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地膜覆盖调控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生态机制研究

作 者: 高玉红
导 师: 牛俊义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 玉米 土壤含水量 根系 生理生态特性 籽粒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分类号: S5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0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覆膜方式、密度和氮肥运筹是调控玉米生产的重要措施,不仅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水分运移规律及生态生理特性,而且很大程度上调控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明确密肥互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水分运移状况、生态生理特性及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对完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实现旱地玉米高产、优质及高效栽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于2008~2011年,分别在甘肃省陇东庆阳市和陇中定西市旱作玉米高产区,通过田间试验(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氮磷肥用量),研究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生长发育状况、土壤水分状况、生态生理特性、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以期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的主要结果有:1、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0~150cm土层玉米根长密度表现为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半膜双垄沟播﹥常规地膜覆盖﹥露地(CK,P<0.05);根干重密度主要集中在0~30cm土层,且垄沟﹥垄中,全膜双垄沟播﹥常规覆膜﹥半膜双垄沟播,单苗种植﹥双苗种植。2、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玉米全生育期叶片干重、茎干重和穗干重均为全膜双垄沟播处理(QS)最大,极显著高于CK。植株总干重表现为覆膜处理﹥CK,双垄沟播﹥垄作沟播,全膜覆盖﹥半膜覆盖、垄作沟播﹥平作穴播,其中,处理QS的干物质量最大,在抽雄期和成熟期分别较CK高29.39%和38.25%(P﹤0.01),该处理在拔节期植株总干重的66.87%分配到叶片中,其余分配至茎秆,抽雄期随着生殖器官的形成,茎叶所占干物质比例下降,乳熟期分配至果穗的干物质比例为全膜垄作(QL)最高,达38.32%,其次为处理QS(36.65%),CK最小(23.84%)。但处理QS分配到叶片和茎秆中的干物质比例均高于处理QL。两密度比较,全生育期叶片总干重、茎干重、穗干重和植株总干重均为4.50×10~4株/hm~2(D1)高于6.75×10~4株/hm~2(D2)。不同施肥水平下,施氮150kg/hm~2(NP3)和180kg/hm~2(NP4)可显著促进叶片干重、茎干重和穗干重的增加,两密度水平下穗干重分别较NP1高26.50%和63.34%(P﹤0.01)。3、不同栽培方式下玉米生育期叶片Pn和Tr表现为全膜覆盖﹥半膜覆盖﹥CK,双垄沟播﹥垄作沟播﹥平铺穴播。其中,处理QS的Pn、Gs、LWUE、Spade值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MDA含量最低。该栽培方式下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e值、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6.75×10~4株/hm~2(D2)较4.50×10~4株/hm~2(D1)显著提高,MDA含量极显著低于D1。施氮150kg/hm~2(NP3)和180kg/hm~2(NP4)可显著提高叶片Spade值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叶片MDA含量,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减弱膜脂过氧化作用,有效延缓植株衰老。4、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方式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尤其增加了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的保墒抗旱作用。0~1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为4.50×10~4株/hm~2种植密度高于6.75×10~4株/hm~2,各施肥处理在0~100cm土层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下降,100~160cm土层基本趋于稳定。其中,苗期处理NP3和NP4可显著提高100~1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拔节期80cm以下土层当施氮量达180kg/hm~2时,土壤含水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5、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方式显著提高了旱地玉米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耗水量,与半膜双垄沟播、常规地膜覆盖和CK相比,处理QS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7.72%、22.01%和47.00%(P﹤0.0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41%、18.54%和43.57%(P﹤0.05)。4.50×10~4株/hm~2(D1)和6.75×10~4株/hm~2(D2)种植密度下玉米百粒重分别为处理NP3和NP4最高,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则表现为D2大于D1。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当施氮量超过150kg/hm~2(D2水平)或180kg/hm~2(D1水平)时,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22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2
    1.2.1 地膜覆盖条件下密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  11-12
    1.2.2 地膜覆盖条件下玉米根系的生长状况  12-13
    1.2.3 氮肥运筹对玉米生理特性的调节  13-14
    1.2.4 密肥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14-15
    1.2.5 地膜覆盖及肥料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15-17
    1.2.6 地膜覆盖及密肥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17-22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2-30
  2.1 研究思路  22-23
  2.2 试区概况  23
  2.3 试验设计  23-27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7-28
  2.5 数据处理  28-30
第三章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发育变化特征  30-54
  3.1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玉米根系的时空变化特征  30-35
    3.1.1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玉米根长的垂直变化  30-31
    3.1.2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玉米根系的垂直分布比例  31-32
    3.1.3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玉米根干重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32-35
  3.2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单株生物量的累积与分配规律  35-47
    3.2.1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的影响  35-39
    3.2.2 密肥运筹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干物质分配规律的调控  39-47
  3.3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净同化率的变化特征  47-49
    3.3.1 不同覆膜栽培下玉米净同化率的变化特征  47-48
    3.3.2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方式下玉米净同化率对密度的响应  48
    3.3.3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方式下玉米净同化率对肥料的响应  48-49
  3.4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特征  49-52
    3.4.1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玉米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特征  49-50
    3.4.2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方式下玉米相对生长速率对密度的响应  50-51
    3.4.3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方式下玉米相对生长速率对肥料的响应  51-52
  本章小结  52-54
第四章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特征  54-68
  4.1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叶面积动态变化特征  54
  4.2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特征  54-57
    4.2.1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  54-56
    4.2.2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方式下密肥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调控效应  56-57
  4.3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育期光合势的变化  57
  4.4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  57-58
  4.5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8-59
  4.6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叶片 Sp a de 值的变化特征  59-61
    4.6.1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玉米叶片 Sp a d e 值的调控效应  59-60
    4.6.2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方式下玉米叶片 Sp a de 值对密度的响应  60
    4.6.3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方式下玉米叶片 Sp a de 值对肥料的响应  60-61
  4.7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生育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特征  61-63
    4.7.1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调控效应  61-62
    4.7.2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生育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对密度的响应  62
    4.7.3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生育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对肥料的响应  62-63
  4.8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生育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特征  63-65
    4.8.1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玉米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调控效应  63-64
    4.8.2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生育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对密度的动态响应  64
    4.8.3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生育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对肥料的动态响应  64-65
  本章小结  65-68
第五章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68-82
  5.1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68-70
  5.2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对密度的响应  70-72
  5.3 氮肥运筹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水分的时空调控效应  72-81
    5.3.1 低密度下施肥水平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73-78
    5.3.2 高密度下施肥水平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78-81
  本章小结  81-82
第六章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效益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82-92
  6.1 不同栽培措施下旱地玉米穗部性状的变化特征  82-86
    6.1.1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82-83
    6.1.2 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相关性分析  83-84
    6.1.3 光合指标与籽粒产量之间相关分析  84
    6.1.4 密肥运筹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穗部性状的调控效应  84-86
  6.2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  86-90
    6.2.1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玉米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86-88
    6.2.2 密肥互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  88-90
  本章小结  90-92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92-102
  7.1 结论  92-93
  7.2 讨论  93-102
参考文献  102-111
致谢  111-112
作者简介  112-113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项目和发表的主要论文  113-114
导师简介  114-115

相似论文

  1. 玉米秸秆层燃特性的试验研究,TK16
  2. 玉米凝集素性质及其在PGPR筛选中的应用,S513
  3.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4. 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分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活化作用,X53
  5. 密度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S513
  6. ABA和H2O2对干旱高温复合胁迫诱导的玉米sHSPs和抗氧化防护酶的作用,S513
  7. 氮肥对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发育的影响,S541.9
  8. 紫花苜蓿根系生长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分析,S541.9
  9. 水稻OsNAR2.1参与硝酸盐调控根系生长的机制,S511
  10. 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混合配比对盆栽牡丹理化性状的影响,S685.11
  11.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植物根系模拟仿真基础类库研究,TP391.41
  12.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13. 不同基因型玉米根叶衰老差异及调控研究,S513
  14. 解磷菌K3的溶磷特性及其在不同土壤中定殖研究,S144.9
  15. 除草剂溴苯腈与硝磺草酮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S481.8
  16. 蕾花期涝渍胁迫后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恢复生长的生理机制研究,S562
  17. 基于小麦群体指标及氮营养状况的籽粒产量和品质预测研究,S512.1
  18. 氮肥施用时期对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调控研究,S512.1
  19.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提高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S532
  20. 水稻磷转运蛋白OsPT4的生理功能鉴定,S511
  21.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冬小麦根系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关系的研究,S512.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