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 者: 宁硕瀛
导 师: 薛吉全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关键词: 密度 栽培模式 叶面积 光合特性参数 产量
分类号: S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8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玉米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密植、优化栽培模式是实现高密度下玉米高产稳产重要途径,研究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在玉米生产中具有指导意义。在陕西杨凌进行了2种栽培模式(等行距栽培、宽窄行栽培模式),5个密度(4.5-10.5万株/hm2)试验,调查了叶面积、光合特性参数、叶片SPAD值及产量性状,并在陕西宜君县、澄城县、黄龙县、临渭区和陈仓区等5个地点进行多点验证。为进一步明确玉米密度、行距配置和产量和之间的关系,实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理论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在杨凌试验站,采用宽窄行栽培模式在4.5万株/hm2-10.5万株/hm2与等行距栽培模式相比分别增产1.01%、5.72%、8.94%、13.95%、22.23%,平均增产9.43%,适宜栽培密度提高0.52万株/hm2。穗粒数、千粒重平均增加0.78%、1.32%,秃尖率、空杆率、倒伏率平均减少10.2%、10.94%、12.36%。在其余五个试验地的对比试验中,澄城、黄龙、宜君、陈仓、临渭产量分别增加18.92%、16.01%、4.82%、2.04%、3.46%,最适宜密度均在7.5万株/hm2。故采用宽窄行栽培模式,可以通过适量提高种植密度而增加群体产量,更适于进行高产栽培。2、随着密度的升高,叶面积指数持续增大;宽窄行栽培模式下叶面积指数在大口期、吐丝期、吐丝后25天较等行距栽培模式分别增加9.84%、10.65%、8.66%,群体适宜叶面积指数为5.35大于等行距栽培模式下的4.62,提高了15.30%。随着生育期的变化,宽窄行栽培模式下净同化率下降缓慢,作物生长率在吐丝后25天、成熟期分别提高20%、42%。3、采用宽窄行栽培模式和等行距栽培模式相比,拔节期、大口期、吐丝期、吐丝后25天的地面透光率增幅为9.26%、8.36%、31.90%、39.33%,而穗部透光率在吐丝期、吐丝后25天分别增加15.34%、15.21%;在吐丝期、吐丝后25天的最适宜地面透光率相对更高,表明宽窄行栽培模式更适宜高密度种植,密度约7.5万株/hm2,优于等行距栽培模式的6.2万株/hm2。吐丝期、吐丝后25天,玉米群体光能截获量增加5.05%和6.04%;群体总光合势在各密度下分别增加4.8%、1.05%、10.53%、13.36%、5.01%;叶绿素含量随着生育期推移下降缓慢,吐丝期以后仍维持较高水平,在吐丝期、吐丝后25天、成熟期分别提高6.5%、24.6%、38.6%。说明宽窄行栽培模式下,群体对光能的利用率更高。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22
  1.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发展  10-12
    1.1.1 玉米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地位  11
    1.1.2 玉米的生产概况、潜力及发展趋势  11-12
  1.2 玉米增产措施的研究进展  12-16
    1.2.1 选育和推广高产抗病杂交种  12-13
    1.2.2 合理密植  13
    1.2.3 优化施肥技术  13
    1.2.4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13-14
    1.2.5 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  14
    1.2.6 推广栽培技术  14-16
  1.3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16-18
    1.3.1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6-17
    1.3.2 不同栽培模式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17
    1.3.3 不同栽培模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7-18
  1.4 玉米宽窄行栽培模式的研究进展  18-20
    1.4.1 玉米宽窄行栽培模式新体系产生的背景  18-19
    1.4.2 玉米宽窄行栽培模式的主要优势  19-20
  1.5 本试验研究的目标  20-22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2-26
  2.1 供试材料  22
  2.2 试验地点  22-23
    2.2.1 地理概况  22
    2.2.2 土壤状况  22
    2.2.3 气候状况  22-23
  2.3 试验设计  23
  2.4 田间管理  23-24
  2.5 试验仪器  24
  2.6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24-25
  2.7 统计分析方法  25-26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26-43
  3.1 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相关性状的影响  26-32
    3.1.1 不同栽培模式密度和产量  26-27
    3.1.2 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构成因素  27-30
    3.1.3 不同地点验证试验的产量  30-32
  3.2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内叶面积变化规律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32-35
    3.2.1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内叶面积指数  32-33
    3.2.2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内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关系  33-34
    3.2.3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内叶面积指数对物质生产的影响  34-35
  3.3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对光能的利用效率  35-40
    3.3.1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的透光率  35-37
    3.3.2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的光能截获量  37-40
  3.4 不同栽培模式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40-43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3-47
  4.1 不同密度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43
  4.2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叶面积变化对物质生产的影响  43-44
  4.3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对光能的利用  44
  4.4 不同栽培模式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44-45
  4.5 讨论  45-47
参考文献  47-54
致谢  54-55
作者简介  55

相似论文

  1.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2.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流动过程数值分析,TM911.4
  3. 电流及电场对结晶器铜板上电镀镍及其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TQ153.2
  4.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5. 遮光对丘陵茶园茶树产量指标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S571.1
  6. 液芯胶囊制备特性研究及在牛奶连续接种中的应用,TS252.4
  7. 水氮耦合对泸州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572
  8.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9.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10.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11.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12. 灌浆期弱光对小麦干物质生产和分配影响的模拟研究,S512.1
  13. 赣东北再生稻轻型化种植模式播期优化及其对源库关系的影响,S511
  14. 密度与钾素互作对延边烤烟生理生态指标及其品质效应的影响,S572
  15.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S512.1
  16. 基于发育指数的设施番茄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S641.2
  17. 不结球白菜种子老化衰变生理基础的研究,S634.3
  18. 限水条件下氮肥对豫北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S512.1
  19. 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在冠心病降脂治疗及抗炎症反应中的疗效评价,R541.4
  20. 纤维蛋白原、血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R541.4
  21.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及相关生化hs-CRP和LDL-C的变化,R743.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