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甘肃省肃南县草原蝗虫种群分布及动态研究

作 者: 胡靖
导 师: 刘长仲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种群动态 空间分布 蝗虫群落 植物群落 竞争作用
分类号: S81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系统调查了甘肃省肃南县皇城镇辖区内的高山草原蝗虫种群及群落特征,研究了高山草地混合蝗虫种群的分布和发生动态,分析了亚洲小车蝗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探讨了高山草原蝗虫群落植物群落的数学关系以及蝗虫种内和种间的竞争作用对个体存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肃省肃南县高山草原蝗虫物种多样性及发生规律通过2010~2011两年的实地调查,共发现草原蝗虫18种,隶属12个属,7亚科;温性草原内以小翅雏蝗为优势种,草原化荒漠内以李氏大足蝗和宽翅曲背蝗为优势种,山地草甸内以永宁异爪蝗为优势种;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是高山草地蝗虫发生的高峰期,山地草甸内蝗虫发生时间较早,草原—农田交错区内蝗虫发生时间较晚;亚洲小车蝗在发生初期和末期,种群呈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在高龄蝗蝻和成虫混合发生期,种群呈均匀分布。模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亚洲小车蝗种群在草原化荒漠内以聚集分布为主。2高山草原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关系的数学分析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与蝗虫种群及群落之间存在深刻的生态关联性,蝗虫群落的组成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以及营养结构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对食物资源的利用方面,更多地是对生境条件的异质性选择方面。CCA分析结果表明:红翅皱膝蝗、宽翅曲背蝗、亚洲小车蝗种群的发生特征与植物群落均匀度和莎草科优势度呈正相关性;宽须蚁蝗和小翅雏蝗种群的发生特征与植物群落均匀度和莎草科植物优势度呈正相关性。不同样地群落特征的PCA分析和排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间以及同一类型草地不同生境条件下蝗虫群落特征均存在差异,植物群落结构的异质性深刻影响着蝗虫发生的种类和数量,低山针茅型草地内蝗虫发生猖獗,应加强防范。3高山草原蝗虫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通过人工笼罩控制试验,测定了亚洲小车蝗、红翅皱膝蝗、小翅雏蝗种内、种间竞争作用对存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山草地蝗虫种内和种间存在竞争作用,随初始密度的增大,单种蝗虫种内竞争作用呈正向增大趋势,初始密度为12头/0.25m2时,种内竞争最激烈,死亡个体数急剧升高;三种蝗虫不同种类组合处理下,种间竞争作用使单种降低更多的数量以适应生存条件,红翅皱膝蝗最终被淘汰,亚洲小车蝗成为三个竞争对手中的获胜者,体现出种间竞争的不对称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4
Summary  4-9
第一章 绪论  9-17
  1 引言  9
  2 文献综述  9-15
    2.1 国内外蝗虫研究概况  9-14
      2.1.1 我国蝗虫研究概况  9-14
      2.1.2 国外蝗虫研究概况  14
    2.2 草原蝗虫的综合治理  14-15
  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7
第二章 甘肃省肃南县草原蝗虫多样性及动态研究  17-25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7-18
    1.1 试验地区概况  17-18
    1.2 研究方法  18
  2 结果与分析  18-24
    2.1 蝗虫物种多样性  18-21
    2.2 混合蝗虫种群的数量分析  21-24
      2.2.1 不同草地类型蝗虫存在度分析  21-22
      2.2.2 不同草地类型混合蝗虫种群的组成结构  22-23
      2.2.3 不同草地类型混合蝗虫种群的发生数量特征  23-24
  3 讨论  24-25
第三章 亚洲小车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25-30
  1 研究方法  25-26
    1.1 调查方法  25
    1.2 分析方法  25-26
      1.2.1 种群空间格局指数的选取  25-26
      1.2.2 模糊矩阵的建立和空间格局的聚类分析  26
  2 结果与分析  26-29
    2.1 亚洲小车蝗种群的空间格局  26-28
    2.2 空间格局的聚类分析及聚类图  28-29
  3 讨论  29-30
第四章 高山草原蝗虫群落植物群落关系的数学分析  30-41
  1 研究方法  30-32
    1.1 调查方法  30
    1.2 数据处理及典型相关与主成分分析方法  30-32
  2 结果与分析  32-39
    2.1 样地植物群落特征  32-35
    2.2 植物群落和蝗虫群落特征的典型相关分析  35-36
    2.3 蝗虫群落受植被特征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36-37
    2.4 不同样地内群落特征的主成分分析排序  37-39
  3 讨论  39-41
第五章 高山草原蝗虫种内和种间竞争作用的研究  41-47
  1 材料与方法  41-42
    1.1 试验区概况及供试对象  41
    1.2 试验设计  41-42
    1.3 数据处理  42
  2 结果与分析  42-45
    2.1 蝗虫种内和种间竞争对个体数量的影响  42-45
      2.1.1 罩笼内蝗虫个体死亡数  42-43
      2.1.2 罩笼内蝗虫密度和存活率  43-45
  3 讨论  45-47
    3.1 种内竞争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45-46
    3.2 种间竞争对蝗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46-47
第六章 结论  47-49
  1 甘肃省肃南县草原蝗虫多样性及发生规律  47
  2 甘肃省肃南县草原蝗虫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47
  3 高山草原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间的关系  47-48
  4 高山草原蝗虫种内和种间作用关系的研究  48-49
参考文献  49-54
致谢  54-55
作者简介  55-56
导师简介  56-57

相似论文

  1. 青山湖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及其功能评价研究,Q948
  2. 江苏省降雨侵蚀力研究,S157.1
  3. 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组分空间分布特征,S718.5
  4. 闻喜县镁工业区镁生产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特点,X53
  5. Biological Studies on Two Stored Product Mites and Their Control by Amblyseius Swirskii,S436.46
  6. 连云港云台山野生观赏植物调查、评价及应用研究,S68
  7. 广州绿道建设中的植物群落设计,TU985
  8. 退化湿地恢复中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Q948.8
  9. 合肥城市公园生态型植物群落评价与配置优化研究,Q948
  10. 杭州城市公园典型植物群落结构与游憩度研究,Q948
  11. 南京市居住区绿地彩叶木本植物景观调查研究,TU986.5
  12. 九龙江口的浮游植物群落以及主要产毒素赤潮种的变化,Q948.8
  13. 循环竞争动力学初探,Q14
  14. 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Q948
  15. 黑河上游草地蝗虫与植被群落关系研究,S812.6
  16. 上海市绿地植物群落绿量及其结构效应研究,S68
  17. 新疆桃、杏主要蚜虫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S436.62
  18. 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重建冰期/间冰期日本海生态环境变化,X145
  19. 多小波在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荧光测定技术中的应用,Q948.8
  20. 湘西野生桂花群落研究,Q948
  21. 基于航片的沙漠植物群落种间关联性研究,Q94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普通畜牧学 > 草地学、草原学 > 草原保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