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制备新型载体用于Cu-Co催化剂制备用于合成乙醇

作 者: 王庆伟
导 师: 冯嵬
学 校: 北京化工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
关键词: 合成气 高级醇 Cu-Co基 苯三酚 碳纳米管 复合载体
分类号: TQ223.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转化合成气制备乙醇以及高级醇被公认为是一条具有潜力的途径,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Cu-Co基催化剂为基础,选用SiO2和CNTs的纳米复合材料为载体,并利用苯三酚复合载体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系列的新型转化合成气制备乙醇以及高级醇催化剂,结合SEM、XRDTPR和XP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该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其CO加氢转化合成乙醇以及高级醇催化活性作了比较与评价,研究发现,利用碳纳米管和苯三酚的引入,均能提高反应的CO加氢活性和提高乙醇以及高级醇的时空产率和选择性。在压力为5MPa,温度为573K,H2/CO=1的反应条件下,经过碳纳米管和苯三酚的改性,催化剂的反应转化率达到39%,乙醇以上高级醇的选择性由57%提高到73%,相应的总醇(C1-5醇)时空产率达到237g·(kg·h)-1。通过对XRD结果分析,这与催化剂前体中CuxCo3-xO4的增加和催化剂晶型粒径变小有关。考察了H2/CO比对苯三酚促进的CuCo/SiO2-CNTs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H2/CO比增加有利增加反应的CO加氢活性,有利于生成更多的醇类和烃类,对CH4选择性的影响也是有利的,但是对于液态的高级烃和高级醇的产生是不利的。研究了Co/Cu比对苯三酚促进的CuCo/SiO2-CNTs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Co/Cu比为1:1时,反应的H2和CO的转化率最高,H2/CO的比率最小,说明此时反应的CO加氢活性最好,在Co/Cu比为1:1时,反应表现出了对于高级醇的高选择性,高级醇的选择性达到了73%,进一步说明高级醇的选择性与Cu-Co间的相互作用有直接的关系。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1章 绪论  12-32
  1.1 研究背景  12
  1.2 高级醇的合成机理  12-15
  1.3 高级醇合成的热力学研究  15-18
  1.4 合成低碳混合醇的催化剂的概述  18-23
    1.4.1 贵金属基催化剂  18-20
    1.4.2 改性F-T合成催化剂  20-22
    1.4.3 改性合成甲醇催化剂  22
    1.4.4 MoS2基催化剂  22-23
  1.5 Cu-Co基催化剂及其活性位点  23-25
  1.6 催化剂特性及其制备方法  25-27
    1.6.1 催化剂的特性  25-26
    1.6.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6-27
  1.7 碳纳米管和复合材料的特性  27-29
  1.8 各种因素对于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29-30
    1.8.1 合成气中CO_2的影响  29
    1.8.2 H_2/CO比率的影响  29-30
    1.8.3 压力的影响  30
    1.8.4 温度的影响  30
    1.8.5 空速的影响  30
  1.9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30-32
第2章 实验部分  32-40
  2.1 主要原料、试剂、仪器和设备  32-33
    2.1.1 主要试剂和原料  32-33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3
  2.2 催化剂载体的制备  33-34
    2.2.1 MWNTs的纯化以及氧化  33-34
    2.2.2 SiO_2的活化以及氨基化  34
    2.2.3 SiO_2-MWNTs复合载体的制备  34
  2.3 催化剂的评价  34-36
  2.4 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表征  36-37
    2.4.1 SEM测试  36
    2.4.2 XRD测试  36
    2.4.3 XPS测试  36
    2.4.4 H_2程序升温还原(TPR)  36-37
  2.5 气液相产物的分析以及数据处理  37-40
    2.5.1 气相产物的分析  37
    2.5.2 液相产物的分析  37
    2.5.3 数据的处理  37-40
第3章 苯三酚促进的Cu-Co/SiO_2-CNTs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40-60
  3.1 Cu-Co/SiO_2和Cu-Co/SiO_2-CNTs催化剂制备  40
  3.2 三种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40-46
    3.2.1 三种催化剂的扫描电镜图(SEM)结果分析  40-42
    3.2.2 三种催化剂的XRD结果分析  42-43
    3.2.3 催化剂的TPR结果分析  43-44
    3.2.4 催化剂的XPS结果分析  44-46
  3.3 三种催化剂各自的催化活性与性能研究  46-53
    3.3.1 碳纳米管和苯三酚对于H_2和CO转化率以及H_2/CO的比率的影响  47-49
    3.3.2 碳纳米管和苯三酚对于CH_4选择性水的含量的影响  49-50
    3.3.3 碳纳米管和苯三酚对于醇的时空产率和百分含量分布的影响  50-53
  3.4 苯三酚的添加量对于Cu-Co/SiO_2-CNTs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53-58
    3.4.1 不同苯三酚添加量对于H_2和CO转化率以及H_2/CO的比率的影响  54-55
    3.4.2 不同苯三酚添加量对于醇的时空产率和百分含量分布的影响  55-56
    3.4.3 不同苯三酚添加量促进的Cu-Co/SiO_2-CNTs催化剂XRD结果分析  56-58
  3.5 本章小结  58-60
第4章 H_2/CO比对催化剂活性影响的研究  60-66
  4.1 前言  60-61
  4.2 H_2/CO比对H_2和CO转化率的影响  61
  4.3 H_2/CO比对CH_4选择性的影响  61-62
  4.4 H_2/CO比对于醇的时空产率和百分含量分布的影响  62-64
  4.5 本章小结  64-66
第5章 Co/Cu比对催化剂活性影响的研究  66-74
  5.1 前言  66-67
  5.2 Co/Cu比对H_2和CO转化率的影响  67-68
  5.3 Co/Cu比对H_2/CO的比率的影响  68-69
  5.4 Co/Cu比对CH_4选择性的影响  69-70
  5.5 Co/Cu比对醇的时空产率和百分含量分布的影响  70-73
  5.6 本章小结  73-74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74-76
  6.1 结论  74
  6.2 展望  74-76
参考文献  76-82
致谢  82-84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4-86
作者和导师简介  86

相似论文

  1. PBO/SWNT复合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TQ340.64
  2.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3. 多壁碳纳米管负载Au@Pt、Au@Pd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O643.36
  4. 表面修饰碳纳米管负载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O643.36
  5. 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物电极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O657.1
  6. SnO2/CNTs复合体的可控制备及气敏性研究,TB383.1
  7. MWCNTs与ZnO/Sn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NO气敏性研究,TB33
  8. 纳米银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杀菌性能研究,TB383.1
  9. 用于电化学电容器的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1
  10. PHBV/TPU基复合材料增韧改性研究,TB332
  11. 微波多元醇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MWCNTs复合材料及其磁共振增强特性研究,TB383.1
  12. 碳纳米管的聚苯胺掺杂研究及其在气敏传感器中的应用,TB383.1
  13. Fe3O4、碳纳米管及石墨烯增强再生纤维素膜的研究,TB383.1
  14. 细菌纤维素基振膜材料的声学性能研究,TB383.2
  15. 碳纳米管在聚合物纳米纤维表面的组装及其细胞活性评价,R318.08
  16. 聚丙烯酰胺类功能性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B383.1
  17. 聚乙烯醇/碳纳米管纳米纤维毡的制备及其自组装研究,TB383.1
  18. 氮掺杂SO42-/TiO2光催化剂的一步沉淀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O643.36
  19. 含糖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酶固定化中的应用,TB383.2
  20. 聚氨酯/多壁碳纳米管定向微纳纤维丝压敏特性研究,TB383.1
  21. 高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TB33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 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 > 脂肪族醇(醇、羟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 脂肪族醇 > 饱和一元醇 > 乙醇(酒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