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芨芨草草丛肥岛特征研究

作 者: 张生楹
导 师: 张德罡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草业科学
关键词: 芨芨草草丛 肥岛 富集 土壤养分
分类号: S8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东祁连山绿洲-荒漠过渡带天祝县毛毛山海拔2660m地带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草丛为对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调查、取样和室内样品分析和数据统计的方法,研究过渡带上草丛肥岛特征,并探究草丛土壤养分在不同发育阶段中的分布和富集动态,探讨绿洲-荒漠过渡带肥岛的形成机理及其变化规律,并为该区草地的合理利用和恢复提供可靠的依据。对芨芨草草丛肥岛特征研究表明:土壤养分草丛冠幅内高于冠幅外,草丛肥岛富集作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随着离草丛中心距离增加而减弱;随着草丛肥岛范围扩大而增强;随着养分不同而不同。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随着草丛肥岛范围扩大而增强。随着草丛肥岛的增大,不同发育阶段的草丛肥岛从草丛中心到距草丛100cm土壤养分富集变化的规律:1)pH:在0-30cm,无明显规律,且距草丛100cm都高于草丛中心。2)有机质:小肥岛在0-20cm土层开始有富集作用,先减小后不变;中肥岛在0-20cm土层先减小后增加,在20-30cm土层先减小后不变;大肥岛在0-30cm土层有明显的富集,先减小后增加。3)全氮:小肥岛在0-20cm土层,开始有富集作用,先减小后不变;中肥岛和大肥岛在0-30cm土层先减小后增加。4)全磷:小肥岛在0-20cm土层开始有富集作用,先减小后不变;中肥岛在0-30cm土层先减小后不变;大肥岛在0-30cm土层先减小后增加。5)全钾:变化规律不明显。6)速效氮:小肥岛在0-20cm土层开始有富集作用,先减小后不变;中肥岛在0-30cm土层先减小后不变;大肥岛在0-30cm土层有明显的富集,呈阶梯型减小。7)速效磷:小肥岛在0-20cm土层开始有富集作用,先减小后不变;中肥岛在0-30cm土层先减小后增加;大肥岛在0-30cm土层持续减小。8)速效钾:0-10cm土层是10-20cm与20-30cm土层的2~3倍,小肥岛在0-20cm土层开始有富集作用,先减小后增加;中肥岛在0-20cm土层先减小后增加,在20-30cm土层先减小后不变;大肥岛在0-30cm土层持续减小。9)速效铜:变化无明显规律。10)速效锰:小肥岛在0-20cm土层开始有富集作用,先减小后不变;中肥岛在0-30cm土层先减小后增加;大肥岛在0-30cm土层持续减小。11)速效锌:小肥岛和中肥岛在0-20cm土层先减小后不变;大肥岛在0-20cm土层先减小后增加,20-30cm土层持续不变。12)速效铁:小肥岛无明显规律;中肥岛在0-20cm土层先减少后不变,20-30cm土层先减少后增加,大肥岛在0-30cm土层先减小后增加。随着草丛肥岛扩展,pH逐渐减小;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锰、速效锌和速效铁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并且小肥岛中心养分高于大肥岛;全钾含量逐渐增加;速效铜无明显规律。在0-30cm土层,肥岛中心各种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强,各发育阶段肥岛pH与速效铜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且pH和速效铜与其它养分呈负相关。不同发育阶段草丛中心在0-30cm土层,pH与速效铜相关性最高;速效氮与有机质和全氮相关性最高;全钾与速效钾相关性最高;全磷与速效磷相关性最高。

全文目录


摘要  2-4
SUMMARY  4-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18
  1.1 选题的背景  10-11
  1.2 草丛肥岛研究的意义  11-1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6
    1.3.1 肥岛概念的发展  13-14
    1.3.2 肥岛的特性  14-16
    1.3.3 肥岛的形成机制  16
  1.4 研究的总体思路  16-18
    1.4.1 研究目标  16
    1.4.2 研究内容  16-17
    1.4.3 技术路线图  17-18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8-25
  2.1 研究区概况  18
    2.1.1 研究区的气象概况  18
    2.1.2 研究区植被类型  18
  2.2 试验设计  18-19
    2.2.1 试验样地选取  18-19
    2.2.2 土壤样品采集方案  19
    2.2.3 土壤样品处理  19
  2.3 土壤样品分析  19-25
    2.3.1 土壤常规养分分析  19-24
      2.3.1.1 pH 值:(酸度计)测定  19
      2.3.1.2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镉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  19-20
      2.3.1.3 土壤速效 N(碱解氮)测定:碱解扩散法  20-21
      2.3.1.4 土壤速效 P 测定:高锰酸钾氧化—葡萄糖还原法  21
      2.3.1.5 速效 K 测定: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21-22
      2.3.1.6 土壤全 N 测定:凯氏蒸馏法  22-23
      2.3.1.7 土壤全 P 测定:氢氧化钠碱熔-钼锑抗比色法  23
      2.3.1.8 土壤全 K 测定:氢氧化钠碱熔—火焰光度法  23-24
    2.3.2 土壤微量养分分析  24-25
第三章 不同发育阶段的芨芨草草丛肥岛特征  25-55
  3.1 小肥岛的芨芨草草丛肥岛特征  25-34
    3.1.1 土壤 pH 值和全量养分变化特征  25-28
      3.1.1.1 土壤 pH 值变化  25-26
      3.1.1.2 土壤有机质变化  26
      3.1.1.3 土壤全氮变化  26-27
      3.1.1.4 土壤全磷变化  27-28
      3.1.1.5 土壤全钾变化  28
    3.1.2 土壤速效养分变化特征  28-33
      3.1.2.1 土壤速效氮变化  28-29
      3.1.2.2 土壤速效磷变化  29-30
      3.1.2.3 土壤速效钾变化  30
      3.1.2.4 土壤速效铜变化  30-31
      3.1.2.5 土壤速效锰变化  31-32
      3.1.2.6 土壤速效锌变化  32-33
      3.1.2.7 土壤速效铁变化  33
    3.1.3 小结  33-34
      3.1.3.1 小肥岛土壤 pH 与全量养分变化规律  33-34
      3.1.3.2 小肥岛土壤速效养分变化规律  34
  3.2 中肥岛的芨芨草草丛肥岛特征  34-44
    3.2.1 土壤 pH 值和全量养分变化特征  34-38
      3.2.1.1 土壤 pH 值变化  34-35
      3.2.1.2 土壤有机质变化  35-36
      3.2.1.3 土壤全氮变化  36-37
      3.2.1.4 土壤全磷变化  37
      3.2.1.5 土壤全钾变化  37-38
    3.2.2 土壤速效养分变化特征  38-43
      3.2.2.1 土壤速效氮变化  38-39
      3.2.2.2 土壤速效磷变化  39-40
      3.2.2.3 土壤速效钾变化  40
      3.2.2.4 土壤速效铜变化  40-41
      3.2.2.5 土壤速效锰变化  41-42
      3.2.2.6 土壤速效锌变化  42-43
      3.2.2.7 土壤速效铁变化  43
    3.2.3 小结  43-44
      3.2.3.1 中肥岛土壤 pH 与全量养分变化规律  43-44
      3.2.3.2 中肥岛土壤速效养分变化规律  44
  3.3 大肥岛的芨芨草草丛肥岛特征  44-55
    3.3.1 土壤 pH 值和全量养分变化特征  44-48
      3.3.1.1 土壤 pH 值变化  44-45
      3.3.1.2 土壤有机质变化  45-46
      3.3.1.3 土壤全氮变化  46-47
      3.3.1.4 土壤全磷变化  47
      3.3.1.5 土壤全钾变化  47-48
    3.3.2 土壤速效养分变化特征  48-54
      3.3.2.1 土壤速效氮变化  48-49
      3.3.2.2 土壤速效磷变化  49-50
      3.3.2.3 土壤速效钾变化  50
      3.3.2.4 土壤速效铜变化  50-51
      3.3.2.5 土壤速效锰变化  51-52
      3.3.2.6 土壤速效锌变化  52-53
      3.3.2.7 土壤速效铁变化  53-54
    3.3.3 小结  54-55
      3.3.3.1 大肥岛土壤 pH 与全量养分变化规律  54
      3.3.3.2 大肥岛土壤速效养分变化规律  54-55
第四章 芨芨草草丛肥岛中心养分变化特征比较  55-65
  4.1 草丛中心土壤酸碱性和养分比较  55-58
    4.1.1 不同发育阶段的草丛中心土壤酸碱性和全量养分比较  55
    4.1.2 不同发育阶段的草丛中心速效养分比较  55-58
    4.1.3 小结  58
  4.2 芨芨草草丛中心土壤酸碱性及养分相关性比较  58-65
    4.2.1 各发育阶段的草丛中心土壤养分自相关性  58-59
    4.2.2 不同发育阶段的草丛中心土壤养分相关性  59-64
    4.2.3 小结  64-65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65-70
  5.1 讨论  65-66
    5.1.1 不同发育阶段草丛肥岛土壤养分富集趋势  65-66
    5.1.2 不同发育阶段草丛肥岛中心养分比较  66
  5.2 结论  66-70
    5.2.1 小肥岛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66-67
    5.2.2 中肥岛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67
    5.2.3 大肥岛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67-68
    5.2.4 草丛肥岛中心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68
    5.2.5 草丛肥岛中心土壤酸碱性及养分相关性关系  68-70
参考文献  70-78
致谢  78-79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79-80
导师简介  80-81

相似论文

  1. 乙草胺降解株Y3B-1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X172
  2.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3. 不同肥料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S572
  4. 氯氟吡氧乙酸与莱茵衣藻的相互作用,S482.4
  5. 镉、铬及铅在日本无刺楤木中积累、分配及其对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S792
  6. 不同类型土壤中镍的生物富集特性及其对蚯蚓的毒性效应,X131.3
  7. 三种蓼科植物对水分胁迫和污染物暴露的响应,Q945.78
  8. 侵蚀红壤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肥力质量评价,S158
  9. 滩涂土壤养分与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变异及评价研究,S158
  10.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11. 不同退化程度喀斯特生态系统中根际土壤的养分变化特征,S158
  12. 烤烟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动态变化研究,S572
  13. 土壤盐分胁迫对棉田土壤微生态的影响,S562
  14. 烤烟连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烟叶品质的影响,S572
  15. 福建海坛岛主要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生产力研究和土壤养分特征分析,S727.2
  16. 麦胚抗菌肽富集与分离纯化技术研究,TQ936.16
  17. 汾河水库周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空间分布风险评价,S158
  18. 松嫩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模拟增温及氮沉降的响应,S812.2
  19.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区土壤理化性状分布特征调查,S153
  20. 陕北设施农业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S158
  21.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脱毒条件研究,TS201.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普通畜牧学 > 草地学、草原学 > 草原土壤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