-44
    (二) 辨证特点统计分析  44-50
  二、吴贞  50-58
    (一) 学术经验整理  50-52
    (二) 辨证特点统计分析  52-58
  三 、雷丰  58-66
    (一) 学术经验整理  59-60
    (二) 辨证特点统计分析  60-66
  四、丁甘仁  66-76
    (一) 学术经验整理  66-69
    (二) 辨证特点统计分析  69-76
第四章总结与讨论  76-81
  一、四位医家辨证特点的共性与个性  76-78
    (一) 共性  76
    (二) 个性  76-78
  二、寒温融合的启示与展望  78-81
    (一) 寒温融合是特定时空条件的客观必然  78
    (二) 寒温融合有赖于具体化和客观化  78-79
    (三) 寒温融合是内在规律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79
    (四) 展望寒温融合的未来方向  79-81
结语  81-82
参考文献  82-85
附录  85-93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93-94
致谢  94

相似论文

  1.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边缘化现象研究,J292.27
  2. 民国时期北平城市粮食市场区位分布及其等级研究,K291
  3. 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研究,G633.3
  4. 清代医家治疗虚劳(白血病相关病症)用药规律的研究,R255.5
  5. 民国山西教育“模范省”由来探析,G529
  6. 民国时期阎锡山统治区的山西图书出版研究,G239.29
  7. 清代满族婚姻习俗变迁,K892.22
  8. 民国时期的《山西日报》研究,G219.29
  9. 清代前期旌表制度研究,K249
  10. 民国时期苏南地区的童蒙教育,G629.299
  11. 清末民国时期山东沿海渔政研究,K29
  12. 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探析,N092
  13. 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学府与政府,K25
  14. 论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土地征收制度,D922.3;F301
  15. 民国初期山东流民问题研究,K258
  16. 民国时期四川军人监狱研究(1939-1949),K258
  17. 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研究,I207.22
  18. 辽河流域堤坝建设研究(1912~1931),K258
  19. 民国时期宁波集市研究,K258
  20. 清代江南寺田初探,K249
  21. 清代淮河流域交通路线的布局与变迁,K24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一般理论 > 医学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